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沂蒙山
岱崮地貌,革命圣地

在山东和中国的地图上,都找不到沂蒙山,因为她并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道梁,而是一个人文概念、区域概念,一种精神代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沂蒙山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

中国第五大地貌

从地域上来说,沂蒙山地区一般指沂山山系与蒙山山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境内。临沂历史悠久,古称琅邪、沂州,地貌类型多样,北部是绵延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无际的平原,集北国的粗犷阳刚与南国的柔曼风韵于一身。临沂辖区内有800余座较大的山头,其中蒙山为山东第二高峰,素有“岱宗之亚”之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这里的“东山”指的就是蒙山。李白、杜甫曾同游蒙山,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佳句。沂山位居华夏五大镇山之首,有“东泰山”之称。

岱崮地貌

石人崮

在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它们呈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巅峰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这些犹如戴着平顶帽子的山,被当地人称为“崮”。沂蒙过去就有“七十二崮”之说,实际上,这里的崮远不止这么多,抱犊崮、孟良崮、龙须崮、摩云崮、纪王崮、苏家崮、石崇崮……能叫得上名字的崮就不下百座。沂蒙山区的崮主要集中在蒙阴县境内,有70多座,其中岱崮镇的崮最为典型,有30多座。此外,沂水、沂南、枣庄等7个县区境内也有大大小小的崮分布。这些崮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其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壮美,为世界罕见。

2007年春天,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旅游文化学会会长李存修到岱崮镇参加会议,首次来到岱崮的他,一下子就为这里奇特的地貌所吸引。游遍世界各大洲、考察过地球上无数名山大川的李存修,从没见过如此奇特的崮群。群崮林立,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宛如画屏,有的像博士帽,有的像碉堡,有的像笔筒……并且,国内所知的“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山地貌”四大地貌,并不能代表这些崮群的地貌。李存修判断,这应该是中国更加稀奇和不可替代的另一类地形地貌,这种地貌类型在全世界也很少见。这一发现引起了地质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2007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组成课题组,对全国的崮型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深入岱崮山区进行实地考察。2007年8月21日,“中国岱崮地貌”论证会在蒙阴县召开。由全国7位权威地质地貌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崮在我国造型地貌中比较稀缺,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属罕见。岱崮镇方圆十公里内就聚集了30余个崮,具有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的突出特点,是中国崮型地貌最典型的区域,因此,将此类地貌命名为“岱崮地貌”。并认为这种地貌是继“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山地貌”四大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崮”主要是因为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并遭受长期的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剥蚀等多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大多数崮的崮顶以下山体,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越往山麓坡度越和缓,类似展开的裙裾;而峭立的崮顶部分则多呈圆形,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柱子山”。也有的崮外形奇特,似人似物,具有生动逼真的象形石地貌特征。大多数崮的崮顶部分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多在10~100米之间,溶蚀裂隙较为发育,而且在崮顶基部部位大多发育有大小不一的溶洞,有的溶洞贯穿崮顶,形成“透明山”(喀斯特地貌中的“穿洞”)。如果崮顶植被条件好、崮顶本身规模较大,崮基部位常有泉水出露,形成洞泉相依的地貌景观。

蒙阴县有“崮乡”之称。蒙阴旧志曾记载:“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崮曾是沂蒙山区闭塞的象征。然而,作为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崮具有重要的地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随着崮的价值不断被重新发现,“崮乡”将被重新定义。密集耸立的崮群将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成为开发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引领当地产业升级最具潜力的资源。

红色革命圣地

沂蒙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繁衍着古老东夷民族一支优秀的分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纵数八百里、横数八百里的沂蒙山,是哺育和催生中国革命的摇篮,她曾用甘洌的乳汁为战争淬火,用独轮车碾碎精良的美式大炮。这里是英雄辈出的土地,产生了诸多英雄儿女,上演过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和革命故事。

孟良崮景区

“沂蒙山”这个名称明确、响亮地提出来,源于1938年党中央、毛主席对一一五师东进的指示:“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残酷的战略相持阶段,为领导晋、冀、鲁、豫等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相继成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一步步发展壮大。1938年12月,罗荣桓、陈光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部队东进山东,枣庄市的抱犊崮成为一一五师挺进山东腹地的最先立脚点。一一五师入鲁后与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协同配合,经过5次整军,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沂蒙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一支英勇顽强的武装力量。他们凭借天险与敌人浴血奋战,同日寇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蚕食”和大“扫荡”,开创了沂蒙山区抗日斗争新局面,为山东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四大根据地之一、抗日杀敌的坚固堡垒,素有“华东小延安”的美誉。毛主席曾说过:“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抗日武装几乎全部开赴东北,抢占东北战略要地,奠定解放战争的第一块基石。沂蒙山成为华东地区的指挥枢纽,为中央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起到了重要作用。举世闻名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1947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经过4天的激战,全歼国民党第四十七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是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曾经,拥有光荣历史的沂蒙山区与贫穷、落后、封闭紧紧连在一起。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沂蒙大地的时候,这里的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今已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沂蒙山不仅走向富足,而且走向文明。如今,临沂市正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奋力打造“经济大市、商贸强市、宜居城市、文化名市”,沂蒙山用开天辟地的变化,创造着自己新的荣耀与辉煌,也让沂蒙和沂蒙精神名扬海外!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境内,总面积665.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6.8%,是罕见的天然杂木林汇集区,国内少有,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据地方志记载,抱犊崮“昔有王老抱犊耕其上,后仙去”,故得名抱犊崮。 8d924uBWiH60wgvORc2zyr4JPtqhzaEZrYu3GWHEY8sxIAtaV5qhUSRAtVpQcc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