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

猿人、类人猿、亚人

自然学家根据解剖学上的相似性,不考虑心理智力方面的因素,将哺乳动物的种类,又细分成很多目,如狐猿、猿、类人猿以及人类在内的灵长目,这些都位于哺乳动物纲的前面。

现在,很难从地质记录上考察灵长类动物的历史了。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在密林中生活,像狐猿和长毛猴一样,还有的则像狒狒一样在裸露的岩壁上生活,它们几乎不会因为溺水身亡而掩埋在沉积物中,再加上它们的种族也不是特别繁盛,因此,很难发现它们的化石,不像马、骆驼等的祖先那样在化石中发现了大量的痕迹。但我们知道,在“新生代”的初期,也就是在大约4000万年前左右,地球上已经出现了最初的猿和狐猿类动物了,不过,它们的大脑不能像后代一样有着专门的分工,它们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

极度繁盛的“新生代”中期终于开始了,这是生物史上另外两大繁盛时期——“石炭纪盛期”和漫长的“爬行类盛期”之后的又一个鼎盛时代。后来地球上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冰河时代。那段时间,气候极其严寒,尽管中间有过一段的回暖期,但随之到来的还是冰雪天气。气温转暖时,在茂盛的亚热带丛林中有了河马追逐打滚的踪影,齿如剑状的可怕的虎——剑齿虎在今天记者们络绎不绝的弗利街(位于伦敦附近)活动,捕食猎物。此后,地球上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严寒的考验,一批又一批的生物被淘汰甚至是灭绝。逃过此劫的只有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如长毛犀和大象的长毛表亲,即硕大无朋的猛犸,此外还有北极的麝牛和驯鹿。时光匆匆流逝,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严寒死寂的大冰冻时期,北极的冰帽渐渐地延伸到南部。在美国,它一直蔓延到了俄亥俄州;在英国则蔓延到泰晤士河。尽管在这期间有了几次几千年的回暖气候,但是之后迎来的却是一个更加寒冷的严冬时代。

地质学家们将这严寒时代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冰河期,“间冰期”的意思是介于这期间的回暖时期。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依然遭受着严寒的侵袭,仍然可以看到可怕的冰河时期那种因严寒留下的满目疮痍的痕迹。第一冰河期距离今天约有60万年之久,第四冰河期的严寒大约在5万年前达到顶峰。就在我们的地球正经受着残酷的冰雪天地时,诞生了一种与人类相似的动物。

各种类人猿在“新生代”的中期出现了,它们的腿骨和颚骨与人类非常相似,但是我们只能在接近冰河时期时,才能发现一些“类人”的动物的遗迹。不要以为这些遗迹是它们的骨骸,而是它们曾经使用过的工具。我们在欧洲发现了一些被削尖的燧石和石块,这些遗迹都深藏在大约在50万年到100万年的沉积岩中,这些远古的遗迹明明是被有手的动物有意削磨出锐利的边缘,可以用来捶打、削平其他物品或者用来战斗。这就是“原始石器”。但是在欧洲,并没有找到制造这些石器的动物的骸骨,其他的遗物也没有找到,只有这些石器罢了。根据很多确凿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测,或许根本不是人类制造了这些石器,而是一些聪明的猿猴制作的。但是,却找到了一片猿人的头盖骨和一些牙齿以及骨头,这是在爪哇的与特利尼同时代的沉积层中发现的。这种猿人的头盖骨看上去,比以往发现的类人猿的都要大,似乎曾经还能直立行走。人们称这种动物为“直立猿人”,意思是可以直立行走的类人猿。不过,唯一能帮助我们推测原始石器的制作者的资料,就只有这有限的几片骨头而已。

