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得名于明永乐皇帝御赐,他在这里渡河南下打下江山之后,天津开始了“天津卫”的岁月,忠实地卫护着京城与江山。然而近代的风起云涌,又将天津推上了变革的前沿。这个天子津渡的历史,注定了那么不平凡。
天津简称“津”,依山傍海,水路发达,可谓河海之要冲。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经历了各个历史时代的沧桑变迁。隋朝的南北大运河开通后,漕运大兴,这里也随之渐成规模,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筑城,这也是中国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天津最早曾经叫直沽寨,那时这里只是个小小的航运码头。关于“天津”之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说来自古诗词,有说来自天上星官名,有说来自河名,但流传最广、史料记载最充分的说法是来自明朝永乐皇帝的赐名。
明朝建文帝即位后,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发起了意在夺位的“靖难之役”。从北京到南京路途遥远,经过深思熟虑后,燕王决定利用水路,沿北运河南下。1399年,燕王发兵,“渡直沽,昼夜兼行”,从直沽三岔口渡河,直取沧州,打开了南进的道路,在1402年攻入了当时的明朝首都南京,推翻建文帝,登上了皇帝宝座,年号永乐。
由此可见,三岔河口在永乐帝夺位的征程中,是一个非常顺利的开始,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永乐皇帝对此地大为赞赏,亲赐地名为“天津”。“津”为“渡口”之意,“天津”即为天子曾在此渡河。永乐帝认为天津是自己的福地,过了这个渡口,便是成功通往皇位的大道。
今日的天津仍然保留着天子渡河的旧地,并建立了遗址公园,景观石上刻着“天子津渡”四个大字,讲述着这一段悠悠往事。
依海沿河而建的天津卫,自古就有河槽、海运、芦盐的天然便利优势,它们不但推动了天津商业的发展,也成为这个小城镇人口迅速聚集的重要原因。
早在北宋时期,天津还未得名,海河就已是此地宋辽的界河,虽隔河遥遥相望,但双方人民贸易往来频繁。到金、元两代,凭借“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的地理优势,三岔河口一带形成了天津商业和人口的初期繁荣。明朝永乐帝登基后,将明朝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天津和北京近在咫尺,既面外海,又通内河, 是外地各省通往都城的门户,军事地位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永乐帝为了让心中的福地更好地负担起拱卫京畿的重任,于1404年在天津设卫。“卫”是当时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了三个卫,共驻守明军1.6万多人。现在人们都把天津称作“天津卫”,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既然设立了卫,卫护天子和首都,接下来必然要筑城建池,人口流动往来日益密集,更多的外来人口拥入这个海边小镇,逐渐定居下来,天津的内城集市开始成形,以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卫的设置在清朝得以延续,后来逐渐升级到州、府。清代盐业发展和盐商的崛起更加速了天津的城市化进程。
1860年,天津被开设为通商口岸,掀开了天津城市历史上特殊的一页,既有反抗和斗争,也有学习和交流。先后有西方9个国家在此设过租界,海面上挂着万国旗的商船来来往往,带着西方近代文明在这个古老城市登陆,并迅速进行全面渗透,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如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有朝气的血液。作为首都门户、滨海重镇,天津被推到了时代的前端,一跃成为中国北方向世界开放的窗口,迎受着多元经济、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从之前沉闷的军事要塞,摇身变为五光十色的繁华商埠,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基地。
以军事近代化为开端,天津在铁路、邮政、矿业、教育、司法等方面进行的革新建设,完全走在了近代中国的前列,其思想、技术之新潮,一时无二,风头大劲。同时天津也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洋为中用,迅速传播到整个中国,带动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工业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
经历了近代先进文明的风雨洗礼,又送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正式被设立为直辖市。一直到1958年,中央对省市划分做出调整,天津被并入同在燕赵大地上的河北省,成为河北省的省会,到1967年,又从河北省中脱离而出,再次独立成为中央直属的直辖市。
如今天津是与北京、上海、重庆并列的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全市包括6个市辖区,1个滨海新区,6个环城区,3个市辖县,下属20个乡,120个镇。常住人口已超过1400万, 其中户籍人口超1000万。
天津行政区的职能规划很明确,各有侧重。6个市辖区构成了天津的中心城区,这里曾经是老天津卫文明的发祥地,现在也是整个天津市的文化科技、政治经济中心。滨海新区则是天津新风貌的代表区域,它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承担起了天津通向外界的坚实桥梁。天津的制造业、工业、航运物流业、旅游业在这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曾经的天子福地,又成为近代化的中国城市标杆,天津城市历史中永恒的魅力,代代传承,在不同的时期各领风骚,闪耀着无法磨灭的耀眼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