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跑者对话

跑步的世界,
没有年龄跟时期的区别

编者按:

《跑步圣经》是乔治·希恩收集了10年的随笔写成的,从初版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了。作者是如何谈跑步的?这本书是否能对现在的我们产生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湛庐文化的策划编辑对两位跑步文化推动者——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央视体育评论员于嘉进行了采访。

于嘉 《跑步圣经》译者,“嘉友跑”创始人,至今完成了11个全马。

魏江雷(Arthur) 马拉松爱好者,14年跑龄,至今完成了9个全马、20多个半马,赞助并组织联想员工参加了8站城市马拉松。他是民间跑步运动的推动者,帮助于嘉等人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作者是“跑步界的导师和思想家”,作者在书里也对自己进行了大胆的剖白,您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魏江雷: 我认为,他看上去是一个温文尔雅、很和气的人,但实际上,外人很难跟他进行特别深入的沟通。在某种情况下,作者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真空的环境里,更多的是在寻求自己内心的一种平衡。当面对几百个学生时他可以侃侃而谈,但当跟任何一个人独处时他可能都算不上一个特别好的伴侣。不过,他还是从跑步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以及社交上的平衡。

于嘉: 我觉得,他应该算是美国第一代慢跑者的代表。像Arthur所说的,真正想从灵魂上接近他特别难。作者好像设置了一个障碍,不会让你深入地接近他。但是,我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在几次跑步的过程里——沙滩跑、波马跑,包括很有名的一英里5分钟的限时跑,他都描述出了很多名字。可见,这些人他都记得,当然我们无从去一个个考证这些人是不是他生活中的朋友,但是他就是很家常地把这些人说出来了。也许,他真的就把自己的归宿设定在每一次跑步的过程中。

希恩收集了他10 年的随笔写出了这本书,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它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魏江雷: 书中提到跑步是一个发现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作者讲到“结构决定功能”——一个人的结构、构造决定了他的个性,换句话说,一个人怎么去修炼自己的身体跟修炼自己的个性极其相关。结合最近听田同生老师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跑得越远,离自己越近”,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

于嘉: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医学院发表的演讲,在那一刻,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热爱跑步的人内心对生活无与伦比的憧憬和向往。这之后,我恍然明白,原来他前半部分所描述的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为了后面的身体力行去做的铺垫。有句话叫“知难行易”,我觉得用在这里特别恰当:前半部分读“理论”,你会觉得很不容易;但与行动相结合,则非常好懂。

这本书1978年初版,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另外这本书里涉猎了大量的背景知识,一会儿可能是凯尔特人大战雄鹿,一会儿可能又转换到选择孤独的梭罗,您认为里面的内容对现在来讲适用吗?

魏江雷: 跑步的世界,是没有年龄跟时期的区别的。50年前怎么跑,今天还是怎么跑,这中间可能会有些技巧、策略能够改善跑步中最基本的东西。但实际上,在跑步中,自己跟自己对话、自己挑战自己,这对每个跑者而言都是一样的。另外,在跑步这件事情上,大家的看法和理解的不同,可能源于环境的不同。与现在相比,当时倡导的事情跟现在可能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当时讲到的一些不容易被每个人接受的东西,在今天可能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于嘉: 我觉得Arthur说的已经非常到位了。对于我们来说,一方面这本书跨了国度;另一方面我们的跑者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声音肯定越来越多了,代表不同层面的意见也就越来越多了。跑步,好像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集百家于一体的平台。所以我觉得,在当下这本书只可能作为声音的一种。我自己很喜欢这本书的副书名,即“我跑故我在”。我觉得这是本书真正想要传达的:每一个跑者都因跑步而存在,而绝非跑步因这些跑者的行动而存在。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让大家做个参考,看看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否也是这样。

魏江雷: 不过,这本书里说了很多关于基督教的内容,把“跑步”跟“神”的沟通放在一起。在那个时期的美国,大部分作者都是这种做法,但我觉得,读者读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