我们终于找到了亚人类遗留下来的别的痕迹,是在大约25万年前的砂岩层中发现的。在岩石记录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石器,很明显,这些石器的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它们不再像先前那样是粗糙的旧石器,而是样式略微精美的工具,这似乎经过了相当一番的打磨才制作成功的,不仅这样,还比后来我们发现的由真正的人类制作的相类似的工具要大得多。后来,在海德堡的沙坑里,也出土了一块粗大的颚骨,与人类的颚骨相似。这片颚骨,没有下颔,与真正的人类的颚骨比起来,要重而且要窄小。我们由此能推测出,这种动物不能自如地转动舌头,更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科学家根据这块颚骨的大小做出判断,认为这种动物是一种长相与人类相似的巨大怪物,它有着庞大的躯干,长着粗壮的四肢,毛发也很浓密,被人们称为“海德堡人”。

我认为,世界上最能引起人类好奇心的东西就是这块颚骨了,看到它就好像是透过一面被损坏的镜子去洞悉过去,我们看到的只是动物的一个身影,模糊隐约却又以一种诱惑力吸引着我们:它们在荒野中蹒跚而行;在四处攀爬,只是为了躲避剑齿虎的袭击;在树林中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因为要躲避长毛犀的攻击。但是,当我们想更深一步观察时,它却销声匿迹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它们曾经削制的不可磨灭的残存石器而已。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异的是,我们找到了一种距今大约有10万年到15万年之久的动物遗骸,它在苏塞克斯的皮尔当沉积层中被发现。根据有些科学家的推测,比起海德堡颚骨,这些珍贵而不寻常的遗骸更为悠久。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亚人类的头盖骨,它比现存的所有的类人猿的头盖骨都要粗大,另外还找到一片类似于猩猩颚骨状的东西,目前还不能证实这是前者身躯上的一部分;同时,也有一片棍状象骨,这显然是被精心加工制作而成的,上面还有一个凿开的小洞;也发现了一块刻有印痕的鹿的腿骨,很像是符木。这些就是在皮尔当发掘出的东西。

这个曾经在地上坐着,会在骨头上凿开小洞的,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他被科学家称为“曙人”。曙人不同于他的亲类,更不同于海德堡及现存的类人猿。后来,再也没有发现关于这种原始人的任何遗迹。不过,在之后10万年的沉积层和砂硕岩石中,有更多的燧石和其它石器工具被发现,这些石器不再是“原始石器”了,因为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分辨出小刀、刮刀、斧头、标枪、钻子和掷石来了。

这时,我们要讲述的已经越来越接近人了,在下面一章,我们要讲述的是尼安德特人,也许他们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类,但他们是人类最奇特的祖先,和真正的人类已经很相似了。

不过在这里需要先声明的是,科学家们认为:海德堡人或曙人只不过是与人类最相近的种族而已,并不认为今天人类的直接祖先就是他们。 7OF4X+EyvfwOyuagJVEsNmeqvI/3A2mWQelp/KAjjsfGXBtDUs1Vjmu3HeRSXOcQ



第十章

罗德西亚人、
尼安德特人

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种动物,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与人类极其相似,以至于在几年前,人们还把它们的遗骸认为是真正人类的遗骨,他们存活的年代是第四冰河期还没进入严寒巅峰的时候,也就是大约五六万年前。如今,我们找到了关于这种动物的头盖骨、骨骼,还有很多它们制作出来和使用过的大型工具。它们已经学会了生火,为了躲避严寒还知道进入洞穴,它们也懂得将动物的毛皮剥下来裹在自己的身上。它们跟现在的人类一样,有用右手劳动的习惯。

但是,人类学家已经告诉我们,这些动物还不算是真正的人类,而是与人类不同的种族的同一属类。它们的前额相当低平,眉骨隆起,下颚粗重而突出;它们的拇指不同于人类的拇指,不能与其他的手指相对;它们的脖颈姿势僵硬,不能回首或仰视;走路时候,也可能是脑袋向前倾,屈身前附;它们的骸骨没有颌,很像海德堡人,但跟人类的骸骨比起来,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并且他们的牙齿和人类的也截然不同,臼齿的结构比人类的更为复杂,而不是更简单;可它们的臼齿没有我们的长牙根;也没有人类通常所有的犬齿。它们的头盖骨的大小几乎与人类的相同;它们的脑部,前部比较低,后部比较大,而且它们的智能结构也不同于人类。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看,它们都与人类不属于同一族系,所以说,人类种族的祖先并不是它们。

