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满城街巷,除一条名为大街的街道,很似一条蜈蚣的脊梁形势外,(这条街,今名长顺街。)其余分在两边,像蜈蚣脚的巷道,叫胡同。更早以前,胡同名字并不具备,到清末办理警政,满城也与大城一样,各条胡同才有了显著名字,并订出街牌门牌。
辛亥革命之后,不知是什么人的见解,说胡同是满洲名词,不宜存在,因而废去,一律改名街巷,而且原有名字,也改过了。例如这里的君平胡同,即今之支矶石街,下面的喇嘛胡同(一名蒙古胡同),即今之祠堂街,下面的有司胡同,即今之西胜街是也。
再,以前满城住宅面积,不以亩分计,而是以甲计。一甲地,即是一名披甲人应分得的一片地。地之大小并不平衡,而是以所隶之旗为等差,其中马甲又略大于步甲。等差如下: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谓之上三旗,所分地在满城北段,地面较大,大者每甲有七八十平方市丈,小亦在六十平方市丈以上;又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谓之中三旗,所分地在满城中段,地面较小,大者六十平方市丈,小者不过五十平方市丈;余为正蓝旗、镶蓝旗,谓之下二旗,所分地在满城金河以南,地面虽大,但地极卑湿。此等规划,经历一百余年,也有了变化。到清末变化更大,即是有了兼并的原故,不过不是公开的。辛亥以后,地皮有了买卖,逐渐就面目全非。一九四九年以后,变化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