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从边缘走向核心

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928年)

海报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本届奥运会的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阿姆斯特丹1928——第九届奥运会”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奥运会,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人见绢枝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首都和世界第二大港口,当时居民不足50万,交通方便。为了进一步扩大奥林匹克的影响,东道主特意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奥运会期间,高塔一直燃烧着熊熊火焰。火种取自奥林匹亚,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途经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4个国家,最后传到东道主国的奥运会场。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个活动。193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开始,在开幕式上举行这项仪式。因此准确的说法是,燃烧奥林匹克火焰应始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

1925年,年迈体弱、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30年之久的顾拜旦,正式提出了辞呈。他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但是,在某些问题上却出现了失误和差错。如女子参加奥运会问题,在他长时间的任职内,迟迟未能得到正式承认,直到他卸任前一年才最后解决这一悬案,国际奥委会正式同意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始,男女运动员才真正做到了平等参赛。本次参赛的277名女选手中,日本的人见绢枝在800米跑中夺得亚军,是第一个夺得奥运会奖牌的亚洲女性,为表彰她的成绩,日本政府曾为她发行了一枚邮票。

第九届奥运会于5月17日至8月12日举行。本届运动会取消了橄榄球、马术、网球、射击等项目,首次列入了女子田径和女子体操。本届奥运会值得纪念的是,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终于一致同意列入女子田径项目。这是继第三届奥运会列入女子游泳、击剑比赛后,女子体育运动的又一次发展。

女子选手首次被准许参加田径项目,她们可以参加100米、4×100米接力,800米,铁饼和跳高的比赛。由于女子选手也被准许参加体操和田径比赛,因此数量也翻了两倍——2883名运动员女选手有277名。

100米比赛是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个田径赛项目。美国的贝蒂-罗宾逊在决赛中以半米优势获胜,而那只是她出战的第4场比赛。她在4×100米接力中还获得一枚银牌。她成为首位田径赛女冠军。

中为罗宾逊

美国女子田径队在这届奥运会上以绝对的优势夺得6个项目中的5枚金牌。队中一位名叫迪德里克森的选手尽管仅有18岁,却早已在运动场上闻名遐迩了,她曾多次荣获美国冠军和世界冠军,还是一名杰出的高尔夫球选手。迪德里克森能跑、能投、能跳。在本届奥运会的田径赛中,她以特有的跑技和投技,夺取了80米栏和标枪两项冠军,创造了这两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在她与队友希利角逐跳高的比赛中,两人互不相让,同以1.657米的成绩创女子跳高纪录,但裁判却判迪德里克森技术犯规,成绩被宣布无效。后来迪德里克森提出抗议,才改判她获银牌。这对好友为了她们之间的友谊,把奖牌各切割成两半,焊成了半金半银各一块。她们的这一举动,使我们看到了比金牌还要宝贵的东西。

女子800米参赛选手起跑瞬间

女子个人花剑比赛现场

1928年8月2日,天空阴雨,跑道泥泞。但这并未影响女运动员们的斗志,在女子800米跑比赛中,前三名运动员都跑出了当时世界最好成绩。可是因这些选手平时训练不够,加上天气不佳,一个个跑得气喘吁吁,到达终点后前六名运动员全部摔倒在地。一时舆论哗然,本来就反对将女子田径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人士认为800米跑超过了女子体能的极限,迫使国际田联作出决定取消了这个项目,直到32年后的1960年罗马奥运会才再度恢复,这对女子中长跑运动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00米

冠军:伊丽莎白·罗宾逊(1911—1999年),后被称为伊丽莎白·施瓦兹,美国田径运动员,赢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0米的首枚金牌。她首次参加100米短跑比赛时年仅十六岁,第二次参赛就平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尽管该比赛成绩没有被承认,但是她的天赋却被大家认可。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女子100米决赛中,她第一个冲过终点,平了世界纪录。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获得银牌。

而正值她事业高峰之时,不幸却降临在这位优秀运动员的身上。1931年伊丽莎白遭遇了空难。在空难中她严重受伤,所幸的是经过悉心治疗,身体逐渐恢复。但由于此次意外,使她错过了1932年在本国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

在1936年的夏季奥运会中,伊丽莎白重返赛场。由于膝关节的伤病,她无法按规定动作做出100米起跑的姿势。但在接力比赛中,她凭借坚强的意志以及和队友的出色配合,战胜了强敌德国队,获得了自己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芬尼·罗森费尔德(左二)在奥运会比赛中

柏林奥运会后,伊丽莎白正式退役,后作为体育官员继续为田径事业作出贡献。

亚军:芬尼·罗森费尔德(1905—1969年),加拿大运动员,在1928年举行的第九届夏季奥运会中夺得女子4×100米接力的金牌、女子100米银牌。她被称为“半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女运动员”,同时也是篮球、曲棍球、垒球、网球明星。

季军:埃塞尔·史密斯(1907—1979年),加拿大著名的赛跑选手,以1928年获得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女子100米铜牌和女子4×100米接力的金牌而为人所知。

800米

冠军:丽娜·瑞德克(1903—1983年),德国田径选手,第一位女子800米奥运会冠军。在丽娜参加田径比赛的时代,很多人不能接受女人参赛,甚至包括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顾拜旦。他们认为女人无法承受田径比赛本身所具有的激烈性。

丽娜在丈夫兼教练乔治的帮助下,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女性体育运动先驱之一。那时女子体育比赛开展的并不多,但是丽娜却多次赢得了地区和国家比赛的金牌。

起初,丽娜进行的是女子1000米项目的训练,后来她转向女子800米比赛,而该项目是1928年奥运会新设立的比赛项目。丽娜事业的高峰是在1928年奥运会中获得女子800米冠军,比赛中她创造的世界纪录直到1944年才被打破。

然而,国际奥委会对那些与丽娜一起参加比赛的其他女性运动员在比赛后出现的疲惫状态感到不满,并决定在奥运会取消该项目,直到1960年该项目才又一次出现在奥运会中。丽娜在参加1934年世界女子运动会后退役。

亚军:人见娟枝(1907—1931年),日本田径运动员,第一位获得奥运奖牌的日本女性运动员,同时是1920年至1930年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季军:Inga K.Gentzel(1908—1991年),瑞典女子田径800米运动员,在第九届夏季奥运会中获得该项目铜牌。

跳高

冠军:埃塞尔·凯瑟伍德(1908—1987年),加拿大田径运动员。

凯瑟伍德在萨斯喀彻温省萨斯卡通度过童年时光,精通棒球、篮球和田径等体育项目。1926年在萨斯卡通田径锦标赛中平了加拿大跳高纪录。同年5月1日,她打破了由英国人创造的跳高世界纪录。1928年,她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而该届第一次设立女子田径项目。她创造了1.59米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在比赛期间,公众关注于她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昵称她“萨斯卡通小百合”。《纽约时报》的通讯记者称其为该届奥运会中“最美丽的女子运动员”。更为重要的是,她为国家夺得了第一块奥运会女子跳高金牌,也是加拿大在奥运会女子田径项目中获得的唯一一块个人项目的金牌。

奥运会后,电影公司有意与她签约,被她拒绝,退役后投身商界,并定居加利福尼亚。1955年入选加拿大运动名人纪念馆。

亚军:莉恩·格斯夫(1910—1993年),荷兰田径运动员,多次参加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跳高比赛。

她的运动天赋是1926年参加学校比赛时被发现的,那时她能比其他同学跳高30厘米。仅两年后,她就创造了荷兰跳高纪录1.465米,尽管这个成绩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但是在1928年7月3日的布鲁塞尔,她跳出了1.582米的好成绩。或许连莉恩自己对自己的成绩也感到惊讶,其原因是布鲁塞尔的工作人员在未告知她本人的情况下,将跳杆一次提高了8厘米,而标准是2厘米。

同年,莉恩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夏季奥运会,以1.56米的成绩获得银牌,成为第一位赢得奥运奖牌的荷兰女性运动员。1929年她跳出了1.608米的好成绩,1932年她以1.623米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1930年世界女子田径运动会中,莉恩在最后关头与德国选手争夺金牌时,意外拉伤了肌肉,以1.57米的成绩屈居第二。当德国选手为这意外的胜利欢呼时,布拉格现场的25000观众愤怒了,在颁奖时拒绝为德国选手鼓掌祝贺,而把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献给了这位“银牌”得主。

季军:米尔德里德·维莉(1901—2000年),美国田径运动员,主要参加跳高项目的比赛。在1928年举行的夏季奥运会跳高比赛中获得铜牌。

铁饼

冠军:哈莉娜·科诺帕卡(1900—1989年),波兰著名的田径运动员,赢得1928年夏季奥运会掷铁饼项目冠军,成为第一位波兰奥运会冠军。退役后,转行成为作家,二战后定居美国。

亚军:莉莲·库伯兰德(1904—1964年),美国田径运动员,擅长投掷项目。最擅长投掷铅球的莉莲在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锦标赛中五次获得该项目的冠军。此外在1926年和1927年她赢得了该赛的铁饼项目冠军,1926年和1931年赢得标枪项目的冠军。