这些奇特的原始人之所以叫做尼安德特人,是因为这种早已灭绝的原始人的头盖骨和骨骼是在一个叫尼安德特的地方被发现的。想必它们在欧洲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几百年,甚至是长达好几千年。

那时,地球上的地质和气候跟现在的地球完全不同。比如,当时欧洲被冰雪覆盖,冰雪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泰晤士河,还蔓延到俄罗斯境内以及德国中部;那时法国和英国还没有被英吉利海峡隔开,红海和地中海也只是个大峡谷而已,在峡谷地区分布着一连串的湖泊;巨大的内海,从今天的黑海开始,横穿俄罗斯南部,直抵中亚。虽然冰雪并没有覆盖西班牙和整个欧洲,但当时的气候比拉布拉半岛还要恶劣,只是一片的荒芜的高原,只有北非的气候比较温和。不仅有稀疏的寒带植物生长在欧洲南部的寒冷的草原上,还有如大野牛、驯鹿、长毛犀和猛犸等的大量的耐寒动物,它们随着植物生长季节而迁徙觅食,秋天回来,春天就迁到北方。

尼安德特人的迁徙生活就是这样的,东飘西荡,不断迁徙,它们通常捕捉小鸟兽,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和根茎,以这些作为食物。它们有着平整而细密的牙齿,从这可以看出,它们很有可能是素食者,嚼食嫩枝和根茎。但是,我们从它们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些被敲碎的大型动物的长髓骨,而骨髓也被吸食了。可是从它们使用过的石器看,它们的力量远远不能公开与猛兽较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它们是趁着猛兽渡河的时候,用矛袭击或设下了陷阱,才捕捉到猛兽的;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它们跟着兽群时候,一旦发现兽群有了混战,就捕捉混战中死伤的猛兽;或者利用当时尚存的剑齿虎,坐享渔翁之利;或许是因为冰河期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迫使它们改变长期的素食习性,转而捕食猛兽。

这些尼安德特人的相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还无法弄清楚,或许它们有着一身的长毛,没有丝毫人类的样子,就连是否直立行走都是个疑问;或许它们还手足并用,只是为了支撑身体,或许它们是单独行动,也或许在一个小家族中行动;从颚骨的结构来看,它们很有可能不会使用语言。

这些尼安德特人在大约几千年的岁月中,是欧洲地区现已发现的最为高级的动物。距今约3万或3.5万年前,一种更聪明、更具智慧、会说话、会互相协作的同类动物随着气候的变暖,从南方大量地涌入尼安德特人的领土,它们还把尼安德特人赶出洞穴和居住地,与尼安德特人争夺食物;还有可能与原居民尼安德特人挑起了战争,并消灭了它们。现在,我们还尚未弄清这些或者来自东方或者来自南方的新来者的发源地。与我们有着血亲关系的最初的人类,就是这些消灭了尼安德特人的新来者。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它们的头盖骨、还是它们的脖颈、拇指以及牙齿,这些都与人类完全相同。我们曾在克罗马农和格里马第的岩穴中,发现了一些骷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真人遗骸。

岩石记录上终于有了人类的足迹,人类将走向历史舞台。

那时,虽然地球上的气候依然恶劣,不过已经在不断接近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了。在欧洲,冰河时代的冰川开始消退,而在西班牙和法兰西,大草原日渐茂盛起来,渐渐地驯鹿也被马群所取代,猛犸象越来越少,最终全部移到了北方。

