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奇圣彼得堡

最早知道圣彼得堡,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夜》。那发生在白夜特定环境中的别样爱情故事,为这座遥远的异国城市蒙上了一层浪漫、忧郁的色彩。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阅读七遍描述圣彼得堡的文字,不如亲眼看一下这座城市。”还有一种说法:“没到过圣彼得堡就不算真正去过俄罗斯。”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明朗天空下的一座博物馆,云集了众多杰出的宫廷和教堂建筑,雕塑、花园、公园随处可见。看到这一切,会让人想起果戈理的话语:圣彼得堡像是很讲究穿戴的绅士、贵妇人一样,到处都是镜子——这边是涅瓦河,那边是芬兰湾。

1703年5月27日,俄历5月16日,31岁的彼得大帝在涅瓦河畔的一片沼泽地上,开始兴建旨在打开俄国海洋通道的城堡。10天前,俄国的舰队史无前例地打败了瑞典人,他需要在波罗的海之滨建立牢固的据点,更需要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

这个城堡后来很快变成了城市,这个城市又很快变成了俄罗斯的首都。第二年,彼得大帝就在信中称他的新城为“首都圣彼得堡”。1712年,他发布了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的通告。彼得大帝以他钢铁般的意志改造了俄罗斯。普希金说,大自然注定我们要在这里通过一扇窗户迅速踏上欧洲。

但是这座300岁的城市,也曾经差点夭折,彼得大帝的儿子艾雷希斯最大的心愿是继位后荒废掉圣彼得堡。彼得知道以后,判处他儿子死刑,并亲自打了第一鞭,40鞭后,王位继承人失去了性命。他令世人发指,而圣彼得堡则得以继续生存。

1866年,清朝第一个使节斌椿访俄,当时为俄首都的圣彼得堡已经是著名的大都会了,他曾写道:“圣彼得堡,乃俄国都城也,人烟辏集,街衢宽阔,周五十里,楼阁高峻,宫殿辉煌……”

圣彼得堡这个名字注定与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作曲家、艺术家联系在一起:普希金、柴可夫斯基、列宾、叶赛宁……1914年,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去世后,这个城市的名字又改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1991年,列宁格勒的居民投票恢复了此城最初的名字。

1952年10月7日,即斯大林去世的前一年,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降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

弗拉基米尔——一个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一样的名字。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其传奇色彩和魅力竟一度盖过了列宁。

普京曾有两个哥哥,都是幼年早夭。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就死了,另一个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死于白喉。母亲直到41岁时才生下他这个独苗,父母自然视他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父亲为他起名弗拉基米尔,意为“支配世界”,显然是对他寄予厚望。而亲朋邻居都管普京叫“迟来的孩子”,昵称沃洛佳。

普京的母亲产后时常有病,身体虚弱。因此,普京一生下来便由其叔父抚养,一直到他5岁。

叔父家境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算是中产阶级,所以普京不用小小年纪就上街卖报纸,滚煤球,也不用怕饿死冻死,但是死神却似乎一直在暗中注视着他。

在普京长到3岁的时候,叔父带着他去钓鱼。普京便趴在叔父的脖子上看鱼儿怎样在水里嬉闹,怎样上钩。时间一长,叔父感觉脖子有些发酸,下意识地扭了扭脖子。这一扭可不要紧,普京来了个倒栽葱,扑通一声掉到了河里。叔父大惊,慌忙撂下鱼竿,跳到河里去救普京。不想普京已经沉到了河底,遍寻不着。正在叔父绝望的时候,普京自己却忽然浮出了水面,居然好端端的,只是在不住地打冷战,一个劲儿喘着粗气。

5岁那年,普京和父母一起住进了机车厂的家属大杂院。这是圣彼得堡中心斯科夫胡同一栋5层楼的旧房子,这楼很简陋,没热水,没洗澡间,厨房很小,还是公用的。楼梯一侧有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楼道里经常有好多老鼠出没。

少年时代的普京

上小学之前,普京只能在大院里玩。如果去外边玩,他的妈妈不放心,她常常从窗户探出身,问:“沃洛佳,你在院子里吗?”当时,父母对普京看得很紧,未经他们许可,是不能随便走出这大院的。然而,外面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有时普京也会偷偷地溜出大院,不理会这些禁令。

五六岁时,普京第一次悄悄地走到他家附近的一条大街上。这天正好是“五一”节,他好奇地向四面张望。街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热闹非凡。他呆呆地看着眼前欢天喜地的景象,不知为什么开始有点害怕起来,于是赶紧往家跑,但他迷路了,不知道在街上转了多少圈,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家。

再稍大一点,普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小伙伴怂恿普京一起出去玩,他俩没有告诉父母就一起离开了家。

两人乘上一列不知开往哪里的火车,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下的火车,完全迷了路。当时天很冷,地上的冰很厚,两人冻得直发抖。幸好带着火柴,于是就点起篝火。没吃没喝,他们俩都冻僵了,饿坏了。

好不容易在那里撑过了一夜。第二天,一位好心的阿姨领他们去她家吃了点儿东西,问清了他们的地址,把他们送上火车,他们才安全地回了家。

回家后,父亲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用皮带回应了他的“壮举”——给了他一顿暴揍,还险些把他送进少年教养所。从那以后,普京再也不敢随便出远门了。 zHkoHzqaJabxAUNXyw0Nr8uPz98UYSd6Hikqn1EfZaqUKdL1HKxbwSw9TPDeFw9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