1928年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田径项目。库伯兰德仅参加了铁饼比赛,因为那时标枪和铅球并未列入该赛比赛项目。比赛中,她负于波兰选手,为美国赢得了一枚银牌。1931年她进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律系学习,逐渐淡出体育圈。1932年库伯兰德参加了铁饼项目国家训练队,在1932年奥运会比赛中,凭借最后一掷赢得了冠军。奥运会后退役。

季军:鲁斯·斯韦德贝里(1903—2002年),瑞典掷铁饼项目运动员,在第九届夏季奥运会中获得该项目铜牌。

体操

该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第一次设立女子项目——女子团体全能赛,冠军由荷兰队夺得,意大利和英国分获第二名和第三名。

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1932年)

海报

会徽

女子400米自由泳的前三名

洛杉矶,1846年归属美国,位于加利福尼亚南部太平洋海岸,是一个港口城市,有“天使之城”之称。经国际奥委会罗马会议决定,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届奥运会首次在两个多星期内进行,使会期开始走向规范化。

大会于1932年7月30日在纪念体育场开幕。本届参赛国家共37个,首次参加的有中国和哥伦比亚。运动员共1048人,其中女子127人。由于1932年奥运会是在大萧条中期以及相对遥远的洛杉矶举行,因此参与的人数仅有1928年的一半。不过竞技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有18项世界纪录或被打破或被追平。观众人数也创造了纪录,有10万人参加了开幕式。1900年至1928年,没有一届夏季奥运会短于79天。本届奥运会则首次在16天内完成,自那以后奥运会举行的持续时间必须保持在15至18天以内。男选手首次住在单独的奥运村(女选手则被安排在临近赛场的豪华旅店内)。在颁奖仪式上,奖牌获得者站在领奖台上,还会升金牌得主所在国家的国旗,奏其国家的国歌。自此以后每项比赛的颁奖仪式都立即举行,而不是在全部项目结束后集体进行。在田径比赛中,正式引入了自动计时系统,同时还设立了终点影像照相机。

女子80米栏获奖者在领奖台上

女子80米栏比赛结束瞬间,美国选手获得冠军

该届奥运会并没有增设女子大项目,但在各小项目上有所变动。上届奥运会中设立的女子100米、800米、4×100米,跳高和铁饼仍然是该届比赛项目,增设女子标枪比赛和女子80米栏项目。该届体操比赛仅设立男子项目。其他大项目如击剑、跳水、游泳下设的女子项目相对稳定。

女子自由泳4×100米接力赛冠军选手在签名

女性运动员的表现不俗。美国田径选手“宝贝儿”迪德里克森赢得了标枪和80米栏的冠军,在跳高项目上也获得第二。她甚至还能在铁饼、接力和跳远项目上夺得更多奖牌,但女子选手在田径项目上只能参加3个个人项目。所以,她获得了5个女子田径项目的参赛资格,但只被允许参加了3个项目。结果她获得了标枪的冠军,还在跳高和80米栏比赛中创造了世界纪录。

美国游泳选手海伦尼-马迪逊轻松地赢得了100米自由泳的冠军。4天后她又助美国队锁定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的金牌,并将世界纪录提高了9.5秒。第二天,她又与队员勒诺-凯特在400米比赛中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结果马迪逊率先触壁赢得了个人的第三枚金牌。

公平竞赛的精神也充分得到体现,英国的朱迪-吉内斯在击剑项目中本有希望夺魁,但吉内斯向裁判员指出,奥地利的普赖斯曾有两次刺中她,但并未被记录下来。这样,普赖斯最终成为了胜者。

女子80米栏

冠军:蓓蓓·迪德里克森(美国)

美国选手获得标枪比赛的金牌

亚军:伊芙琳·霍尔(1909—1993年),美国女子80米栏运动员,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该项目银牌。

季军:马乔里·克拉克(1909年生),南非女子80米栏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该项目铜牌。

标枪

冠军:蓓蓓·扎哈瑞亚斯(1911—1956年),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还擅长高尔夫球和篮球。

亚军:爱伦·布劳米勒(1910—1991年),德国田径运动员,主攻女子标枪项目。在1932年奥运会上获得该项目的银牌。

季军:奥特丽·弗莱彻(1911—2005年),德国田径选手,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中获得女子标枪项目的铜牌,女子铅球项目第四名。四年后的1936年,弗莱彻在本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女子标枪比赛中获得金牌。

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1936年)

海报

本届奥运会前的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点燃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送情况如下:7月20日-25日于希腊境内,全程1108公里;7月25日-26日于保加利亚境内,全程238公里,7月26日-28日于南斯拉夫境内,全程575公里;7月28日-29日于匈牙利境内,全程386公里,7月29日-30日于奥地利境内,全程219公里;7月30日-31日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全程282公里;7月30日-31日11时45分火炬抵达东道国,又传送了267公里,于8月1日零时35分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187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331人。8月2日火种再由帆船运送到帆船比赛地点基尔港,3日下午燃起。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炬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

火炬

会徽

柏林是欧洲名城和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之一,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希特勒梦想称霸世界的大本营。第十一届奥运会于1936年8月1日至16日在这里召开。共有49个奥委会成员国和地区,3963名运动员(331名女选手,3632名男选手)参加19个大项129个小项的竞赛。女选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本届奥运会还首次通过电视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报道。25个大屏幕被架设在柏林各处,允许当地人免费观看比赛。篮球、独木舟和手球都首次亮相奥运会,与此同时马球则是最后一次在奥运会中露面。美国13岁的格斯特林在3米跳板项目赢得金牌,她保持着夏季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女子金牌获得者的纪录。年仅12岁的丹麦选手因格-索伦森在200米蛙泳比赛中夺得铜牌,她也是迄今这个项目上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

中国派出了由总领队王正廷,总教练马约翰组成的100多人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名(女子2人),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另外还派了一个武术表演队和一个体育考察团。但是运动员却未经挑选和训练。

女子100米自由泳结束瞬间

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使纳粹德国捞到一大笔政治资本。希特勒及其党羽趁机制造了德国繁荣昌盛、热爱和平的假象。但强烈的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气氛,使许多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人们感到不安。果然,三年之后,纳粹德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的体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决定在柏林举办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犯下的一个历史性错误。二十年之后的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60周年的时候,当年亲赴柏林考察的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先生,却也不得不检查了1934年所犯的这个错误,承认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喧嚣气氛笼罩了本届奥运会,产生了可悲的后果。

1936年8月10日,女子1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

捷克斯洛伐克选手在艺术体操女子团体比赛中

(第十二、十三届奥运会因战争停办)

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1948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1945年二战结束了,是年10月,英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于伦敦举行第十四届奥运会。当时战火刚刚熄灭,各国正忙于战后工作,申请主办的仅伦敦一家。英国轻易地获得了主办权。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

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才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二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它毁掉了奥运会,也扼杀了世界体育的发展。

第十四届奥运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继法国巴黎之后伦敦成为第二个两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虽来不及派训练有素的选手参赛,但纷纷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达59个,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运动员共4099人,其中女子385人,也是以往历届所不及的。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10人)、足球(18人)、田径(3人)、游泳(1人)、自行车(1人)共5个项目的比赛,未能取得名次。德国、日本因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被剥夺了参赛资格。本届奥运会项目与上届基本相同,只取消了手球和首次列入的女子皮艇。本届比赛的成绩普遍不好,总共只破了4项世界纪录,射击、游泳各1项,举重2项,而田径这样一个开展普及、单项众多的项目,却1项世界纪录也未破,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成绩水平低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优秀运动员,有的年岁大了,有的已在战争中死去,而年轻的选手尚未成熟;另一个原因,是战争使整个世界大伤元气,对体育事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本届奥运会仍出现了一些值得一书的人物。有“飞行荷兰人”之称的荷兰女选手布兰克尔斯-科恩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弗兰西娜·布兰克尔斯-科恩,昵称范尼,原名弗兰西娜·科恩,婚后改名。12年前她参加柏林奥运会时,还只是年仅18岁、闺中待嫁的少女,而这次已是年过三十,双儿绕膝的中年妇女了。在柏林奥运会上,她成绩平平,仅获跳高第六,4×100米接力赛第五。但是柏林奥运会后,这位田径史上的多面手,在100米跑、80米栏、跳高、跳远等项目中都先后创造过世界纪录。因当时战火纷飞,奥运会停办,她无缘与世界强手争雄。

荷兰田径选手科恩

这次,她虽然华年已过,但是壮心不已。她报名参加了4个项目,8月2日100米赛中,她第一个到达终点,成绩是11秒9,比最接近她的对手快了0.3秒。裁判形容她疾跑如飞,“荷兰女飞人”的美称就是这样获得的。但是,100米轻易取胜,并未能减轻即将到来的80米栏赛对她的压力。她心神非常不安。她的主要对手英国的莫雷恩·加德纳,虽然最好成绩比她还差0.2秒,但其年纪要比她几乎年轻10岁,又占有东道主之利,前途真难以预卜。在起跑线上,她由于思想紧张,脑子里一直在考虑如何战胜加德纳,以致连发令枪声也没听到,直到对手跑出1米远后才奋起直追。跨第五栏时她终于赶上了加德纳,两人同时到达终点,成绩都是11秒2。冠军谁属,只好等待裁判裁决。突然乐队奏起了英国国歌,她感到浑身无力。夺冠已经无望了。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加德纳跑来向她祝贺。一场虚惊过后,才知原来乐曲是为了欢迎英女王莅临而演奏的。在200米赛中,她较轻松地获得了冠军。最后1项4×100米接力赛,她跑第四棒,又为荷兰队夺得冠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届奥运会上她总共获得4枚金牌,成为与柏林奥运会上欧文斯齐名的人。

