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苦难使人生更坚强

01

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低人格。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本身。

苦难是一柄双刃剑,它能让强者更强,练就出色而几近完美的人格,但是同时它也能够将弱者一剑削平,从此倒下。

曾有这样一个“倒霉蛋”,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3年之久的麻烦官司。他曾经独自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生活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里的农民有些不同,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人们为之感动,同时为之惊叹。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出这么纯净的作品呢?”他的一个朋友这么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更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种庄稼。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它就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人的心灵则可以转化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美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源泉。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苦难是把“双刃剑”,它会割伤你,但也会帮助你。

帕格尼尼,世界超级小提琴家。他是一位在苦难的琴弦下把生命之歌演奏到极致的人。

4岁时得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7岁患上严重肺炎,只得大量放血治疗;46岁因牙床长满脓疮,拔掉了大部分牙齿,其后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50岁后,关节炎、喉结核、肠道炎等疾病折磨着他的身体与心灵。后来声带也坏了。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

身体的创伤不仅仅是他苦难的全部。他从13岁起,就在世界各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曾一度将自己禁闭,每天疯狂地练琴,几乎忘记了饥饿和死亡。

像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悲惨的生命,却在琴弦上奏出了最美妙的音符。3岁学琴,12岁首场个人音乐会。他令无数人陶醉,令无数人疯狂!

乐评家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哪,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与受到残害的生灵啊!”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也许上帝成就天才的方式,就是让他在苦难这所大学中进修。

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世界文艺史上的三大怪杰,最后一个成了瞎子,一个成了聋子,一个成了哑巴!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苦难,在这些不屈的人面前,会化为一种礼物,一种人格上的成熟与伟岸,一种意志上的顽强和坚忍,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认识。然而,对更多人来说,苦难是噩梦,是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苦难都可以成为礼物或是灾难。你无须祈求上帝保佑,菩萨显灵。选择权就在你自己手里。一个人的尊严之处,就是不轻易被苦难压倒,不轻易因苦难放弃希望,不轻易让苦难占据自己蓬勃向上的心灵。

用你的坚忍和不屈,你真的可以自由选择经历哪一种苦难。

02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一个人在46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被烧得不成人形,四年后又在一次坠机事故后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他会怎么办?再后来,你能想象他变成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扬扬得意的新郎及成功的企业家吗?你能想象他去泛舟、玩跳伞,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吗?

米契尔全做到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经历了两次可怕的意外事故后,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一块“彩色板”,手指没有了,双腿非常细小,无法行动,只能瘫痪在轮椅上。

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六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在科罗拉多州为自己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的私人公司。坠机意外发生后四年,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块脊椎骨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米契尔仍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地独立自主,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了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持续着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记住:“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乐观和自我超越就是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

面对挫折和失败,唯有乐观积极的持久心,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其二,注意审视、完善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做到坚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

要战胜失败所带来的挫折感,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就一定会有所作为。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迎来光明的前景。

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风险,所以要树立持久心,以不断提高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成功之路难免坎坷和曲折,有些人把痛苦和不幸作为退却的借口,也有人在痛苦和不幸面前寻得复活和再生。只有勇敢地面对不幸和超越痛苦,永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用理智去战胜不幸,用坚持去战胜失败,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成为掌握自身命运的强者。

其实失败就是强者和弱者的一块试金石,强者可以愈挫愈勇,弱者则是一蹶不振。想成功,就必须面对失败,必须在千万次失败面前站起来。

03

苦难是一所学校,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需要到其中接受教育。历经风雨的洗礼,生命才能常驻常新。

一位大学者说过:“苦难是一所学校,真理在里面总是变得强有力。”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名刹,慕名寻到老僧慧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最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慧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困惑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茶?”

