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名山中,唯有崂山是从海边拔地而起的。崂山耸立于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近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齐,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崂山风景区面积446平方千米,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景区。
崂山是岩质硬度最大的花岗岩地质,坚固稳定,极少有地震、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千百年来有“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谚语,历史上曾被称为“牢山”。崂山的主峰称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大陆18000千米海岸线上最高的山。一山镇海,万象归怀。
崂山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胶辽地盾南部,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距今19亿年至5.7亿年,受吕梁运动的影响,形成复背褶皱。燕山运动晚期(距今1亿年左右),有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广泛火山喷发,岩浆缓慢冷却导致地面上升,并由花岗岩侵入形成崂山山脉,逐步构成现在的地形轮廓。距今23000年至15000年的最后一次冰期的海退时期,海平面下降了约130米,那时海岸在东海外陆架,崂山距海有数百公里之遥,成为陆架大平原上的孤立山系之一。从距今15000年前开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陆架大平原。大约在距今6000年时,海水已达到崂山湾、胶州湾、山东半岛一带。自那时起, 崂山就成为我国大陆上海拔最高的海岸山脉了。
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
崂山地貌按高度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下层为花岗岩地貌,多是冰期时期的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以及由于冰后期的流水活动而形成的。崂山地区经历过复杂的内力作用,如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岩脉渗透等;也经历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如古冰川活动、风暴吹蚀、海面变动等。内外营力的长期共同作用,造成了崂山如今雄伟、奇特、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顶、涧、沟、坡、麓、滩、岬并存,构成了崂山丰富的旅游资源。
1982年,崂山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并被林业部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崂山风景名胜区由巨峰、流清、上清、太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登瀛9个风景游览区和沙子口、王哥庄、北宅、夏庄、惜福镇5个风景恢复区及外缘陆海景点3部分组成。近年来,崂山规划开辟了南线、东线、中线三条游览,修建了太清、仰口、华楼三条索道,并开辟了海上游览航线。现在,崂山已成为以观光度假为重点的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
崂山现存的唯一佛寺——华严寺 |
崂山八仙堆沿海岩石地貌 |
崂山北九水景区秋意浓 |
崂山太清宫 |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自春秋时期,崂山就云集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记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秦始皇第二次东巡,汉武帝两次访不其城(今青岛市城阳区,崂山在其辖区),都与访道寻仙的活动密切相关。《汉书》曾记载汉武帝在崂山交门宫祈求神灵。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精于玄学的才子张廉夫来到崂山,收徒讲学,并用两三年的时间,率众弟子相继建起了“三官庵”和“三清殿”,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
唐宋之后,崂山道教发展迅猛,庙宇建筑越来越多。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并拨赐巨款修太清宫,并新建上清宫和“上苑”(今太平宫)。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率领7位弟子来到崂山,宣讲全真教义。后全真七子在崂山各立门派,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各门派,崂山成为一处地面大、庙宇集中的道教丛林基地。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为“国师”并令其“掌管天下道事”以后,崂山道教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并延至明、清两代,长久不衰。极盛时期,崂山有上百处道教庙场,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道士张三丰也曾在此修道。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崂山道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1939~1943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庙宇被炸坏,道士被杀害,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对崂山道教庙宇进行重点维修,召回道士,重修神像,崂山道教才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先后开放了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等庙宇。
在漫长的道教文化发展长河中,崂山吸引了秦始皇、成吉思汗等一代代“天之骄子”,也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和达官贵族,他们为崂山留下了无数诗词歌赋和笔墨刻石。崂山道教继承、完善和发展了我国中医学、养生学、气功、武术、哲学、宗教文化、道教音乐等方面的优秀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