在游泳比赛中,丹麦女子游泳选手格雷塔·安德森获得了1枚金牌和1枚银牌。但她闻名于世,不得力于这次比赛,而是她后来的生活经历和成就。伦敦奥运会后,她患了严重的关节炎,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可是她以顽强的意志终于战胜了病魔,重新站了起来。1957、1958年她两次成功地游渡英吉利海峡。1958年,她又从卡塔林岛游往文森特角,全程33.8公里,只用了10小时。在游到文森特角后,格雷塔只在水中休息了17分钟又往回游,总共花了15小时36分钟,这一举动轰动了世界。

在1936年夺冠的两位选手时隔12年后成功卫冕,她们是参加女子花剑项目的匈牙利选手埃莱克和参加加拿大式双人1000米赛艇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博尔扎克。

本届奥运会第一次设立了女子皮划艇比赛,田径项目增设了女子田径200米、跳远和铅球。

女子单人500米皮划艇项目

冠军:科荣·霍夫(丹麦)

亚军:阿莉达·安科-多德(荷兰)

弗朗席娜·布兰克斯-科恩

季军:弗雷德瑞克·斯彻温格(奥地利)

女子田径200米

冠军:弗朗席娜·布兰克斯-科恩(1918年—2004年),荷兰田径运动员,因在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夺得女子200米、女子100米、女子80米跨栏、女子4×100米接力四枚金牌而闻名。而此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当时社会并不尊重女性运动员,一些人戏称她为“飞速的家庭主妇”,而她却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除了在奥运会获得四枚金牌以外,科恩5次获得欧洲锦标赛的冠军、58次获得荷兰锦标赛的冠军,共创造了12个世界纪录。1955年科恩退役,后担任荷兰女子田径队负责人。1999年,国际田径运动联合会授予她“本世纪优秀女性运动员”称号。

亚军:奥德丽·威廉森(1926年生),英国200米短跑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获得该项目的银牌。

季军:奥德丽·派特森(1926—1996年),后改名为奥德丽·泰勒,美国短跑运动员。奥德丽在1948年奥运会200米短跑项目获得铜牌,是美国黑人女运动员在奥运会摘取奖牌的第一人。1949年她被业余田径联合会授予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婚后定居在圣地亚哥,开办了田径俱乐部,共培养了超过5000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跳远

冠军:奥尔加·基亚马提(1924年生),匈牙利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冠军。

亚军:No mi Simonetto de Portela(1926年生),阿根廷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亚军。

季军:安-布瑞特·雷曼(1922年生),瑞典跳远运动员,参加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获得该项目铜牌。

铅球

冠军:麦克丽娜·奥斯黛米耶(1922—2001年),法国田径运动员、钢琴家。她生于法国,童年在突尼西亚度过,在那里她开始学习钢琴,由于刻苦努力加之极高的天赋,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派回法国专门学习钢琴。二战爆发后,她回到突尼西亚,开始参加篮球和田径比赛。

战后,她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开始参加多个项目的比赛,赢得了法国锦标赛投掷、跳高、跳远和赛跑等项目的金牌。在此期间,她还坚持钢琴练习,多次赢得钢琴比赛第一名。

1948年伦敦夏季奥运会是奥斯黛米耶运动事业的顶峰,她在女子标枪和铅球比赛中获得金牌,获得女子跳高的铜牌。虽然没有像荷兰选手弗朗席娜·布兰克斯-科恩那样在一届奥运会中获得四块金牌,但在此届比赛中奥斯黛米耶仍然绽放出夺目光彩。

亚军:艾米利亚·皮西尼尼(1917—1979年),意大利田径运动员。在1948年夏季奥运会中获得女子铅球项目的亚军。此前她在1946年欧洲锦标赛中获得此项目的铜牌和跳远项目的第四名。

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1952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伦敦奥运会前一年,即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世界一些城市对主办奥运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第十四届奥运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照的是,第十五届则有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雅典、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桑、费城、斯德哥尔摩、芝加哥9个城市同时提出了申请。通过投票表决,赫尔辛基赢得主办权。

芬兰这个国家虽然人口不多,幅员不大,但体育运动相当普及,在冬、夏奥运会都取得过优异成绩。1952年的夏季奥运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有来自69个国家的492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包括518位女性运动员。

本届奥运会可说是大面积丰收的一次运动会。以破世界纪录为例,举重有5项,射击有2项,游泳有1项。田径更是突出,男子全部24个项目有21项打破或平奥运会纪录。其中三级跳远、链球、十项全能和4×100米接力均为世界新纪录;女子9个项目,有8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其中200米跑、80米栏、铅球和4×100米接力创世界纪录。有的项目是一破再破,如女子铅球,破奥运会纪录的为21次,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本届奥运会上,女运动员的表现十分出色。丹娜·扎托皮科娃荣登女子标枪冠军台。她是田坛长跑骁将、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扎托皮克的妻子。7月24日这天她的丈夫也获得了5000米赛冠军,夫妻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双双在同一天获得奥运会金牌,成为体坛一段佳话。

澳大利亚在这次女子田径赛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三夺短跑和跨栏金牌,玛·杰克逊在100米、200米赛中两次获冠,并以23″6、23″4平、破200米世界纪录,她的队友希德拉·亨蒂-斯特里克兰也在80米栏比赛中以10″9的成绩创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四年后这位选手再次在该比赛中夺魁。

首次出战的苏联女子选手出手不凡,共获2枚金牌。7月20日,尼娜·罗玛什科娃在铁饼赛中取胜,成为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冠军。罗玛什科娃曾8次获苏联冠军。但是4年后她在墨尔本奥运会上失利,只得了铜牌。可庆幸的是,在又一个4年过去后的罗马奥运会上,她又再次夺回了金牌。获得另一项桂冠的苏联女选手加琳·济宾娜,也是50年代的著名运动员。7月26日,她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将铅球推出了15.28米,创造了她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此后多年,她一直保持着在这一项目上的优势,并8次刷新世界纪录。1956年奥运会前夕,她还以16.76米的成绩最后一次创造了世界纪录。

男女游泳全部11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这次全被刷新。女子比赛的结果使人惊异。美国1枚金牌未得,而上届毫无名气的匈牙利队,夺得了金牌中的4枚,并在4×100米自由泳中创造了4′24″4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本届游泳赛创造的唯一一个世界纪录。

男女跳水的全部金牌,仍为美国夺取,帕·麦考密克重复了上届维·德弗雷斯的成就,成为女子板、台双料跳水冠军。

在击剑台上,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匈牙利选手。她就是伊·埃列克。12年前她曾在柏林奥运会上夺冠,现在虽然已是中年妇女,但是剑锋未老,这次又夺金牌,埃列克驰骋剑坛二十余年,在世界、欧洲赛中多次取胜。1952年,她已年近四十,仍夺得奥运会亚军。

在马术表演中,丹麦的哈特尔成为了首位允许与男子一起竞逐的女选手之一,尽管她由于小儿麻痹症使得膝盖以下没有知觉,必须依靠人们帮助才能上马下马。哈特尔最终赢得了一枚银牌。

本届男女体操,有49个国家19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不乏世界冠军或奥运会冠军。男女15个项目,苏联夺得了包括男女团体和个人全能在内9枚金牌。女子成绩突出的是苏联的玛·季诺科夫萨娃,获金牌2枚,银牌5枚,是本届获奖牌最多的选手。

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苏联女子体操选手们,她们轻松地赢得了团体赛冠军,从此开始了苏联在这个项目上长达40年之久的统治地位,直到国家分裂。

体操

女子体操新增个人全能、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鞍马项目。

女子个人全能

季诺科夫萨娃

冠军:玛莉娅·季诺科夫萨娃(1921—2001年),乌克兰(前苏联)体操运动员,她在1952年夏季奥运会获得七枚奖牌,是在同一届奥运会中获得奖牌最多的女运动员。

季诺科夫萨娃在平衡木比赛中为苏联赢得了第一枚金牌。虽然她来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前已经是两届全国锦标赛的冠军,但苏联体操队此前从未参加过世界性的锦标赛,而这也是苏联首次参加奥运会。季诺科夫萨娃在此届奥运会中是女子团体夺冠的主力队员,女子全能冠军,获得女子鞍马、平衡木、高低杠、自由体操和团体轻器械的银牌。

1954年季诺科夫萨娃再次作为主力队员为苏联赢得了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赛后退役转做法官,1990年移居以色列。

