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问百年:电影是什么?

从1895年的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首场公映震惊四座开始,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史岁月。在这百余年中,无数的电影从业者、研究者和爱好者,都对一个问题给出了或直接或间接的个性化的答案。有人用笔端,有人用镜头,阐释着他们心中的解答:

“电影,是什么?”

在意大利学者卡努杜看来,电影是填补时间艺术(音乐、诗歌、舞蹈)和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之间鸿沟的“第七艺术”;在德国心理学家明斯特伯格那里,电影是对深度感和运动感的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完型心理学;对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来说,电影是千姿百态的蒙太奇,有平行与垂直,也有主音、谐音和复调;就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创始人格里尔逊而言,电影是一种力量,在把握环境、观察生活和选择现实场景方面有过人的能力,这对于社会、对于教育,都是有极大的用武之地。

关于对“电影是什么”这一电影本体论问题的讨论,最出名的表述当然还属著名的法国电影理论学家,被誉为“二战”后现代电影理论一代宗师的安德烈·巴赞。1958年,巴赞的论文集《电影是什么?》问世,其中第一篇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则成为多年来电影研究的扛鼎之作。

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有这样的观点:究其本质,巴赞认为艺术要解决人类心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和时间抗衡。而摄影的出现,则第一次地通过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的统一,给时间涂上香料,让事物免于腐朽。所以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然而,安德烈·巴赞先生已经过世五十余年,在这五十余年间,世界电影从技术手段、艺术理念、创作技巧到运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不断地探索着和更新着自我的内核和边界,那么,在这些日新月异中,在这些白云苍狗中,这个百年问题,又有了什么样的新的答案呢? V+Q0dVUSSJcr7+fQB/wrRQhVtzSON9SjqGMyaVxqkY+EgsFrrWVrXCGcAMOgPq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