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领导重视心与心的互通

领导必须通过别人的工作来达成组织的目标,是一种“个人或少数人对多数人或大多数人产生重大影响的感应”。因为被领导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只能智取而不能力夺,所以心与心的互动,产生有效的感应,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被领导者的心,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效果。能遇还要能合,才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有机会在一起,却不能彼此交心,紧密地合作,便是遇而不能合,不如不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遇合,固然有一拍即合,证明彼此频率相近,确属志同道合的;也有亲身体验之后,才发觉有缘无分,好比一盘散沙,很快就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不能交心的。

一般来说,领导者择人而用与被领导者择主而事的过程,都属于心与心的互动。主要的关键在于:

知心。 了解对方是不是自己所要用的人,或者自己所要追随的明主。换句话说,彼此能够聚合在一起,成为共同努力的伙伴,不但要知人,而且要进一步知心。

交心。 领导者确信“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重视人才。被领导者明白可事之主难遇,珍惜良机。两者互相尊重,遇而且能合,才能够慎重地交心。

连心。 遇合如果出于一时的冲动,势必很快就会分离,两颗心灵不能够连接在一起。若是出自真诚,很快培养出高度的默契,而且愈密切,就愈能连心。

绑心。 心与心连起来,经得起各种严格苛刻的考验,持久不变,称为绑心。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后,心就紧密地绑在一起,至死不渝,可见绑心的可贵。

由知心到绑心,是一种心与心互通的过程(如图1-3)。

图1-3 领导是心与心互通的历程

领导的特性是“无实体性”的,一切以有形的制度和权力为手段的领导,随着历史的演变,都已经愈来愈丧失实用的效能。心与心的互动感应,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无法采用全盘量化来加以衡量(如图1-4)。

图1-4 无心之感更有效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完全是真心相待,不想获得任何回报,不会发生“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的责难。只有给予,不求回报。这种无心之感,令人倍感亲切,反而能引起更多、更大的回应。

然而,基于利害关系的感,称为有心之感。领导者强调成功的可能性,以眩惑一般急于攀附的小人,结果造成遇不能合的残局,终究不是美满的结局。

作为一位领导者,最要紧的,便是谨记“若要改变他人,必先改变自己”的法则,并且深信不疑,坚定实践。要改变自己,必须了解自己,也就是诚实地观察自我、充实自我。领导者的内在充实,不必多求表现,被领导者就会因为领导者内在的光明人格,产生自然而然的信赖感,自愿交心、连心,甚至坚定不移地绑心。

通过看不见的宗庙、祖先、创办人(已故)来领导,是中国人常用的方式。通过祭拜天地祖宗,来巩固领导中心,实在是无形领导的极致。

通过已故的先人来领导现存的活人,对于不服输的中国人,具有难以想象的功效。招揽人才,同时也要防止人才的叛乱,向先人宣誓,总比向活人宣誓效忠,要方便得多,也有效得多。看不见的,有时候力量更大。

努力工作没有用,用心做事才重要。这是稍微具有领导经验的人,便能够体会的道理。要求下属用心,单凭制度不能奏效,必须通过以心感应的历程,从知心、交心、连心到绑心,一步步深入。特别要注意的是无心之感更加有效。领导者必须以赤心待人,不企求获得任何回报,才更容易让下属产生感应,因而用心做事。基于利害关系的有心之感,反而不美满。 fW6jaet92BSmPSvw3dh+oGi2RmflTV+OiCK3TW9o/D9VqmmFAwFS1L4w0+nfg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