亚军:妮娜·布查诺娃(1924年生),乌克兰体操运动员,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中赢得五枚体操奖牌,分别为女子团体金牌、平衡木金牌,个人全能、鞍马和团体轻器械的银牌。1954年,30岁的布查诺娃参加了世界体操锦标赛赢得了团体比赛的金牌。赛后,布查诺娃退役。2000年后,布查诺娃仍然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出席各类会议,并成为乌克兰第一位2004雅典奥运会火炬手。

季军:玛格特·科荣迪(匈牙利)

鞍马

冠军::Ekaterina Kalinchuk(前苏联)

亚军:玛莉娅·季诺科夫萨娃(前苏联)

季军:加里娅·米奈彻娃(前苏联)

高低杠

冠军:玛格特·科荣迪(匈牙利)

亚军:玛莉娅·季诺科夫萨娃(前苏联)

季军:gnès Keleti(匈牙利)

平衡木

冠军:妮娜·布查诺娃(见女子个人全能银牌)

亚军:玛莉娅·季诺科夫萨娃(前苏联)

季军:玛格特·科荣迪(匈牙利)

自由体操

冠军:gnès Keleti(匈牙利)

亚军:玛莉娅·季诺科夫萨娃(前苏联)

季军:玛格特·科荣迪(匈牙利)

为期两周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于1952年8月3日正式闭幕。大会期间,虽然天气不佳,不时遭到寒风和大雨的袭击,但仍然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运动会。赫尔辛基奥运会揭开了奥林匹克新的篇章,进入了美、苏两个体育强国抗衡的时代。

高低杠冠军、匈牙利体操选手科龙迪

女子100米颁奖

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1956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第十六届奥运会于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举行。墨尔本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大城市,1901-1927年曾是澳联邦首都。该市位于菲利普湾港的亚拉河口,是一个港口城市和海滨游览胜地。

申请主办这届奥运会的共有10个城市,除墨尔本外,其余的属于美洲。它们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以及美国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费城、芝加哥9个城市。194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决定由墨尔本主办,使大洋洲继欧、美洲之后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会期原定在1956年2月,后改在11月底至12月。按照澳大利亚法律,牲口入境后必须经过6个月的隔离检疫。国际奥委会决定将马术比赛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本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史上唯一分在两个洲举办的奥运会。

墨尔本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共67个,运动员3184人,其中女运动员371人。本届奥运会(包括斯德哥尔摩)首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肯尼亚、柬埔寨(只参加了马术比赛)、利比里亚、马来西亚、乌干达、斐济、埃塞俄比亚。1956年民主德国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会员国,两个德国经过协商,组成了德国队参赛。中国奥委会没有派队参加。中国台湾派出21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田径、举重、射击、篮球、拳击项目的比赛。东、西德奥委会组成德国联队参赛。埃及、西班牙、荷兰、瑞士均仅参加了斯德哥尔摩的马术比赛。斯德哥尔摩马术比赛于6月11-17日举行,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运动员158人,其中女运动员13人。

本届奥运会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88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比赛,共创28项奥运会纪录,其中5项世界纪录。有“白人欧文斯”之称的美国男子短跑明星罗伯特·莫罗是这次成绩突出的人物,他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共获3枚金牌,且成绩出色。澳大利亚的亚贝·卡思伯特在女子田径赛中的成绩与莫罗同样出色。有趣的是,她和莫罗同样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赛,同样跑的是最后一棒,同样于12月1日获得第三枚金牌。

美国跳水选手帕·麦考密克再次获跳板、跳台跳水两项冠军,是奥运会史上两届包揽板、台跳水金牌的唯一女运动员。

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仍为17个大项。单项中蝶泳首次从蛙泳中分出。瑞典获得马术比赛3枚金牌。苏联的V.丘卡林和V.穆拉托夫在体操比赛中各3次取胜。本届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是匈牙利A.凯莱蒂和苏联L.拉特尼娜两位女子体操选手,各得4项第一。L.拉特尼娜成为继芬兰P.努尔米之后的第二位获9枚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而她的金、银、铜牌总数(18枚),为迄今奥运会之最。

三料冠军——卡思伯特

本届奥运会,卡思伯特赢得了100米和200米个人田径短跑比赛的冠军,以及一块4×100米接力的金牌。十八岁的她立即被澳大利亚的父老们赞誉为民族英雄,并且被戏称为“金牌姑娘”。此后的1960年的一次赛事中,她在刚刚参加完一场比赛后就因肌肉拉伤被迫退出了比赛。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她重整旗鼓取得了400米短跑的冠军,赛后,她笑称这是她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场比赛。卡思伯特是奥运会田径场上唯一的100米、200米、400米短跑的三料冠军。1956至1964的八年间,她十八次打破或持平了包括60米、100码、200码、400米,以及4×100接力在内的七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79年,卡思伯特被诊断患有综合硬化症。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卡思伯特坐着轮椅出席,并且成为几位奥运火炬手之一。

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1960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罗马曾于1908年获得第四届奥运会的主办权。但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和经济等原因,意大利政府不得不放弃主办权。在沉默了近半个世纪以后,罗马再次提出举办奥运会的申请,在13个申请举办城市的竞争中,过关斩将,最终赢得了主办权。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是一座已有2700年悠久历史的世界名城。又因为它是天主教的中心,所以人们也称它是世界7亿多天主教徒的精神首都。罗马城徽图案奇特,为一只母狼哺乳两个婴儿,据《罗马史诗》记载,罗马人始祖伊尼德的后代、传说中的罗马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就是被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第十七届奥运会的标志就是罗马城徽。罗马还是古老的世界体育名城,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也称斗兽场就座落于此。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以征服者的姿态,强行将175届古奥运会从奥林匹亚移到罗马,两千多年后的公元1960年,奥林匹克圣火又再次在这个古城燃起,但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于1960年8月25日下午在罗马奥林匹克运动场正式举行。由于代表团人数过多,按规定时间无法全部入场,因此,代表团中的一部分人只能坐在观众席上,不能参加入场式。代表团不能全体人员参加开幕式,这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此次应邀参赛的有84个国家和地区,共5348名运动员,其中女子610人。首次参加的有摩洛哥、苏丹、突尼斯和圣马力诺。特立尼达和牙买加组成了西印度联队,埃及和叙利亚组成了阿联队,两个德国仍以德国联队名义参加。中国台湾派出了4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拳击、射击7个项目的比赛。

在本届奥运会上,20岁的美国田径选手鲁道尔费,成为了在一届奥运会上夺得三枚金牌的田径女选手,三枚金牌分别来自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

鲁道尔费(1960)

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1964年)

海报

火炬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日本是亚洲参加奥运会最早的国家,日本东京曾被选为1940年第十二届奥运会会址。但因日本军国主义坚持对外扩张,谋求霸权,致使这届奥运会流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度被国际奥委会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50年代东京曾提出申请,希望举办第十七届奥运会。但罗马已捷足先登,使东京的愿望落空。以后东京总结了经验教训,再次提出申请,终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奥地利的维也纳、美国的底特律,赢得了第十八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成为亚洲第一个奥林匹克城。

东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首都之一,位于亚洲南部,东临东京湾,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现代化大都市。为了摆脱二次大战时日本的侵略者形象,扩大日本战后的国际影响,也为了重塑日本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形象,日本政府和体育界,对东京奥运会非常重视,耗费近30亿美元巨款,扩建了城市,改进了交通网点,兴建了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这对以后奥运会主办者追求豪华设备产生了重大影响。

1964年10月10日下午2时,东京国立体育场举行了隆重的奥运会开幕式。美国发射了“辛科姆”通讯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奥运会盛况,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本届应邀参赛的国家和地区有94个,参赛运动员5140人,女子683名。

田径

在本届奥运会硝烟弥漫的女子田径赛场,美国19岁的怀·泰厄斯和20岁的埃·麦圭尔分获了100米、200米冠军。麦圭尔还得了100米和4×100米接力两枚银牌。泰厄斯在100米预赛时以11秒2平了世界纪录,决赛以11秒4夺冠。她在这次比赛中也获得了4×100米接力赛银牌。4年后,这位女短跑手在墨西哥城奥运会蝉联100米冠军,并在4×100米接力赛中取胜。两项成绩分别为11秒、42秒8,均创世界纪录。英国玛丽·兰德在上届比赛名落孙山,未能进入前六名。这次,在1964年10月14日的跳远比赛中以6.76米创世界纪录,为英国女子田径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后来她的队友安·帕克尔在800米赛中再夺冠军,成绩2分01秒1,也创世界纪录。

墨尔本奥运会曾获3枚短跑金牌的澳大利亚选手贝蒂·卡思伯特,8年后又在这次东京比赛中获得首次列入的400米跑冠军。波兰伊琳娜·谢文斯卡初露锋芒,与队友合作在4×100米接力赛中,以43秒6创世界纪录并获金牌,她还在200米跑和跳远赛中各得了1枚银牌。这位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出生的选手,当时还只是一个18岁未嫁姑娘,婚前名叫基尔森斯坦,谢文斯卡是她婚后的名字。

