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那段嬗变不休的浩荡历史

总有一个英雄的故事让人唏嘘感叹,总有一个民族的历史让人刻骨铭心。若把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史如同画卷一般铺展开来,那么藏族定会尽情展现它的阔大与恢宏。千万年的岁月历练,无数次的时代变迁,历代先民们在全世界最高处创造了一段嬗变不休的浩荡历史—至今,这段历史仍在继续。

>>猴子变人的美丽传说

有人说,不了解西藏的神话和传说,就无法真正地理解西藏。沿着历史的脚步向前追溯,在青藏高原的遥远开端有一则“猴子变人”的美丽传说。

据说远古时期,有只由神变成的赤面猕猴被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派往雪域高原去修行。这只猕猴历尽千山万水,来到雅鲁藏布江边的雅砻河谷一处僻静山洞里进行修炼,一住就是许多年。某天,美丽的罗刹女到此游玩看到了赤面猕猴,顿时芳心大动。罗刹女施展浑身解数勾引对方破戒,但都被神猴识破,丝毫不为所动。罗刹女黔驴技穷,索性威胁说:“你不和我成亲,我就去和魔鬼结成夫妻,生下千万子孙,让整个雪域高原成为魔鬼的领地。”神猴左右为难,既不愿破行戒律,又不愿看到魔鬼逞凶,于是它千里迢迢返回南海普陀山去求教师父。观世音菩萨听后,笑着一语道破天机:“这是上天的旨意,快去和罗刹女结亲吧,你们将为那片土地带来吉祥和好运。”

赤面猕猴心里有了主意,返回雪域高原与罗刹女结为夫妻,很快生下了6只小猴。这6只小猴继而又繁衍出500只猴子,庞大的猴群开始大量采食山林果实。茂密的山林不过几年便被扫荡一空,群猴面临着无果而食即将饿死的尴尬窘境,身为首领的赤面猕猴无奈至极,只得再度前往南海求见观世音菩萨。菩萨听明来意后大发慈悲,取来天生五谷种子,挥手撒向泽当附近的一片土地,猴子们从此有了充足的食物,并学会耕种土地培植五谷。渐渐地,它们还学会了说话和行走,变成雪域高原的第一批先民。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虔诚的藏族人民在贡布日神山海拔4060米的山腰上找到一处被称作“西藏第一洞”的猴子洞。这座洞穴高2.5米,宽6.95米,前后深约15米,在距洞口0.96米处有一处形似猴子头形的裂缝,许多藏族人民都认为它就是那只与罗刹女结合的赤面猕猴。在猴子洞附近,也就是现在泽当镇北处有一块田地被称作“萨仁辛”,意即“手刨地”,藏族人民认为这里是当年群猴最初种植五谷的地方,将其奉为西藏地块农田的母亲。

反映“猴子变人”传说的唐卡
“猴子变人”的传说是藏区流传最广的传说之一,古老的经书、唐卡、壁画中都有这个传说的记载。

>>千秋称颂的唐蕃和亲

猴子变人的传说虽然无从考证,却反映了在有人类历史之前,西藏这片土地已出现过原始人类活动。经过日月轮回,晨昏交替,当年先民们的后裔已渐渐繁衍成藏地的主人,他们和来自南亚以及来自中国西部的羌人共同融合,在吐蕃时期形成了今日的藏族。公元前4世纪左右,青藏高原上出现了三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即吐蕃、苏毗和象雄。

象雄起初分布最广,西藏北部到黄河河源都是其势力范围,后来因为吐蕃、苏毗部落的崛起而势力受限,盘踞在阿里地区和克什米尔东部。苏毗是羌人的一支,最初活动于青海和四川,进入西藏后逐渐发展成一个东到昌都、西接象雄、南邻吐蕃的强大部落。吐蕃就是著名的雅砻部落,诞生于藏南谷底,因为它主要由六个部落组成,所以又叫“六牦牛部”。

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砻部落的第一个王出现在西藏历史上,他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王国,本人即成为吐蕃第一代藏王。到了7世纪初,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征服苏毗和象雄,逐步统一了青藏高原,而后迁都逻些(今拉萨),于629年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吐蕃王朝。

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吐蕃王朝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它的领域空前阔大,东至今日甘肃,西至尼泊尔,南至南诏,北至今天的新疆,而中原大唐方才天下初定,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日渐盛起的大唐让松赞干布一半艳羡一半惧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于638年派出求婚使者前往长安求见唐太宗,要求联姻,永保和平。

当时,唐太宗尚未将这个高原王国放在眼里,婉言谢绝了来自吐蕃的求婚。年轻气盛的松赞干布一怒之下挥军攻唐,结果兵败回师。唐朝虽然取得了胜利,却也通过这次战斗领教了吐蕃的厉害。第二年,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并在两年后再次向大唐长安派出了求婚使者。唐朝的回应这次没有让他失望,641年,文成公主辞别唐太宗,踏上和亲之路,吐蕃与唐朝自此展开了长达200多年的“甥舅亲谊”。

松赞干布死后,唐蕃之间时战时和。待到710年,继文成公主之后,唐朝的金城公主入藏,嫁给了吐蕃王赤德祖赞。两代公主和亲不仅为两地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因为带去大批先进技术与能工巧匠,极大促进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21年,唐朝和吐蕃派出使节在京师长安相约盟誓。第二年,双方又在今天的拉萨东郊,重申了双方“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此次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长庆会盟”。