慧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慧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慧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少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气的沸水进来。慧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慧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慧圆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慧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后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冲沏的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人生路漫漫,充满了鲜花,也充满了荆棘;充满了幸福,也充满了痛苦。

不测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学业的失意、疾病的折磨、自信的受损、亲人离去的悲痛……在踏上人生路途的时候就该明白前途的坎坷。要接受温润的春和赤烈的夏,就必须接受清冷的秋和寒冽的冬,正像茶叶一样,我们要坦然面对沉浮,让生命散发芳香……

04

苦难对于弱者是一个深渊,而对于天才来说则是一块垫脚石。

——巴尔扎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并不算是天才人物,但他能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与他个人的勤奋和磨炼不无关系。

克林顿的童年很不幸。他出生前4个月,父亲就死于一次车祸。他母亲因无力养家,只好把出生不久的他托付给她的父母抚养。童年的克林顿受到外公和舅舅的深刻影响。他自己说,他从外公那里学会了忍耐和平等待人,从舅舅那里学到了说到做到的男子汉气概。他7岁随母亲和继父迁往温泉城,不幸的是,双亲之间常因意见不合而发生激烈冲突。继父嗜酒成性,酒后经常虐待克林顿的母亲,小克林顿也经常遭其斥骂。这给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的小克林顿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坎坷的童年生活,使克林顿形成了尽力表现自己、争取别人喜欢的性格。

他在中学时代非常活跃,一直积极参与班级和学生会活动,并且有较强的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他是学校合唱队的主要成员,而且被乐队指挥定为首席吹奏手。

1963年夏,他在“中学模拟政府”的竞选中被选为参议员,应邀参观了首都华盛顿,这使他有机会看到了“真正的政治”。参观白宫时,他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不但同总统握了手,而且还和总统合影留念。

此次华盛顿之行是克林顿人生的转折点,使他的理想由当牧师、音乐家、记者或教师转向了从政,梦想成为肯尼迪第二。

有了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克林顿此后30年的全部努力,都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上大学时,他先读外交,后读法律——这些都是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知识修养。离开学校后,他一步一个脚印:律师、议员、州长,最后达到了政治家的巅峰——总统。

人生来都希望在一个平和顺利的环境中成长,但上帝并不喜爱安逸的人们,他要挑选出最杰出的人物,于是他让这些人历经磨难,千锤百炼终于成金。

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那么苦难就成为一道你必须超越的关卡。就像神话所说的那样,那条鲤鱼必须跳过龙门,才能超越自我的境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05

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确实是残酷的,但如果你能充分利用苦难这个机会来磨炼自己,苦难会馈赠给你很多。

生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都会遇到逆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历苦难是人生的不幸,但同时,如果你能够正视现实,从苦难中发现积极的意义,充分利用机会磨炼自己,你的人生将会得到不同寻常的升华。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则故事:

由于经济破产和从小落下的残疾,人生对格尔来说已索然无味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格尔找到了牧师。牧师现在已疾病缠身,去年脑出血彻底摧残了他的健康,并遗留下右侧偏瘫和失语等症,医生们断言他再也不能恢复语言了。然而仅在病后几周,他就努力学会了重新讲话和行走。

牧师耐心听完了格尔的倾诉。“是的,不幸的经历使你心灵充满创伤,你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叹息,并想从叹息中寻找安慰。”他闪烁的目光始终燃烧着格尔,“有些人不善于抛开痛苦,他们让痛苦缠绕一生直至幻灭。但有些人能利用悲哀的情感获得生命悲壮的感受,并从而对生活恢复信心。”

“让我给你看样东西。”他向窗外指去。那边矗立着一排高大的枫树,在枫树间悬吊着一些陈旧的粗绳索。他说:“60年前,这儿的庄园主种下这些树护卫牧场,他在树间牵拉了许多粗绳索。对于幼树嫩弱的生命,这太残酷了,这创伤无疑是终身的。有些树面对残忍现实,能与命运抗争,而另有一些树消极地诅咒命运,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指着那棵被绳索损伤已枯萎的老树:“为什么那棵树毁掉了,而这一棵树已成绳索的主宰而不是其牺牲品呢?”