苏联在女子田径比赛中连遭挫折,成绩远不如上届理想。但驰骋赛场的普雷斯姐妹,颇引人注目,苏联所获的3枚金牌,全属她姐妹俩的功劳。这对姐妹都是50、60年代的田径名将。姐姐塔玛拉擅长铅球、铁饼两个投掷项目,曾11次创世界纪录。上届奥运会获铅球冠军,本届又夺铅球、铁饼两项金牌,成绩分别18.14米和57.27米,均创奥运会纪录。妹妹叶琳娜则专攻跨栏和五项全能。曾12次创这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罗马奥运会时,她夺得80米栏金牌,本届失利,只得了第四,但在首次列入奥运会的五项全能中夺冠,成绩是5246分,创世界纪录。

游泳

在游泳赛场,上届男子游泳可与美国抗衡的澳大利亚队,这次男女成绩均不很理想,总共只拿了4枚金牌。其中澳大利亚游泳选手道恩-弗拉塞尔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连续第三次夺得冠军,她是首位在三届奥运会上赢得8枚(4金4银)奥运奖牌的女子游泳选手。200米蛙泳,为苏联16岁的女中学生加琳娜·普罗祖明希科娃夺去,这也是苏联第一次在游泳中夺标。

东道主日本队曾经一度在奥运会游泳项目上取得过出色成绩,原来希望本届奥运会借主办国有利条件,获取较好成绩,但事与愿违,只在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得1枚铜牌。由于游泳比赛失利,日游联主席被迫向全国道歉。

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

多娜·Elizabeth de Varona(1947年生),美国游泳运动员,获得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4100米自由式接力金牌。她在自己的体育生涯中共创造了18个游泳纪录。

1965年de Varona与美国广播公司签订了合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电视体育节目女播音员。此外,她帮助建立了女子体育基金会,并从1976至1984年担任该会主席。

亚军:莎伦·芬尼兰(美国)

季军:马萨·兰德尔(美国)

体操

在体操赛场,一代女中豪杰、苏联的拉瑞萨·拉提尼娜在争夺个人全能三连冠的比赛中,终因年近三十(生于1934年),力不从心,败于捷克斯洛伐克的维·恰斯拉夫斯卡,只获得了银牌。这也标志着拉提尼娜全盛时期的结束。这位世界超级女明星,在三届奥运会(1956-1964)上总共获得18枚奖牌,其中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4枚,创造了振奋人心的奥运奖牌纪录,是迄今奥运会史上成绩最杰出的运动员之一。此外,她还在1954、1958、1962年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取得了与奥运会同样的成就。这位选手不仅技艺出众,而且意志顽强,1958年世界锦标赛时,她怀着身孕,忍受风险和痛苦,仍夺得了全能冠军。

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赛中成绩最佳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恰斯拉夫斯卡,她除获全能冠军外,还在跳马、平衡木中夺得两枚金牌,并在团体赛中得了1枚银牌。

拉提尼娜

此外,美国运动员葛蕾珍·佛拉则在滑雪比赛中表现出色,在障碍滑雪的第一跑她就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当佛拉则准备开始第二次比赛时,山顶和山下的计时系统出现了故障。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比赛延误了17分钟。尽管如此,佛拉则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又创造了比赛的第二最好成绩。出色的累积成绩使她当之无愧地赢得了金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滑雪冠军。同时还与北欧联队取得了一块银牌。而在此届奥运会之前,佛拉则1940年参选美国国家奥运集训队,但那一届的赛事因为战争而被迫取消。在二战期间,她教授失去上肢的士兵们滑雪技巧。1948年恢复举行的奥运盛典上,28岁的佛拉则仍旧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选手。直到本届东京奥运会,佛拉则一鸣惊人,名垂美国滑雪史册。

本届奥运会上还有一名才华过人的跳高选手,来自罗马尼亚的约兰达·巴拉斯。巴拉斯身高1.91米,体重较轻,两腿纤长,坐着时,双膝比头竟高出一大截。她是半剪式过杆跳法的最后一人。许多专家认为,如果没有她这双长腿,这种跳法的技术顶点也只有1.80米左右。巴拉斯12岁那年,邻居的一个田径运动员把她带到运动场练习跳高。她当时只跳过了1米。以后,她加入了体育俱乐部,并认识了罗马尼亚的全国男子跳高冠军约·索特尔。在索特尔的精心培育下,14岁的巴拉斯跳过了1.51米。1956年夏天,19岁的巴拉斯终于跳过1.75米,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一年以后,中国优秀女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巴拉斯闻讯后,针对自己身体条件优越但体力较差的具体情况,加强了力量训练,大大增强了体质。1958年,她又以1.78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并从此开始了巴拉斯时代。她在1956至1961年5年中,共14次刷新世界纪录。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以1.85米的成绩获得她一生中第一枚奥运金牌,比第二名的成绩高出14厘米。1961年她再创世界纪录,越过了被誉为“世界屋脊”的1.91米的高度。此纪录一直保持了10年之久。本届东京奥运会巴拉斯以1.90米的高度,再次蝉联冠军。她从1959年到1967年,在140次比赛中获胜,是世界上跳高比赛获胜最多的女运动员,被人们誉为喀尔巴阡山的“女飞鹰”。

第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1968年)

会徽

火炬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该城海拔2259米,东西南三面群山环绕,北部是比较开阔的地带。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经第十九届奥运会检验,该市高原气候对长跑、竞走、划船、公路自行车等运动项目的成绩有不利影响,但于短跑、跳跃等却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墨西哥城还是“壁画之都”,市内绚丽的壁画,比比皆是。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就是以壁画为主要标志,突出了该城的特点。运动会于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在墨西哥城举行。

本届奥运会第一次正式进行了性别和兴奋剂检查。在性别检查中,全部女运动员都取得了参赛资格。本届奥运会应邀参赛的有112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国际奥委会会员125个),这是奥运会参赛单位首次突破100个。参赛运动员5531人,其中女子781人。首次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巴巴多斯、英属洪都拉斯、维尔京群岛、几内亚、洪都拉斯、刚果(金沙萨)、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巴拉圭、萨尔瓦多、苏里南、塞拉利昂、中非共和国。南非同1964年一样,再次被拒之门外。中国台湾派出了43名运动员。东西德从1956年始联合组队,参加了1956-1964年三届奥运会。从本届起,各自派队独立参加比赛。本届奥运会取消了上届刚列入的柔道,其余未变,共18个大项。

运动会于10月12日开幕。这天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476周年纪念日。墨西哥女田径选手克塔·巴西利奥点燃了奥运圣火,她是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圣火的女性。

波兰的罗林斯卡、秘鲁的塞米纳隆和墨西哥的奥尔蒂斯成为了参加射击项目的第一批女子选手。美国选手特尤斯成为首位在100米比赛中卫冕的选手。

卡斯拉夫斯卡

在1968年奥运会最受欢迎的女选手是捷克体操运动员卡斯拉夫斯卡。在奥运会开始之前两个月,前苏联入侵了前捷克斯洛伐克,卡斯拉夫斯卡因此藏身3周,而一出现在赛场上,她便击败了苏联的体操选手,几乎垄断了整个女子体操赛场,她那轻松、舒展、优美的动作征服了观众,最终她夺得了个人全能、跳马、高低杠、自由体操(并列)4项冠军,只是在平衡木赛中输给了苏联新秀纳·库钦斯卡娅,屈居亚军。

卡斯拉夫斯卡,生于1942年3月3日,她是继拉提尼娜之后体操史中又一出色人物。她在1964、1968年两届奥运会上共获7枚金牌,成就也仅次于拉提尼娜。

在田径赛场,本次奥运会可谓是精彩不断。女子短跑、接力、跳远同男子一样都打破了世界纪录,各项成绩是:

100米 美国怀泰·厄斯 11秒整

200米 波兰伊谢·文斯卡(基尔森斯坦) 22秒5

4×100米接力 美国队 42秒8

跳远 罗马尼亚维斯·科波列亚努 6.82米

这再次证明,高原气候对短跑、跳跃项目是极为有利的,能比在平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过,女子这几项纪录的“寿命”不如男子的长,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先后被刷新。民主德国玛·古默尔·黑尔姆博特在铅球赛中首次突破19米(19.61米),是这次男女投掷项目所破的唯一世界纪录。

老资格的罗马尼亚铁饼运动员利玛·诺柳这次终于登上了冠军宝座。她是第五次参加奥运会。1952年在赫尔辛基时,她刚20岁,首次参赛,以42.65米获第六名。4年后在墨尔本虽然将成绩提高了1米多,但名次下降到第八。1960年在罗马奥运会上,首次获得一枚铜牌,成绩为52.36米。4年后在东京时,再获奥运会铜牌,成绩比上届提高了4米多(56.97米)。本届奥运会时,她已是36岁的中年妇女,但她争得了出征墨西哥城的机会,并以58.28米战胜了世界纪录(62.54米)保持者西德的利·韦斯特曼等,取得了她渴望多年的奥运会金牌。

