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趵突泉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趵突泉地处有名的“泉城”——济南,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公园建于1956年,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还是中国首批重点公园之一。

七十二名泉之首

济南市有著名的“七十二名泉”,而位于这“七十二名泉”之首的便是趵突泉。趵突泉是古泺水的源头,古时称“泺(luò)”。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记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泉水流出时有落差,因此称“泺”。宋代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趵突泉”的名称。趵突泉水分三股,三窟并发,昼夜喷涌,声如隐雷,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并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十分传神。元代赵孟 写诗赞其“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趵突泉的形成与“泉城”济南的地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济南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受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地势为南部高,北部及西南部低。北面的地形为平原,南面的地形则为山区。这里的平原地下有着十分丰富的岩浆岩,而山区则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在石灰岩中有许多裂隙及洞穴,因此能够存储及运输地下水。地下水顺着岩层的倾斜处,从山地向平原流去,大量的水就流到了处于平原及山地交界处的济南,这也就成了济南泉水的源头。地下水在流到这里的时候,由于受到了岩浆岩的阻挡,再加上岩浆岩的表面有一层不透水的黏土层,因此就不能够顺利地从地面流出来,从而产生了特别大的压力。正是靠着这股压力,地下水便从裂隙里面喷射了出来,到达地面,形成了这举世闻名的“趵突泉”。

那些从地下涌出来的泉水十分清澈洁净,其水质也特别甘洌清甜。趵突泉泉水出露标高原为26.49米,最大涌水量16.2万立方米/日。现在的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泉水的温度也是恒定的,一年四季都处在18℃左右。冬季的时候,泉面上会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人间仙境。趵突泉的背面是“泺源堂”,始建于宋代,清代时又进行了重建。西南面为明代所建的“观澜亭”,亭子前面的水中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趵突泉”三个字,是由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题。池子的东面为“来鹤桥”,桥的南面有一座比较古老的木牌楼,其横额上面留有“洞天福地”、“蓬莱旧迹”等字迹。走到南大门那里,就能看到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的“趵突泉”三个大字,非常有气魄。由此看来,南大门被称为“第一门”,实在是不无道理。

趵突泉的“兄弟泉”

趵突泉周围还有很多名泉,像漱玉泉、金线泉、白龙泉、洗钵泉等。它们都属于趵突泉旁边的泉眼,且与趵突泉一起构成了趵突泉泉群。

这些泉眼中最有名的就是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都有关于此泉的记载。“漱玉”一名由《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杰出词人李清照曾在泉边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作品《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漱玉泉为一个长方形石砌水池,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周围饰有石雕栏杆。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所书。泉南侧为溢水口,由斑驳的自然石叠砌。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为纪念李清照,1959年在池北岸辟建“李清照纪念堂”,周围青松俊秀挺拔,翠竹婀娜多姿,庭院与泉池相映,为漱玉泉增添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水质清澈见底

泺源堂

漱玉泉

泉城济南

金线泉是济南著名的奇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泉池呈长方形,水盛时,泉水从池底两边对涌,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线,漂浮移动,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中,故而得名。宋代,金线不仅白天可以看到,在清明的夜间也显明易见。明清两代,金线尚看得清晰。后来水面缩小,水势减弱,并以石砌池,金线便不常见了。1956年建趵突泉公园时,在金线泉东约20米处的一个石砌雕栏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为“老金线泉”。这泉金线出现的原因和老金线泉相似。

趵突泉附近的名胜古迹也不胜枚举,像著名的泺源堂、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等。泺源堂是一个建筑群,最初的时候叫娥姜祠或娥英祠。这里最早奉祀的就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而在金元之后又曾经供奉过道教新神吕洞宾。历经沧桑,该祠曾一度荒废。到了宋代,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曾巩在齐州任知州时在趵突泉边建造了“泺源堂”。后来尽管经过了很多次的改名,但最后它的名字仍然恢复成了“泺源堂”,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泺源堂的墙壁上面嵌着许多明清以来文人所留下的石刻。其中心学大师王守仁所留下的字迹是十分清晰的。尚志堂则位于趵突泉的东北方向,这里曾是尚志书院的一部分,院子里面有一块奇石,名为“待月峰”,是宋代遗留下来的。此石较为细长,其中有很多空窍,形似各种弯月,故为此名。

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优美典雅的文笔,对趵突泉的美与神奇进行了描绘。北魏的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这样写道:“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而金代诗人元好问则用一句“且向波间看玉塔”来描绘趵突泉的壮观。《历城县志》对趵突泉的描述则更加详细:“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而在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眼中,趵突泉则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

如今,趵突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这一句话也深入游客之心。因此到济南,趵突泉就是必去之地。正是因为趵突泉水的始终如一,趵突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名泉了。 AxvAGfukMasGqpCc5aSmkAfXErqeJPPh8h6xKaJl6B1atAAoC5RO2/wiOSAgnd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