真正的人类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但是,1921年夏天,在南部非洲的布罗肯希尔,人类发现一个头盖骨和几片骨骼碎片,从这些遗骸的特征上看判断,这似乎是介于尼安德特人和人类之间的第三种人类的遗骸。从他的头盖骨推测,与尼安德特人比起来,他们的脑部是前部大,后部小;并且他的头盖骨笔直地长在脊椎上,跟人类一样;骨骼和牙齿也和人类的相同。不过它们有着和类人猿相似的脸型,高耸的眉骨,头盖骨的中部隆起。实际上,这种动物已经算是真正的人类了,只是有着像尼安德特人的类人猿的相貌。与尼安德特人相比,这种叫做“罗德西亚人”的动物要更接近真正的人类。

在很大程度上,继尼安德特人之后发现的罗德西亚人是第二种亚人类种族。这些亚人类的种族从冰河时代开始,一直到它们共同的后代,也是它们共同的灭绝者——真正的人类的产生,在地球上存活了很长时间。从罗德西亚人的头盖骨上看,它们的并不算是很古老的动物。但直到本书出版时,人们关于它存活在哪个年代,都没有一个精确的推测。这种亚人类动物直到近代似乎生活在南部非洲的某些地区。 7OF4X+EyvfwOyuagJVEsNmeqvI/3A2mWQelp/KAjjsfGXBtDUs1Vjmu3HeRSXOcQ



第十一章

真正人类的产生

直到今天,位于西欧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境内,是科学家发现最早人类遗迹的最多的地方。很多迹象表明,这些残存的骸骨和石器跟我们有着亲缘关系。此外,还发掘了很多骨骼、武器、有划痕的骨头、岩石、雕刻过的骨片、岩壁刻画和洞穴壁画,这些珍贵的物品都是在西班牙和法国境内被发现先的,距今约有3万多年。从目前来看,拥有人类祖先早期遗迹最为丰富的国家就属西班牙了。

不过,人类现在收集到的历史资料,仅仅是积累的一个开端。我们希望将来会有一天,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对每一个相关史料作一番彻底详尽的研究,也希望对现在的考古学家所不能涉及的国度进行一番周详的考察。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对考古感兴趣的训练有素的探险家去过非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并有过一番自由的探索。所以,我们决不能武断地妄作定论,要谨慎再谨慎,不要以为这些西欧的定居者就是人类的祖先,也不要认为他们就是最早出现在这一地区的。

或许,在非洲和亚洲以及现在已沉入海底的某些地区,埋藏着比如今已发现的更为久远、更加丰富的真正的人类的遗迹。我们在这里没有说到美洲,只提起非洲和亚洲,是因为还没在美洲发现高等灵长的丝毫遗迹,不仅没有亚人类、类人猿、尼安德特人,更没有真正的人类的遗迹。生命的进化似乎在古老的大陆就停住了脚步。直到旧石器时期的晚期,人类才第一次越过现在已被白令海峡隔断的陆上通道,到达美洲大陆。

在欧洲发现的这些最早的人类,似乎至少属于两个不同的种族。很显然,其中的一种早就已经是高级的了,他们有硕大的脑袋,高挑的身材。在已经被发现的一个女性的头盖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容积要大过现在男性的头盖骨;其中还有一具男性的骨架的身长竟然超过了6英尺。北美的印第安人的体型与他们的非常相似。人类在克罗马农洞穴中发现了第一批这些人的骨骸,所以他们被称为“克罗马农人”。尽管他们被认为是原始人,但是已经十分高级了。在格里马迪的洞穴中找到了另外一个种族的遗迹,从他们的特征上看,这很显然是黑人种族。南非的布什曼人和霍屯督人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与这些种族最为接近的种族。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已知人类历史的开始,就至少分成了两大种族。或许,前者并非黑色人种,而是褐色人种,他们的发源地是北方或者东方,后者的肤色不是棕褐色而是黑色,其发源地是南部赤道附近一带。当然,这些推测不过是我们的不太严谨的判断而已。