中国台湾运动员纪政,在80米栏比赛中以与第二名相同的成绩(10秒4)获得了铜牌。这也是亚洲女田径选手在这届奥运会上取得的唯一奖牌。纪政在这次比赛中未能取得更出色的成就,但两年后,她成为世界知名运动员。纪政是台湾新竹人,生于1944年3月15日,曾在亚洲运动会和重大国际比赛中取胜。在东京奥运会两年后的1970年她6次打破或平了以下世界纪录:100码,10秒,破世界纪录;220码,22秒6,破世界纪录;100米栏,12秒8,平世界纪录。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在世界女子田径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田径赛场上可谓轰轰烈烈。但游泳池里,虽不能说是冷冷清清,却也算得上是平淡无奇。男女项目比上届增加了11项(本届29,上届18),但总共只破了5项世界纪录(男3、女2)。是否与高原气候有关,有待专家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游泳选手黛比-梅耶赢得了200米,400米和800米自由泳的胜利,她因此成为了在一届奥运会上夺得三枚个人赛金牌的首位女游泳选手。梅耶完成了独一无二的奥运会三冠王壮举。

女子200米自由泳

冠军:狄波拉·梅耶(1952年8月14日生),美国游泳运动员,在1968年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三块金牌。还同时刷新了这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尽管她深受哮喘病的折磨,但是在她的体育生涯中,她以超强的毅力和非凡的实力打破了20个世界纪录,24个美国纪录和19个业余体育运动联盟锦标赛的纪录。1974年梅耶退役,创建梅耶游泳学校。

亚军:简·韩恩(美国)

季军:简·博克曼(美国)

800米自由泳

冠军:狄波拉·梅耶(美国)

亚军:帕梅拉·克鲁斯(美国)

季军:María Teresa Ramírez(墨西哥)

女子200米仰泳

冠军:美国选手丽莲·沃森

亚军:加拿大游泳运动员依连·唐纳-沃特(1951年2月22日生)。

季军:凯·霍尔

100米蛙泳

冠军:Durda Bjedov(1947年4月5日生),南斯拉夫游泳运动员。在1968年夏季奥运会中获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女子200米蛙泳亚军,并打破100米蛙泳的奥运会纪录。而此前她的最好成绩是1966年欧洲锦标赛第三名。

亚军:加里娅·普若泽曼奇科娃(苏联)

季军:莎伦·维斯曼(美国)

200米蝶泳

冠军:Aagje Kok(1947年6月6日生),荷兰蝶泳运动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世界顶尖的蝶泳运动员。

1962年,年仅十五岁的Kok就开始参加世界各类大赛,在莱比锡举行的欧洲游泳锦标赛获得女子100米蝶泳、4×100米接力冠军。两年后,她在1964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中摘得这两个项目的银牌。此外,她还擅长自由式游泳,1966年的欧洲世界锦标赛她获得了400米自由泳的第二名。而Kok事业的顶峰是在1968年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中夺得女子200米蝶泳的冠军,超出第二名东德选手0.1秒。

亚军:海尔德·兰德纳(东德)

季军:爱莉·丹尼尔(美国)

200米个人混合泳

冠军:克劳迪娜·库伯(1949年12月19日生),美国蛙泳和混合泳运动员。1964年十四岁的库伯首次赢得奥运会女子200米蛙泳银牌。四年后的墨西哥城奥运会,她夺得女子200米混合泳和女子400米混合泳的金牌。

亚军:苏珊·派特森(美国)

季军:简·韩恩(美国)

本届奥运会对苏联女排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苏联在本届男女排球赛中均获得了冠军,特别是从当时驰名世界的日本女排“东洋魔女”手中夺得了金牌,标志着苏联女排进入了全盛时期。

运动会于10月27日下午6时举行了闭幕式。东道主限制每个代表团只许派6人参加(但东道主可以例外),引起了一些国家不满。当奥林匹克圣火熄灭时,电动记分牌上亮出了“1972-慕尼黑”,数百支焰火射向天空,热情奔放的墨西哥人和来宾一起载歌载舞,墨西哥城再次沉浸在狂欢中。

本届奥运会美国获金牌45枚,银牌28枚,铜牌34枚,非正式团体总分713.3分;苏联所获金、银、铜牌数依次为29、32、30枚,非正式团体总分为590.8分。这是自1952年以来,苏美两个体育强国在奥运会的较量中,苏联第一次在金牌和总分上都输给了美国。日本获金牌11枚,银、铜牌各7枚,居美、苏之后。但按非正式团体总分,名次还在民主德国、匈牙利之后。首次单独参赛的民主德国队,金、银、铜牌分别为9枚、9枚、7枚。

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1972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吉祥物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提出申请举办第二十届奥运会的有4个城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原联邦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马德里和美国的底特律。由于这4个城市都是国际著名城市,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在罗马召开的第64届国际奥委会上,经过激烈竞争,慕尼黑仅以一票的优势赢得了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会址定在纳粹法西斯发迹的城市,充分显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对和平的期望,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

慕尼黑位于多瑙河支流伊扎尔河畔,这个城市优美、宁静,原是联邦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1972年8月26日下午3点,本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参加本届大会的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7147人,其中女子1070人。首次参赛的有阿尔巴尼亚、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加蓬、达荷美、莱索托、马拉维、多哥、沙特阿拉伯、斯威士兰、索马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中国台湾派出了6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摔跤、拳击、举重、射击、射箭、帆船、自行车、柔道10个项目的比赛,但未取得名次。本届比赛项目除上届的18个大项外,又重新列入了上届被取消的柔道,恢复了多年未举行的手球和射箭。

在马术比赛中,引人注目的是联邦德国45岁的女骑手利·林森霍夫,她在盛装舞步骑术个人赛中,技压群“雄”,成为在这个男女混合项目中首次获奥运会金牌的女选手。林森霍夫是位老将,1956年她就曾在这个项目的个人赛中获铜牌,团体赛中获银牌。24岁的英国玛丽·戈登一沃森,也是一位众人瞩目的人物。她与男队友合作,获得了三项赛团体金牌。此前的1970年,她在世界锦标赛该项目中取胜,成为马术史上第一个女世界冠军。

本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增设了女子1500米、100跨栏和4×100米接力。本届奥运会女子田径赛的特点是,欧洲选手囊括了全部金牌,昔日强手美国、澳大利亚均无所建树。而欧洲主要力量又集中在东德、西德与苏联三家。本届获金牌最多的选手是民主德国的雷·施特歇尔和联邦德国的海·罗森达尔,她们各获两枚金牌和1枚银牌。年仅20岁的施特歇尔是当时短跑中的尖子人物,在100米、200米赛中连下两城。100米成绩11秒07,破世界纪录;200米成绩22秒40,平了我国台湾运动员纪政保持的世界纪录。她的1枚银牌是在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的。25岁的罗森达尔是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短跑赛中的佼佼者。她获得跳远和4×100米接力的两枚金牌,另在五项全能赛中获得银牌。

女子田径赛中另一引人注目的明星,是联邦德国的乌尔里希·迈法特。她在跳高比赛中获胜,成绩1.92米,平世界纪录。当时她年仅16岁(生于1956年3月),是田径史上获奥运会金牌最年轻的选手。

本届奥运会的田径赛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女子1500米赛首次列入奥运女子“长跑”项目。前七名运动员的决赛成绩都超过了赛前的世界纪录。其中最突出的是获该项冠军的苏联选手柳·勃拉金娜。她在预、复、决赛中都刷新了世界纪录,成绩分别为4分06秒5,4分05秒1和4分01秒4。1500米跑比赛的情况表明,女子在中长跑中具有无限的潜力,这为女子中长跑项目列入奥运会比赛奠定了基础。

平衡木冠军科尔布特

与墨西哥奥运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届奥运会游泳项目取得了出色的成绩:30次破22项世界纪录(男女各11项,上届总共才5项)。澳大利亚的沙·古尔德是本届游泳赛女选手中的强者。这位出生于斐济岛上的姑娘,当时还不足16岁(生于1956年11月23日)。婴儿时期被沸水烫伤,开始只以游泳作为治疗手段,而此后却成为70年代泳坛的佼佼者。在这届奥运会上,她独得了3枚金牌(200米自由泳,2分03秒56;400米自由泳,4分19秒04;200米个人混合泳,2分23秒07),还获得1枚银牌(800米自由泳)和1枚铜牌(100米自由泳),并且所获金牌项目的成绩都刷新了世界纪录。她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

本届排球比赛,颇多意外,但苏联女排毫无悬念地蝉联了冠军。

女子体操方面,捷克斯洛伐克的恰斯拉夫斯卡已经引退,以柳·图里舍娃、奥·科尔布特等组成的苏联队重又在奥运会上占据优势地位,除蝉联团体冠军外,还获得个人全能(图里舍娃)、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均为科尔布特)3枚金牌。本届奥运会的媒体之星是娇小的苏联体操运动员科尔布特,在团体项目上她成功完成了漂亮的旋转,尽管在个人全能项目上未能夺冠,但她在单项决赛中再次取得成功,从而引起了全世界体育迷的关注。民主德国的卡·扬茨也是这次女子赛中的强者,在跳马和高低杠比赛中各得了1枚金牌,还在全能赛中获得了银牌。

本届奥运会,苏联获得了50枚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美国金、银、铜牌分别为33、31、30枚。这是苏联在上两届失利后,再次以金牌多数压倒美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列第三位的民主德国队,获得了金牌20枚,银、铜牌各23枚。民主德国从1956年起至本届止,总共参加了5届奥运会,如果将5届获奖情况作一对比(前三届是两个德国共同组队,此处只计其中民主德国所获奖牌数),它的进步是相当惊人的。

