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卖什么呢?
15岁的我,“卖萌”显然没有人埋单了。
不知道卖什么,但我知道学习。趁着期终考试等通知书的时间,我对十堰的地摊市场做了一个小小的“考察”,看别人卖什么,怎么卖。事前花时间做考察的习惯,从那时起就一直贯穿于我的创业生涯。
大约花了3天的时间,我对十堰市区的地摊商品做了一个了解,发现生意较好的基本上是两类:一是小吃,卖烤红薯、水煮玉米、爆米花之类的;二是服饰,摆一些服装、饰品、挂饰之类。另外也有一些卖日用品的、卖小玩具的,但生意不太好。
我分析了一下,卖烤红薯之类的小吃,制作烦琐,卖不出去容易变质,显然不适合正在上学的我去做。那么,就只有将目光锁定在服饰上了。卖服装本钱要得多,通过排除法,我决定卖女孩子喜欢的小饰品,手机链啊、发卡啊、手链啊等等。
定下方向后,我重点观察了一些类似的地摊,记下他们销路好的商品、价钱,以及怎么吆喝、如何讲价。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懂,只有通过后天的不停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然而学习并非单停留在课本、书本上。就创业来说,向同行学习就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别人是怎么做的?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可以借鉴?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需要警醒?
我相信:成功与失败,绝大多数都不是偶然的。即使是偶然,其中也包含了必然。善于对同行的生意经进行缜密分析、去芜存精,然后归纳总结、为我所用,是从商者提升自己的捷径之一。看那些头脑灵活创业家,他们总是专心地听别人谈话,观察人、各种买卖和周围环境。这种机敏帮助他们如饥似渴地获得更多有关做生意、赚钱和赢利的知识。
社会学习很重要,学校学习也很重要,这就像飞机的双翼。洗脚上田的工商人士,如浙江万向集团的鲁冠球、贵州“老干妈”陶华碧,都是上个世纪的故事。那是流行“下海”的时代,只需要足够的胆量与矫健的身手,就可以傲立商海潮头。而在21世纪的“创业”时代,只有用知识武装的大脑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天下属于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刘强东(京东网创始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郝鸿峰(酒仙网创始人,毕业于山西大学)这些人。他们张开双翼,以飞行的速度超越他人。
我的目标是做雷军、刘强东、郝鸿峰那样的“知本”创业家。这个时代,留给“洗脚上田”人士的创业空间越来越逼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