唐蕃会盟碑拓片局部
唐蕃会盟碑为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吐蕃赞普为纪念长庆元年至长庆二年(821~822)唐蕃会盟而建。碑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有盟书及参加会盟人员的姓名、官衔。
步辇图·唐·阎立本
此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图中李世民威严而平和,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张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作者不仅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不同身份、气质、仪态和相互关系,并具有肖像画特征。

>>波澜起伏的朝权更迭

强大的吐蕃王朝在842年因为内讧进入了长达400年的分裂期。此时,佛教流入西藏,并形成多个分支流派,其中的萨迦派风头正劲。而曾经威震四方的中原唐朝渐趋没落,无力抵挡来自草原部落的狂飙铁蹄。当成吉思汗率领着威猛彪悍的蒙古军打造伟大的军事帝国时,这位东方枭雄的目光从未遗漏那片全世界最高的高原。

1206年,成吉思汗兵临青海柴达木,他派人给萨迦派送去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皈依佛法,并希望该派能到蒙古传教。这封书信无疑意在劝降,萨迦派及各大流派深知利害,派出两名代表前往柴达木,向成吉思汗表示了臣服之意。就这样,成吉思汗兵不血刃地收服了西藏,西藏成为蒙古国中央政府直接治理的一个行政区域。

有了强大的军事帝国在背后做支撑,萨迦政权日渐盛起,“萨迦时期”随之到来。1251年,八思巴成为萨迦派领袖,几年之后,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登临帝位,相继册封八思巴为国师、帝师,并将整个西藏封为他的领地。而后不久,元朝政府又四次派兵进入西藏,为萨迦政权铲除了敌对势力。

布达拉宫玉制八思巴像
八思巴,元朝第一代帝师,学者,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藏族政治家、佛学大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

当元朝政府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时,由它扶持的萨迦政权的末日也来临,此时崛起的是另一股高原势力帕竹政权。帕竹本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一支,到了元朝末年,该流派的后裔绛曲坚赞开始崭露头角。萨迦政权感觉到这位后起之秀的威胁,一直视为心腹大患,于是将其从乃东骗到了萨迦,然后成功实施抓捕。沦为阶下囚的绛曲坚赞被押回乃东,全城守将目睹这一惨景无不落泪,绛曲坚赞却严令将士绝不开城,萨迦政权的诡计落空,只得再带着囚犯原路返回。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帕竹大势已去之时,乃东方面却偷偷派出使者,施以重金救出了囚牢里的绛曲坚赞。绛曲坚赞回到乃东后率领旧部,一举摧毁了摇摇欲坠的萨迦政权,并于1354年建立起帕竹政权。帕竹政权在西藏历史上存在了80多年,到了15世纪,该政权因为发生内讧日渐衰落。15世纪末期,崛起的仁蚌家族控制实权,成为帕竹政权的首席执行官。

与此同时,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学习萨迦政权和帕竹政权,纷纷向外寻求中央政府的庇护与支持,格鲁派适时而起。到了1640年前后,明王朝陷入农民起义与清军攻打的双重困境,出自格鲁派的五世达赖时刻关注中原局势,他将目光投向了随时可能长驱入关的清朝军队。

1642年,五世达赖秘密求见清太宗皇太极,与清王朝初步建立了友好关系,甘丹颇章政权开始出现。两年之后,皇太极入关建立大清王朝,逐步统一了全国。顺治皇帝登基后,进一步确立了西藏与清朝的宗主关系,对西藏的治理也更加重视起来:1653年,顺治皇帝敕封五世达赖,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1721年,清朝政府在西藏建立噶伦制度,规定了驻藏大使与达赖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务的体制;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政权;1792年,清朝派出福康安率领大军入藏,反击入侵的廓尔喀军,并攻入廓尔喀境内,迫使侵略者投降议和;1793年,清朝政府就驻藏大臣的职权、达赖与班禅及其他大活佛转世、边界军事防务、对外交涉、财政税收、货币铸造与管理以及寺院的供养和管理等,颁布了著名的29条《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此后100余年,这29条章程确定的基本原则一直是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图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殿堂壁画。画中顺治帝坐在宝座上,五世达赖坐在他的身旁,双手合掌,两人在交谈。

在清朝时期,西藏这片广大地域曾被分作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也第一次有了“西藏”之称。1911年至1912年初,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宣告终结,中华民国政府继续实行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其后又经过了几十年的纷争与战乱,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也在1951年和平解放。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这片历尽沧桑的高原土地从此走向了安定与繁荣。

从猴子变人的传说到唐蕃和亲的壮举;从称雄一时的萨迦政权到后起之秀的帕竹政权;从流派甚多的藏传佛教到四部合一的广大地域,西藏的一部浩荡发展史历经嬗变。那些曾经驻足停留过的朝代英雄如神灵般,经常出现在藏族同胞的口口相传中,仿佛他们从未离开,只是换了种姿态在继续守护着这片高原之地,继续观望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oveZH32pQeSEYLgyUpCUWFJxllcbF6u3cR/LpHESqIILqI3IUG5mtihAn+XwX0BA

远眺纳木那尼峰的朝圣者
在许多藏族人的一生中,都要有几次朝拜神山、圣湖的经历。他们相信那些神秘的高山、湖泊与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朝拜神山、圣湖能够洗清前世的罪恶,求得来生的幸福。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