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典型而独特的地貌奇景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接纳加入。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香港东部,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分为西贡火山岩园区和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这两个园区又各分为四个景区。公园内拥有千奇百怪的地质遗迹、典型的海岸地貌类型及优美的海岛自然风光,尤其是世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地质研究爱好者,同时这里也是香港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基地。

>>西贡火山岩园区

西贡火山岩园区包括粮船湾、瓮缸群岛、果洲群岛和桥咀洲四个景区,主要特色是世界级六边形火山岩柱状节理。园区内的世界级六边形火山岩柱状节理规模大,分布面积广,从粮船湾万宜水库东坝一直蔓延至果洲群岛。这一带出露的柱状节理是酸性流纹质火山岩,属于早白垩世滘西洲火山岩群。这些出露的柱状节理的熔岩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含海域),火山岩柱外形独特,以六边形为主,直径在0.7~2米不等,平均1.2米,无论是柱状节理的规模还是出露范围都实属罕见。

俯瞰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星空下的酸性流纹质火山岩柱状节理

这些六边形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1.4亿年前。当时,正是燕山运动时期,位于我国东南部的浙、闽、粤地区处在强烈隆起之中,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非常活跃。火山爆发,熔岩喷涌而出覆盖地表,形成火山熔岩层,火山熔岩层冷却收缩成岩,形成了六边形柱状节理。火山岩柱状节理多见于玄武岩,但在流纹质火山岩中形成柱状节理则较为罕见,在中国除了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外,仅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临海和福建东北部的福鼎等地有发现,且这些地区火山岩柱状节理的规模和形成地质景观的形貌都远不及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六角形火山岩柱状节理(局部)

粮船湾万宜水库东坝是观赏六边形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奇特景观的最佳位置。这里的火山岩柱大而壮观,棱面奇突,剖面呈S形,向人们展示出岩柱在尚未完全冷却收缩时,受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弯曲的独特形态,堪称火山岩形成过程的活标本。

果洲群岛位于香港东南部,果洲群岛景区也有大规模六边形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但几乎分布在果洲群岛主岛之一的北果洲,而果洲群岛最为著名的是其另一座主岛南果洲的海岸地貌—大型海蚀拱。由于岛上岩石多为火山岩,香港大部分时间吹东风,在没有屏障遮挡的情况下,岛上的岩石无法抵挡千万年海浪的侵蚀,形成嶙峋奇特的海蚀拱。岛上的海蚀拱形态各异,规模不等,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瓮缸群岛景区由横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钟洲的金钟岩组成,这里是观赏、研究典型海蚀地貌的最佳地区。这里岛屿的岩石构造为火山岩柱状节理,六角形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效果由于海岸长期风浪较大且地势险要,岛上悬崖峭壁遍布,更形成许多海蚀穴、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阶地等。高达140米的全港最高海崖就位于瓮缸群岛沙塘口山东南沿岸,瓮缸群岛上更有合称香港四大海蚀拱的火石洲杬挽角洞、横洲角洞、沙塘口洞及吊钟洲的吊钟拱门,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挥到极致。

桥咀洲位于西贡市东南的西贡海,是一个沿南北方向延伸的狭长岛屿,占地1平方千米。桥咀洲有一条天然沙堤连接附近的桥头岛,这种海岸地貌被称为连岛沙洲。这条沙堤长约250米,靠海的两侧为夹杂贝壳碎屑的中细颗粒沙,中央则由砾质粗沙组成。连岛沙洲随潮起潮落时隐时现,为壮观的岩柱地貌添上灵动的一笔。

“黄竹角咀组”泥盆纪沉积岩

>>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

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的四个景区为东平洲、印洲塘、赤门及赤洲—黄竹角咀,主题为不同时期的沉积岩地貌以及地层、古生物和地质构造遗迹。