第二十一届蒙特利尔奥运会(1976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吉祥物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曾先后五次申请主办奥运会。在争取1972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几乎胜利在望,但最后以一票之差败于联邦德国慕尼黑。在此之后,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击败了对手美国洛杉矶、苏联莫斯科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三市,赢得了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大城市之一,人口近300万。1825—1849年曾是加拿大政府所在地。该市位于魁北克南部圣劳伦斯河蒙特利尔岛上,是世界重要海港之一。运动会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举行,规模远逊于上届慕尼黑奥运会,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抵制事件。

本届奥运会共有6028名运动员参加,其中1247女性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的角逐。增设了女子篮球、女子手球、赛艇等项目。

苏联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塔·卡赞金娜是这次引人注目的新星。她身高1.66米,体重51公斤,两腿修长,步频快而有力,在800米、1500米赛中接连夺冠。4年后在莫斯科奥运会上蝉联了1500米冠军,并在运动会后不久又在苏黎世的一次国际比赛中以3分52秒47刷新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1984年8月,在她快33岁的时候,还以8分22秒62创造了3000米世界纪录。

波兰30岁的伊·谢文斯卡,是自1964年始第四次参赛,可谓田径女将中的老前辈。但她宝刀不老,在400米赛中以49秒29创世界纪录并夺金牌。4年后,她在莫斯科奥运会上再次露面,毕竟年岁不饶人,结果一无所获。这位多次获奥运会金牌和创造世界纪录的颇有才华的选手,从此结束了她的运动生涯。

29岁的民主德国女选手,一代标枪名将鲁特·富克斯,蝉联了这一项目的冠军。4年后在莫斯科也遭到了与谢文斯卡同样的厄运。

女子跳高是这次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上届冠军、联邦德国的乌·迈法特,前世界纪录创造者、保加利亚的约·布拉戈耶娃和七十年代后期田坛最著名的两名跳高选手,民主德国的罗·阿克曼和意大利的萨·西梅奥尼。阿克曼最后夺得了金牌。罗·阿克曼婚前称维恰斯,两年前就已显露于田坛,以1.94米、1.95米水平、破世界纪录。从1974—1977年,她几乎垄断了女子跳高比赛桂冠,7次平、破世界纪录,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胜。1977年8月,她成功地越过2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越过2米横杆的女选手。

女子游泳中,成绩突出的是民主德国的科尔内娅·恩德尔。她是当时有数的几名最优秀运动员之一。197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时,她刚13岁多,就一举夺得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两项接力冠军,1975年又在世界锦标赛中重现了上届的成就。由于她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中的成绩,1973、1975年两度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蒙特利尔奥运会时,虽说她是首次参加,年龄还不到18岁,但已被公认为是夺标最有希望的人物。她在这届游泳赛中,共获取了4枚金牌、1枚银牌,而且成绩非常出色。100米、200米自由泳,成绩分别是55秒65和1分59秒26;100米蝶泳是1分00秒13。三项均创世界纪录。在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也以4分07秒95刷新了世界纪录。恩德尔不仅夺得了多项世界冠军和多枚奥运会金牌,并在100米、2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和200米个人混合泳中21次创世界纪录。

民主德国另几名队员成绩也不错,如乌·里希特,获得两项仰泳和4×100米混合泳3项冠军;佩·蒂默尔在400米、800米自由泳中两获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在民主德国这种气势逼人的情况下,以16岁的玛丽娜·科谢娃娅为首的3名苏联女选手,囊括了200米蛙泳的全部奖牌。科谢娃娅的成绩为2分33秒35,创世界纪录。

罗马尼亚的纳迪娅·科马内奇

这次体操赛中的头号新闻人物是罗马尼亚的纳迪娅·科马内奇。这位体操新星1974年刚12岁就出现在巴黎国际比赛中。翌年,在好手如林的欧洲锦标赛上获得全能冠军。这次在蒙特利尔,虽说她刚14岁出头,但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7月18日下午高低杠比赛,她有如一只灵巧的云燕,在杠上穿梭飞行。她那神奇的表演,征服了场上观众,轰动了蒙特利尔。她获得了奥运会体操史上第一个满分“10分”。并接连不断地创造奇迹,在这同一届运动会中总共得了7个满分。最后,她夺得了个人全能、高低杠和平衡木3枚金牌。这一成绩对罗马尼亚的非正式团体总分首次进入前六名,起了关键作用(罗马尼亚总共获得4枚金牌)。

首次列入比赛的女篮,苏联队实力比大多数队高出一截。队中2.10米高的中锋、24岁的伊乌莉卡·谢苗诺娃引人注目。这位世界著名女中锋,从16岁开始就成为苏联国家队主力。此前曾代表苏联参加1973、1975年世界锦标赛,为苏联夺得这两届桂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在蒙特利尔,她与队友以全胜的成绩赢得奥运会第一个女篮冠军。

男女手球,苏联双双夺冠。但排球,苏联男女却均告败北,男排意外输给了波兰,女排负于宿敌日本,均居亚军。日本女子排球队以不失一局的全胜战绩赢得金牌,在15场比赛中她们只有一次让对手的得分达到2位数。

本届苏联成绩再次领先,获金牌49枚,银牌41,铜牌35枚。自1952年以来一直与苏联争夺王座的美国队,败给了近几届成绩不断上升的民主德国队,退居第三位。这是美国在奥运会上一次最严重的失败。民主德国和美国所获金、银、铜牌数,分别依次为40、25、25枚和34、35、25枚。东道主加拿大仅得5枚银牌6枚铜牌,而金牌1枚未拿。作为主办国,成绩如此不佳,这在奥运会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1980年)

海报

会徽

火炬

吉祥物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申请主办本届奥运会的,只有苏联莫斯科和美国洛杉矶两个城市。1974年10月国际奥委会第七十五届会议决定,由莫斯科承办。莫斯科是一座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区横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是苏联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运动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举行,恰好与第十五届奥运会会期相吻合。两届会期举办月日完全一样,是奥运会史上仅有的一次。第十五届是苏联首次参加的奥运会,它标志着苏联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不言而喻,两届会期吻合,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组委会的精心安排。

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奥委会成员国联合抵制本届奥运会,使得参赛国最终降至80个,这也是自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后的最低数。本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共5872人(一说为5748人),其中女子1274人。本届奥运会竞赛项目仍为21个大项,女子曲棍球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苏联首次参加了全部大项的比赛。

莫斯科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曲棍球比赛。有六支球队参赛:奥地利、印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苏联、津巴布韦。冠军是津巴布韦女子曲棍球队。津巴布韦女子曲棍球队是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周临时组建的。所有队员都不具有在人造场地比赛的经验,赛前仅是与苏联的各个俱乐部进行了友谊赛,并没有集中训练。

在莫斯科奥运会的田径赛场,由于民主德国、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一直居主导地位,所以抵制行动带来的影响不大,上届称雄的民主德国女将,这次意外丢掉了几枚金牌,输给了苏联(金牌数5比7)。

曾以10秒88第一个突破11秒大关、创造100米新世界纪录的民主德国选手玛·格尔,以百分之一秒(11秒07比11秒06)之差输给了苏联的柳·康德拉季耶娃;上届标枪冠军、5次世界纪录创造者吕·富克斯,预赛时即被淘汰,金牌为在田坛没有多少名气的古巴选手玛·科隆获取;上届跳高冠军,著名选手罗·阿克曼也只得了第四名,桂冠为意大利的萨·西梅奥尼夺去。不过西梅奥尼取胜似属情理之中,自1978年始,她一直雄踞女子跳高首座,曾两次越过2.01米。

民主德国成绩虽不尽如人意,但仍是田坛的强者。金牌获得者中的突出人物有23岁的玛丽塔·科赫。1976年她首次参加奥运会,在400米决赛中因背伤复发,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本届她获取了这项桂冠,并在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了1枚银牌。不过科赫在田坛的成就不在奥运会,而在创世界纪录和获世界冠军。她在200米、400米跑和接力项目中16次创世界纪录,在1977—1985年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中多次取胜。莫斯科奥运会后,1983年她在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三夺金牌;1985年的世界杯田径赛,她又在200米、400米和4400米接力赛中三次夺魁,并以47秒60创造了400米世界纪录。由于她在田坛的功绩,多次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运动员。

获金牌最多的苏联女队也人才济济,除老将塔·卡赞金娜外,还有娜·奥莉扎连科,她在800米比赛中摘冠,成绩1分53秒43,创世界纪录;纳·特卡钦科,以5083分创五项全能世界纪录并获金牌。

上届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民主德国女子游泳选手一举夺得全部13项的11枚金牌,大败美国队,震惊了整个泳坛。但是两年后在世界锦标赛上几遭全军覆灭的命运,这次她们重振军威,再现了上届奥运会的战绩:获11枚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在整个比赛中,曾7次创造世界纪录。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等国的抵制,对这次金牌分配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民主德国的巴尔巴拉·克劳泽,是民主德国继恩德尔之后又一著名泳星。正是她,在1978年世界锦标赛中获取了1枚金牌,才使民主德国没有全军败北。这次她在100米自由泳中先后以54秒98、54秒79两破世界纪录,在200米自由泳中创奥运会纪录(1分58秒33),在4×100米自由泳中创世界纪录(3分42秒71)。