与当今的人类相比,这些大约4万年前的原始人已经很相像了。他们懂得把颜料涂在自己的身上,知道把收集好的贝壳串成项链,还会在石头和骨头上雕刻图案,而且懂得把野兽简单却很生动的图案画在光滑的岩洞的四壁和岩壁醒目的位置上。他们制作的工具各式各样,尼安德特人制作的工具都比不上他们制作的精巧。现在,他们制作的大量的工具和岩画以及小雕塑等物品,在我们的博物馆中都有保存。

这些以狩猎为生的最初的人类,主要捕食当时一种有胡须的小型野马。野马随牧草迁徙,他们随着马群的迁徙而迁徙。此外,他们还以捕杀的野牛作为食物。他们留下的图画上的猛犸惟妙惟肖,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对猛犸的习性非常熟悉。我们可以从一个模糊不清的图案上断定,曾经的他们一定设过陷阱捕捉过猛犸。

当时,他们应该还不懂得使用弓箭,因为他们以长矛和掷石捕杀猎物。他们没有猎狗,也不能判断出他们是否学会了驯养动物。在他们留下的一幅刻画中,刻着一个马头,还有一两副画有套着辔头的马,辔头是兽筋和兽皮做成的。但那个时候,这个地区的野马体型很小,不能用来驮人。就算当时的小野马已经被人驯养,也不过是用缰绳牵着托运一些东西罢了。还有一点我们不敢肯定,他们是否学会了挤动物的奶汁喝,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用动物的兽皮搭建帐篷,可他们看上去没有建起任何房屋;他们不会制作陶器,只学会了用黏土捏泥人;他们做饭的方法很原始,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做饭的工具,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做饭;他们更不知道什么是农耕、编织以及织布。除了懂得披上兽皮,他们仍然是赤身裸体、满身涂彩的原始人。

现在,我们知道的这些人类的祖先,在欧洲广阔的草原上以狩猎为生,已经持续了大约100个世纪了。气候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也踏上了漂泊迁徙的道路。时光匆匆而过,欧洲的气候开始变得温润起来。这个时候,驯鹿也朝着北部和东部迁徙,野牛、野马也随之撤退。渐渐地森林取代了草原,野牛和野马也被赤鹿代替了。工具的用途和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始人学会了江河湖泊里捕捞鱼类,所以骨制工具日渐盛行。德·莫蒂雷对“这一时期的骨针”曾评价说,“比后来制作的更加精致巧妙,都可以称得上比文艺复兴前所有时代的骨针都要精致美妙。拿罗马人来讲,他们所制作的骨针,都不能与这一时期的骨针相提并论”。

一个全新的种族在大约1.5万年或1.2万年前,迁移到了西班牙的南部,他们在裸露的岩石的四壁上留下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岩画,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就是“阿济尔人”(根据生活在阿济尔岩洞里而命名)。阿济尔人头上戴着羽毛,他们已经有了弓箭;他们的画画得惟妙惟肖,还知道将自己的画装成简单的符号,如果画一个人,可以用一条竖线和两三条竖线来表示,这预示着文字观念的萌芽。除了表现狩猎的速写外,他们还刻画一些符号似的线条,有一幅画就是画着两个人用火熏一个蜂巢。

这些人仅仅懂得削制工具,因此我们称他们为“旧石器期”的最后一批人。一种新的人类在大约1万或1.2万年前,出没在欧洲的大地上,他们既会削制工具,又知道磨制工具的方法,他们也懂得了农耕和劳作,“新石器时代”开始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不到100年的塔斯马尼亚岛,一个孤僻的小岛上,还有人类的一个种族存在,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发展程度上,都比不上这些欧洲留下遗迹的早期的人类。由于地理变迁的原因,这些人一直与外界的种族隔绝,无法接受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他们并没有进化,而是退化了。他们只是凭借着捕来的贝壳和小野兽为食物,所过的生活极为原始;也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有栖身之地。他们也是真正的人类,不过,这些人类不但没有初期人类的灵巧的双手,也不具备审美的能力。 7OF4X+EyvfwOyuagJVEsNmeqvI/3A2mWQelp/KAjjsfGXBtDUs1Vjmu3HeRSXO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