分布在赤门海峡两岸的泥盆纪沉积岩是香港最古老的沉积岩石,其中北岸的岩石“黄竹角咀组”出露情况尤佳。此处岩石全部由沙岩、粉沙岩、砾岩等碎屑沉积组成,南北两侧的断层均与其他地层接触,厚度超过800米。这些岩层,有的已近于直立,呈现出磅礴壮观的景貌。岩石中的化石包含了泥盆纪早期至晚期完整的沉积序列,这些岩石中蕴含的宝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们可以作为鉴别地层年代及划分地层层序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人们了解香港自然环境的演变历史。

在赤门景区中,马屎洲上出露的岩石是二叠纪形成的,距今有2.5~2.8亿年。这里的岩石出露良好,可观察到断层和褶皱构造,以及岩层变形或错断的复杂形态,是研究地层、岩性、沉积特征和各类地质构造的绝佳场所。

四个景区中风景最美的是印洲塘,这片海岸因有一座外形宛如印台的小岛而得名。这里山光水色、层峦叠嶂、秀丽旖旎的景色宛如世外桃源。因为四周的群山屏障阻挡了海浪的冲击,这里冬暖夏凉且少有暴雨,纵横交错的涓涓细流缓缓流淌,独有一种别样的宁静安详,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总有种并非处在香港的错觉。

印洲塘地貌是1.8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时期,多次火山爆发的产物。火山活动摧毁了原来由沙岩及粉沙岩组成的沉积岩层,熔岩夹杂着火山灰在地表凝固,形成2千米厚的火山岩层,即为现亚桠湾以北至荔枝窝、沙头角一带的粗火山灰晶屑凝灰岩。活跃期过后,在长达2000万年的侵蚀风化期,河流把沙石冲刷至近岸低地,形成厚约500米的沉积岩层,从而形成印洲塘、八仙岭、赤洲一带的砾岩、沙岩、粉沙岩及页岩。

如今这里的静谧景色绝对不会使人想象到是火山爆发的产物,大自然这个造物主送给人类多少令人惊叹的美景啊!

位于新界东赤门海峡东南岸的荔枝庄一带的火山沉积岩层是在早白垩世形成的。这里的岩层主要出露于荔枝庄码头西边海滩,宽度不足200米,岩石类型却相当复杂,包含了凝灰岩、凝灰质的沙岩、粉沙岩、粗粒晶屑凝灰岩、条纹斑杂细粒凝灰岩、流动斑状流纹岩等。这里的岩层层理构造清晰,发育极佳,岩石的褶皱、断层等现象在此都可清晰地观察到,是极佳的地质考察点。

位于香港东北部大鹏湾的东平洲,原名平洲,因其位于本港最东面,加上便于与坪洲区分,故称为东平洲。东平洲长约600米、宽200米,面积为1.1平方千米,形状如一弯美丽的新月,这里有蔚蓝的大海、色彩斑斓的岩石、苍翠的植被、婉转的鸟鸣,展现出一幅远离繁嚣、宁静悠远的别样风景。

东平洲以“三平一奇”著称。“三平”指海平、岛平、石平。东平洲东南方最高峰“鹤岩顶”海拔只有48米,西北方顶峰“欧公山”海拔也仅有37米,整座小岛地势平缓,是名副其实的“平洲”;“一奇”则指东平洲独具特色且有香港“第一名岩”之称的页岩。

东平洲的页岩层理清晰,片聚分明。每一层厚1~5毫米,颗粒较粗的粉砂质页岩和颗粒较细的泥质页岩层层叠叠,纹理清晰。经专家考证,这些岩石约于晚白垩纪到第三纪早期形成,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页岩是香港最后形成的岩石,因此有“香港最年轻的沉积岩”之称。页岩经过长时期沉积,形成了如同千层糕状的形貌,它的颜色斑斓多姿,露头呈现出青紫、褐红、灰炭、墨绿等色彩,相信这与其内部所含钙、铁、镁等不同元素的微粒及风化、海蚀现象有关,特色十分鲜明。 avCSaUzoG+3GjCu5xjBdhfrnU4cFMzM2NeK82wCPpYe34sI34A/92USLAytl8D7h

由于上下两层岩石硬度不同而形成的东平洲龙落水景象,是东平洲的一大特色。
“第一名岩”东平洲页岩
印洲塘秀丽多姿的小岛景色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