于嘉: 这本书的确引用了很多圣经故事,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那个社会有信仰。我觉得,我们现在之所以把跑步当成一个有助益的事情,还是因为我们希望进入一个有信仰、有秩序的社会,而绝非那种混乱的、物欲至上的社会。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形而上,但是大家总归会对这样的社会心生向往。这也正是大家愿意用跑步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有序起来的原因——个体有序了,整体才会有序起来。

魏江雷: 我觉得,对很多人而言,跑步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变得更加信任自己的过程。有些人从来不觉得自己能跑,无论是全马还是半马。我带很多人跑过马拉松,赛后他们中很多人都会激动地流泪,因为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完成这样一件事。换句话说,他一直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跑完之后,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更加地相信自己。所以,说到信仰,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相信自己,也总比没有信仰好。

于嘉: Arthur就带我跑过了厦马,那算是我跑的第一个马拉松。在那之前,我对自己的状态其实是有所怀疑的,腿不舒服了、脚不舒服了……种种的状态起伏。Arthur对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忆犹新。他的鼓励总是恰到好处,他不会强迫你,而是让你发现,你可以做到。那次跑完之后,我虽然没有掉眼泪,但还是特别兴奋。在终点线上,我还跟Arthur大大地拥抱了一下。忘了谁曾跟我说过,“完成一个挑战自己的过程很不容易”,另外“也不是谁都能跟你跑一个42.195公里的”。

您觉得作者通过这本书是想来传递一种怎样的理念?对于这种理念您有何体会?

魏江雷: 我认为,在创作时,作者可能没有想过让读完这本书的人赶快行动起来。这本书记载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纯粹从一个普及运动的角度来讲,在今天大家更多的是在分享运动的乐趣、运动带来的好处,但作者不同,他讲的更多的是运动对灵魂的塑造,比如之前提到的,什么样的身体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天生的结构能注定你可以干些什么。不过,我们相信有一些目标可以通过坚持不懈来实现,换句话说,你所付出的努力会让你的结构(身体的形状)能够支撑你想要支撑的事情。

于嘉: 这点我跟Arthur的观点一致。我也有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他们会按时、按照宗教礼仪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我觉得,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上天给予了我一个让我热爱的东西(跑步),那么我会把它贯穿于我的整个生命之中,让它在我的生活当中发光发热。

您会推荐哪些人来读这本书呢?

于嘉: 我会推荐我能影响到的,以及那些能够影响到别人的人来读这本书。这本书不是在教别人成功学、如何去考MBA,但我希望它能够在那些马上就要跑起来的人、在自己所在的小群体里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人中传播开来。要知道,中国人本身比较内敛,所以很少交流、分享,甚至有人以分享为耻。但是,如果那些爱跑步、明白跑步对于社会能产生何种影响的人都不去分享,那这个社会注定只能有一小波人去跑步。相反,如果这样的人开始分享,别人也许会觉得他说的有点意思,也许就能参与进来。还是那句话,读完这本书,有的人想到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也有可能啧啧称是,不管怎么说,它只代表了一种声音。

魏江雷: 于嘉说的我很认同,另外,我还想推荐另外一类人来读这本书,就是那些比较资深的跑者——已经跑了一段时间、经历了一些过程的人。我有一位很资深的跑友在微信上说:“跑步仅仅在乎体验一个事情通过自身的努力,认知从无到有到精的过程。这是体验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逃不开的模式:认真、敬业、魔怔。我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我的回复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只有自己清楚。而真正的跑者,会觉得孤单但不寂寞。”就像现在于嘉,于身、于心都变得更加强大,但要找到一个能够完全读懂他内心的人,其实不大可能。另外,很少有人愿意像作者这样去分享,所以跑步过程中的周而复始、起起伏伏、成绩、努力、期望和最后收获的结果,这些心路历程很难有机会去展示出来。因此,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孤立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本书能让这类跑者知道,他们的那种思维、那种心路历程也有人能够理解;这本书能让他们知道“我并不孤单”。

跑步文化推动者:于嘉(左)、魏江雷(右)

谨以此译本献给我的妻子林早早和

我的女儿于舒言。

感谢她们一直用行动支持我跑步! 4Zz0smjIeGVTbUtdLYn6S79r0VqXICnMJHYaZ1tqJlitCEan6kpiJNj68xt0j+P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