眼前这棵粗壮的枫树看不出有什么疤痕,能看到的是绳索穿过树干——几乎像钻了一个洞似的,真是一个奇迹。

“关于这些树,我想过许多。”他说,“只有体内强大的生命力才可能战胜像绳索带来的那种终身的创伤,而不是自己毁掉这宝贵的生命。”沉思了一会儿后,他说:“对于人,有很多解忧的方法。在痛苦的时候,找个朋友倾诉,找些活干。对待不幸,要有一个清醒而客观的全面认识,尽量抛掉那怨恨的情感负担。有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你应尽一切努力愉悦自己,真正地爱自己,并抓住机会磨炼自己。”

在遇到挫折困苦时,我们不妨聪明一些,找方法让精神伤痛远离自己的心灵,利用苦难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尽一切努力愉悦自己,真正地爱自己,我们的生命就会更丰盈,精神会更饱满,我们就可能会拥有一个辉煌壮美的人生。

06

我只有一个忠告——做你自己的主人。

——拿破仑

习惯抱怨生活太苦的人,是不是也能说一句这样的豪言壮语:“我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眼下的这一点痛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在埋怨自己生活多磨难的同时,不妨想想这位老人的人生经历,或许还有更多多灾多难的人们,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困难和挫折算什么呢?自强起来,生命就会屹立不倒。

德国有一位名叫班纳德的人,在风风雨雨的50年间,他遭受了200多次磨难的洗礼,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这些也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人。

他出生后14个月,摔伤了后背;之后又从楼梯上掉下来摔残了一只脚;再后来爬树时又摔伤了四肢;一次骑车时,忽然一阵大风,不知从何处而来,把他吹了个人仰车翻,膝盖又受了重伤;13岁时掉进了下水道,差点窒息;一次,一辆汽车失控,把他的头撞了一个大洞,血如泉涌;又有一辆垃圾车,倒垃圾时将他埋在了下面;还有一次他在理发屋中坐着,突然一辆飞驰的汽车驶了进来……

他一生倒霉无数,在最为晦气的一年中,竟遇到了17次意外。

但更令人惊奇的是,老人至今仍旧健康地活着,心中充满着自信,因为他历经了200多次磨难的洗礼,他还怕什么呢?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我们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我们要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情绪乐观、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成功。

如果能在挫折中坚持下去,挫折实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有人说,不要做在树林中安睡的鸟儿,要做在雷鸣般的瀑布边也能安睡的鸟儿,就是这个道理。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学会去适应,那么挫折带来的逆境,反而会给我们以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挫折让我们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没有挫折我们不懂得珍惜,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世事常变化,人生多艰辛。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尽管人们期盼能一帆风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令人不期然地遭遇逆境。

逆境是理想的幻灭、事业的挫败;是人生的暗夜、征程的低谷。就像寒潮往往伴随着大风一样,逆境往往是通过名誉与地位的下降、金钱与物资的损失、身体与家庭的变故而表现出来的。逆境是人们的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背离,是人们的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

每个人都会遇到逆境,以为逆境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击的人,必不能挺过这一关,可能会因此而颓废下去;而以为逆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坎儿的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一条可迈过去的路。这种人,多迈过几个小坎儿的,就会不怕大坎儿,就能成大事。

传说上帝造物之初,本打算让猫与老虎两师徒一道做万兽之王。上帝为考查它们的才能,放出了几只老鼠,老虎全力以赴,很干脆地就将老鼠捉住吃掉了。猫却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上帝小看了自己,心中不平,于是很不用心,捉住了老鼠再放开,玩弄了半天才把老鼠杀死。

考查的结果是上帝认为猫太无能,不可做兽王,就让它身躯变小,专捉老鼠。而虎能全力以赴,做事认真,因此可以去统治山林,做百兽之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世事艰辛,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必因不平而泄气,也不必因逆境而烦恼,只要自己努力,机会总会有的。

面对逆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就悲观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炼狱,是前途的深渊;就乐观的人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师,是前进的阶梯。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叶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艳;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殒命,也能够济舟远航。逆境具有双重性,就看人怎样正确地去认识和把握。

古往今来,凡立大志、成大功者,往往都饱经磨难,备尝艰辛。逆境成就了“天将降大任者”。如果我们不想在逆境中沉沦,那么我们便应直面逆境,奋起抗争,只要我们能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冲出逆境。 YIsit3G7mJIXAn1ac7WlezXa1AJ3y3Sve/B95u+3AivzFqsphFSWjux77cnIwm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