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时光静止在西街

2514次 21:09 南宁—桂林 硬座普快

火车上人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学生,叽叽喳喳个不停。泡面味、孩子的哭闹声、对面胖男人打呼噜的声音,让人感觉此行不像是旅游,而是逃难。

一夜无眠。在凌晨3点左右到了桂林市。

大半夜,阴冷阴冷的,空气中飘散着无数的小水珠,打在衣服上,感到了阵阵潮湿。不知怎么的,所有的委屈一下子就涌了上来,瞬间有种想哭的冲动。

旁边有一群驴友,大约七八个人,很年轻,朝气蓬勃。有一个年轻的女子走过来,朝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去阳朔,要不要拼车。我犹豫了一下,跟上了他们。

大约5点多的时候,我们坐上了前往阳朔的车。车里很暖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到阳朔了,7点,慵懒的阳朔县城还没有苏醒过来,这时候山水都被一层薄纱笼罩着。很平常的县城、很平常的早晨,我对阳朔还没有一点儿感觉,甚至有些不喜欢。

住在县前街的广粤客栈,办完住宿手续,就直接倒头睡觉了,累坏了,先睡饱再说……

清晨的西街很清静,但一到晚上,这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不喜欢西街的人,总感觉这里太闹腾。

又是睡到自然醒。拉开窗帘,刷的射进一片阳光,虽然并不是很灿烂和强烈,但对已经连续被阴雨包围三天的我来说,已经很满足,实在不敢再奢求什么了。静静地闭上眼睛,沐浴在温暖的久违的阳光下,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胃开始抗议了,于是去了西街那家著名的“没有”饭店。饭店里的英文注释是:“没有不冰镇的啤酒、没有糟糕的饭菜,没有宰客,没有不好的服务……所以没有理由不进去。”这么有个性的创意,即便是什么都“没有”也要走进去看看。

饭店里面的装潢具有中国风的特色,无论是桌椅、吧台还是天花板都是古色古香的,墙上挂了很多清朝时期的帝王大幅图片。点了一杯啤酒和一份牛排,面朝西街,一边吃一边看三三两两的行人。

太阳下的西街不再湿漉漉、阴沉沉的,换了光洁的面容,透着一种令无数人流连忘返的轻盈的姿态。青石板路中间摆了三三两两的小桌凳,有打扑克的、有下象棋或跳棋的、有三两店家主人凑在一起打那种很古老的长长的纸牌,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我实在无法看懂。

来自美国的一位游客说:“西街的建筑奇巧、精细,单这一项就可使你待上好几天时间。”如今在西街,你能看到的外国人比中国人还要多。这条长仅517米的小街,本是最传统的南国小镇街道,石板路面,灰砖骑楼;可它又是最洋气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小街上至少有近10家商店有“Internet”、“E-Mail”服务,店里有多媒体电脑——这台电脑很可能就放在一张油漆剥落的农家方桌上。西街上几乎只有三种商店,咖啡店、T恤店、工艺品店。

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本被背包旅行者奉为“圣经”的《孤独星球》里面介绍了阳朔西街独特的风情。渐渐地,这里便成了国外背包旅行者的聚集地。随着外国游人的增多,一些迷恋西街风土人情的老外干脆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起了旅馆、饭馆。

西街每户民居和店面的背后,你都能找到一些传说,比如有“西街毕加索”称呼的林栋,比如每晚只生产三只烤鸡或三条烤鱼的“阳朔第一烧”周汝云。

在这里,五湖四海的人共同聚集在一个陌生的所在,心灵似乎格外敞开,似乎真的很容易认识朋友、遭遇爱情。

坐在露天的咖啡座上,慢慢啜饮杯中的咖啡,品味着苦涩与甜美交融的醇香又幼滑的滋味,闭上眼睛,愉悦无声无息地涌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接近幸福,似乎伸出手去就可以触摸到天堂。全身懒洋洋的感觉打碎了杂乱的行程,任自腐朽。

在阳朔,最没用的恐怕就是钟表,任何人到了这里都要学会放下城市里惯有的匆忙步伐,去慢慢地品味阳光下摇曳的树叶,石墙上见人不惊的小鸟和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一切都那么的低调不起眼,却也是最自然、最清醇的美好状态。

所有流经阳朔的时间都会停在这里静静地轮回,就像响彻山谷的情歌一样,余音袅袅,绵延不绝。在这个充满残缺的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带着遗憾的,那遗憾感染了当地人,他们索性不去理会滚滚红尘,就这样淡泊宁静、与世无争。

在西街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微笑,不管男女老少,还是蓝眼睛、黄眼睛、黑眼睛,看到的都是含蓄而友善的微笑。西街是一个很有教养很高雅的地方。穿越在琳琅满目的酒吧中间的是一些极中国化的小店,每个小店都摆满了中国瓷器、书画、丝绸等,一样的琳琅满目,但是与酒吧的轻松活跃相比,显得庄重而深厚。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喧嚣的酒吧中间,静静而宽容地思考着耳旁的喧哗,像是一位矍铄的长者。

阳朔有徐悲鸿故居,却很少有人前去。也许大师,已经不属于今日纸醉金迷的阳朔。

1937年,徐悲鸿乘小舟从桂林到阳朔,为美丽的漓江风光所陶醉。他在《南游杂感》中写道:“世间有一桃源,其甲天下山水,桂林之阳朔乎!江水盈盈之,照人如镜,萦回缭绕,平流细泻,有同吐丝。山光荡漾,明媚如画,真乃人间仙境也!”他只身外出,在碧连峰里寻找住宿。一天在一家破败的房屋前,看见两棵高大的玉兰树,繁花朵朵,艳如白雪,顿生眷恋之情,租屋住下,刻了“阳朔天民”图章一枚,作为在阳朔绘画之用。此事给李宗仁先生知道后,派人购下此屋,加以修建,赠与徐悲鸿用作绘画栖身之所。

名人遗迹从来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本以为找它需要费些周折,不料近在咫尺。西街走到尽头,左拐,不用几分钟就到了。

始料未及的是,我找到故居,却吃了个闭门羹。不远处的孙文演讲堂亦是大门紧闭。一个工作人员在门后向我比划,大意是放假之类的。

也许,阳朔不再需要画家徐悲鸿、国父孙文,只需要你来小资、来沉沦、来梦醉。 LtS5Ogche2xHieXjn81LFBwoV35057lHBhsqv1VQ7/VprKX2FN7ZSfR6o/+i3r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