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代诗人杜甫用诗词为我们展示了山东辽阔壮美的景象。而山东的壮美,一如它的灿烂文明。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就诞生于这片土地。
孔子像
山东西依太行,东临渤海,北边与京津相接,南承江浙之便利,泰山衬其雄壮,黄河增其潇洒姿态,人杰地灵的美誉向来无可置疑。作为中国众多的省份之一,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中国首屈一指。有人曾说,不了解山东的文化,就不能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文化的衍生离不开人类的诞生和发展。早在四五十万年前,沂源猿人就生活在这片沃土之上。专家们在沂源县发现了古代猿人的头骨化石,证实了这一古老人群的存在。沂源猿人和北京猿人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山东远古文化。
原始人使用的石磨盘和石棒
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是龙山文化发展的时期,当时社会已经进入父系氏族阶段,原始公社制开始解体。出土文物显示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石刀、石铲、石锄等见证了当时的劳作情景。龙山文化的繁荣在全国新石器文化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大汶口文化陶质大口尊外壁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的印记,被认为是文字的雏形,那时的山东迎来了文明的曙光。
山东又被称为“齐鲁之地”,所谓“齐”和“鲁”本是古代两个诸侯国的名称。西周时,周武王分封诸侯,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今山东东部),武王之弟周公被封于鲁(今山东西部),地方各百里。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齐国和鲁国的疆域不断扩大,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也不断加强,民族融合,人文同化。“齐”、“鲁”两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祭孔大典
“山东”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战国时期,但那时的山东并非今天所指的山东。当时,秦国雄踞关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则在崤山(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以东,那时的“山东”,是泛指崤山以东的黄河流域。
山东被明确划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始于南宋。南宋时,全国被划分为15路(“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今日的山东地区属京东路与河北路。金朝时,行政区划仍沿用宋朝旧制,将京东路改称为山东路,并分为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明代废除旧制,在全国设立了13个布政使司,山东即是其中一个,称为山东布政使司。清朝时又改称山东省,以济南为省会。民国时称山东省,仍以济南为省会,沿用至今。
孔庙大成殿内景
齐地和鲁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造就了两地人民不同的性格和精神气质,齐文化的兼容性、变通性和鲁文化的单一性、守常性,各有鲜明的特点。随着齐鲁文化的融合,山东地区成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和精神实质。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就诞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地区。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乱世。他提出“大同”的政治思想,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以“仁”为核心,提倡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提倡“忠恕”之道。在为人和待人接物方面,他提出要“温、良、恭、谦、礼、让、廉、耻”。对社会的统治,他提出施行“仁政”、“礼治”等方法。孔子一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还贡献在教育事业上,他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对于今天的教学还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方法。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提出之后,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2000多年的正统地位。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山东地区还先后出现了诸葛亮、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蒲松龄等历史文化名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思想瑰宝和精神财富。
山东文化源远流长,它的礼让、智慧、勤勉和豪爽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民俗与传统,且被保留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并将继续被传承和发扬。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
孔子讲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