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天人协和,穷极造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的夏曰。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貌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似海,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形成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燦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燦。而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敬畏自然与历史;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用精选的图片表达出诗般的柔美。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中国地理学会
“美丽中国”丛书编委会

台湾省行政区划图

概况

台湾省简称台。地处我国东南海域。其北部临东海,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遥遥相望,东濒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全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等80余个岛屿和海域组成,陆地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22.5万,有汉、高山等民族。省会台北市。

台湾岛原为“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古称夷洲。南宋属福建路。元置彭湖巡检司。明代始称台湾。1624年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统一台湾,改设福建省台湾府;光绪十一年(1885)设台湾省。1895年中日战争后,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被迫割让日本;1945年抗曰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及附属一切岛屿回归祖国怀抱。

地形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面积为3.58万平方千米。周围较大的附属岛有21个,主要分布在东南海面上,其中较大的有兰屿、绿岛(又称火烧岛);东北部的岛屿面积不大,散步较广,以钓鱼岛最大。澎湖列岛共64个岛屿,北侧有澎湖、白沙、渔翁、吉贝屿等44个岛屿,南侧有望安、东吉、七美等20个岛屿。台湾岛多山地丘陵,约占面积的2/3,平原约占1/3。可分为台东山地、台西平原、台中丘陵三大地形区。主要有海岸(台东)、中央、玉山、阿里、雪山等山脉,其中玉山海拔3952米,为本省及我国东部最高峰。有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平原以及台北、台中盆地等。其中台南平原最大,面积4550平方千米。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淡水河等,以浊水溪为最大。湖泊较少,中部的日月潭为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

气候

地跨北回归线,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多风。年平均气温22"C,2月为15"C,7月为28"C。年均降水量2400毫米以上。每年6~10月间,常受南太平洋的强台风侵袭。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以煤、石油、天然气和非金属矿藏较为丰富,主要有硫磺、石棉、石灰石等。金属矿藏储量少,种类也不多,主要有金、银、铜、铁、锰等。

水资源较为丰富,台湾岛有较大河流19条。次要河流32条,普通细流101条。由于受地形影响,一般都流程短、落差大、加之雨量大,多急流险滩,因而水利资源丰富,水利蕴藏量约370多万千瓦/小时。

热能资源丰富。终年无霜,年日照时数约1600~2800小时,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5℃,积温达7500℃以上。3米/秒以上的风速全年约7000~8000小时,平均有效风能密度约(200~300)瓦/平方米。地热资源因地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群与温泉并存。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地区及清水、宜兰土场等地。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热带、温带、寒带诸多植物和动物。现有森林186.4万公顷,木材总蓄积量为3.26亿立方米,主要树种400多种,竹的种类也有20多种,是我国森林宝库之一。珍贵动物主要有黑熊、杜鹿、云豹等。有鸟类300多种,其中以黑长尾雉、兰鹇最为珍贵,还有黄鹂、鸳鸯、喜鹊等。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农业

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是我国自然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省份,素有“粮仓”之称。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麦、红薯,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花生、麻类,是我国水稻、甘蔗主要产区之一。林木种类繁多,有樟树、红松、肖楠、马尾松、峦大杉、台湾杉树、铁杉等。经济林木有油桐、橡胶树、漆树、樟树等。沿海盛产鱼类、虾类、贝类、珊瑚,珊瑚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盐场面积达4000多公顷,年产可达60多万吨。家畜饲养业主要是猪、牛等。

工业

首先从轻纺工业起步,20世纪70年代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是最主要的项目。目前,制造业从竹器编制到钢铁冶炼有20大类,共80多个行业,主要有纺织、电子电器、食品加工、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基本金属、运输工具制造、机械、非金属矿产品制造、造纸等,还有电力、矿业、建筑、印刷等工业。工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西部平原,基本上以台北、台中、高雄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工业区: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中部工业区。

交通

形成了以公路与铁路、海上与空中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特点是密度高、路况好、公路高速化、铁路电气化、航道多、港口进出便利。铁路已形成环岛网,有纵贯铁路、台东铁路、北回铁路、南回铁路等,里程达1400多千米,高速铁路345千米,已建成通车。公路里程约3万佘千米,形成了高速公路、环岛公路、横贯公路、滨海公路为主干线的公路网。有桃园、高雄国际机场和其他民航机场16处。 LxhHPWL+gGY13NXYs5E8dna2mYrL7PULc4UKz1dLpoCayiZFf6RMsdKQ0DSGLg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