刚17岁的中学生梅丘克,两年前在世界比赛中获100米自由泳亚军,奥运会前夕在欧洲杯赛中第一次在国际赛中取得冠军。本届奥运会她在100米蝶泳和两个接力项目中三获金牌,并在100米自由泳中取得了银牌。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体操皇后”科马内奇威风不减当年,获得了女子平衡木和女子自由体操两枚金牌,她还获得了女子个人全能的铜牌

赖尼施是游泳比赛中获3枚金牌的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仅15岁。赛前几乎不被人知晓。她参加的是仰泳项目。100米仰泳预赛时,以1分01秒50创世界纪录。24小时后在决赛中又将纪录缩短到1分00秒86。200米比赛时,再以2分11秒77创世界纪录。在混合接力赛中,她获取了第三枚金牌。

这次获游泳奖牌最多的是民主德国16岁的英内斯·迪尔斯,这位自由泳的多面手,共得了5枚奖牌:400米、4×100米接力获金牌,200米、800米获银牌,100米获铜牌。在这种世界性大赛中,能在所参加的全部5个项目中获取奖牌,是极为罕见的。苏联仍保持女子200米蛙泳的王座,以琳·卡丘希捷为首的3名选手囊括了该项全部奖牌。

苏联和东欧国家垄断了这次体操比赛。女子金牌之争主要是苏罗两国。上届体操“女皇”罗马尼亚的科马内奇,在争夺个人全能桂冠时,败于苏联18岁的叶莲娜·达维多娃,与民主德国的马克西·格瑙克并列亚军。罗马尼亚《火花报》7月25日曾发表题为“玷污奥运会精神”的文章,指责“裁判员们粗暴地践踏了体育道德和奥运会精神,在众目睽睽之下夺走了她(科马内奇)的金牌”。不过科马内奇仍是这次赛场的强者,共获两枚金牌(平衡木、自由体操)、两枚银牌(全能、团体)。苏联的达维多娃、沙波什尼科娃和涅利·金也各获得了两枚金牌。

1980年7月,津巴布韦女子曲棍球队在莫斯科奥运会获得金牌

奥地利23岁的伊丽莎白·托雷伊尔,在盛装舞步骑术赛中荣获冠军,成为继联邦德国林森霍夫、瑞士斯图克尔伯格之后获得这种荣誉的第三个女性。获该项团体冠军的苏联队,3名选手中也有1人是女性,她是年已35岁的维娜·米谢维奇。这位苏联女骑手是位沙场老将,多年活跃在赛马场上,但这是她第一次取得优异成绩。

球类项目,除男女曲棍球外,冠军全被欧洲人包下,而苏联又是这方面的主要优胜者,获取了男、女排球,女子篮球、女子手球4项桂冠。

本届奥运会苏联共获金牌80枚、银牌69枚、铜牌46枚,居各队之首。这是苏联自1952年以来在奥运会获金牌最多的一次,也是奥运会有史以来一个国家在一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一次。民主德国金、银、铜牌分别为47、37、42枚,位列第二。保加利亚获金牌8枚、银牌16枚、铜牌17枚,首次进入奥运会前三名之列。8月3日的闭幕式上,由于美国反对,一反惯例没有升起下届奥运会东道主美国的国旗,而代之以洛杉矶市市旗。

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

吉祥物

会徽

火炬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1978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决定,由唯一申请城市美国洛杉矶承办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大会于洛杉矶的黄金季度7月28日至8月12日举行。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有159个,参赛的共有140个国家和地区,远远超过了以往各届的规模。抵制和因故未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19个: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朝鲜、古巴、埃塞俄比亚、匈牙利、伊朗、老挝、蒙古、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苏联、越南、民主也门、利比亚、安哥拉、上沃尔特。本届参赛运动员共7616人,其中女子1719人,也是历届人数最多的一次。东道主选手最多,共622人;加拿大次之,计483人;联邦德国列第三,为444人。中国奥委会派出了一个大型体育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参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击、马术、现代五项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的比赛,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

女子自行车个人公路赛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自行车个人公路赛。

冠军:康尼·卡彭特-芬尼(1957年生),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速度滑冰运动员。1984年在首次设立女子自行车赛的洛杉矶奥运会摘得公路赛冠军,并四次赢得世界自行车锦标赛公路自行车和场地自行车赛冠军。

瑞贝卡·奎格

起初,卡彭特是速度滑冰运动员,她参加了1972冬季奥运会女子1500米速滑比赛,位列第七名。1976年由于踝关节在比赛中受伤使她不得不转向自行车运动。1976年、1977年和1979年,她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公路和场地自行车赛的冠军;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将冠军收入囊中。后入选美国自行车名人纪念馆和美国奥运会名人纪念馆。

亚军:瑞贝卡·奎格(1963年生),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六次赢得世界场地自行车赛个人项目冠军。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共赢得了16个美国国家锦标赛冠军,两次获得奥运会奖牌(第一次是在1984年公路自行车赛获得亚军,第二次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铜牌。)

奎格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分别是1984年、1992年、1996年),但参加1996年奥运会时引起争议——奎格未经教练克里斯和美国自行车联合会的同意擅自离队。当时美国自行车联合会投资了一个所谓“超级自行车”的发展项目,奎格在奥运会之前的一些比赛中使用过该自行车,她发现这种自行车并不适合自己,并拒绝在奥运会中使用。但联合会强迫她使用“超级自行车”参赛并且拒绝承认奎格私人教练员埃迪的身份,使得奎格无奈离队。

季军:桑德拉·舒马彻(1966年生),西德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本届奥运会参加女子个人公路自行车赛,获得铜牌。

射击

射击项目一共有17个小项,其中女子项目有7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射击比赛开始分出男女两个组,而在那之前,都是男女混合进行比赛的。比赛主要分成四个大项:手枪、气枪、飞碟和移动靶比赛。女子项目有气手枪(10米)、运动手枪(25米)、气步枪(10米)、小口径自选步枪(50米)、飞碟双多向、飞碟多向、飞碟双向。

小口径自选步枪(50米)

吴小旋

冠军:吴小旋(1958年生),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以581环的成绩获女子小口径步枪(50米)项目的金牌,并获女子气步枪铜牌,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亚军:Ulrike Holmer(西德)

季军:旺达·朱厄尔(美国)

女子气手枪(10米)

冠军:派特·斯波金(美国)

亚军:爱迪斯·高弗(意大利)

季军:吴小旋(中国)

女子运动手枪(25米)

冠军:琳达·索姆(1943年生),加拿大射击运动员,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的汉密尔顿,是1928年以来第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加拿大女性运动员。1992年入选加拿大体育名人纪念馆。

亚军:鲁比·福克斯(美国)

季军:派缇西亚·丹驰(澳大利亚)

田径

女子3000米

冠军:Maricica Puic(1950年生),罗马尼亚中长跑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3000米项目中赢得金牌。

亚军:温迪·斯莱(1959年生),英国田径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女子3000米银牌。

季军:莉恩·威廉姆斯(1960年生),加拿大田径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女子3000米铜牌,在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中获得女子1500米第四名。

马拉松

冠军:琼·森缪逊(1957年生),美国马拉松运动员,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马拉松,森缪逊夺得该项目冠军。

亚军:格瑞特·威特兹(1953年生),挪威马拉松运动员,1983获得世界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该项目银牌。

季军:Rosa Maria Correia dos Santos Mota(1958年生),葡萄牙马拉松运动员,被认为是20世纪最出色的马拉松运动员之一。

本届奥运会比赛项目仍为21个大项,但单项数从上届的203增加到221。新增加的18个单项,男子占6项,女子为12项。由于科技技术的发展,对女子身体机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之女子体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开展,使得奥运会中的女子项目有了历史性的突破。新增设的女子项目,包括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女子不适宜参加的马拉松跑,这是在医学界发表跑800米的女子选手将会加速变老的理论延续了56年后,女子马拉松项目终于被纳入了本届奥运会的赛程之中。另有自1896年以来一直只有男子项目的射击和自行车,此外还有首次列入的纯女子项目: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从发展趋势看,女子项目还将进一步扩大。

女子田径赛中的出类拔萃者,是美国24岁的瓦·布里斯科-胡克斯。当时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赛前成绩并不出色,排世界前十名之外,可是在本届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3枚金牌(200米、400米、4×400米接力),成为仅次于刘易斯的人物。不过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民主德国及苏联等缺席是颇有关系的。女子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27岁的伊芙林·阿什福德也取得了出色成绩,在100米和4×100米接力赛中两获金牌。女子田径赛中另两位新闻人物是联邦德国的乌·迈法特、摩洛哥的纳·埃穆塔瓦基尔。迈法特早已驰名田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时,平跳高世界纪录(1.92米)并夺金牌。12年后,这位当年奥运会最年轻的田径女冠军,又越过2.02米再次摘取跳高桂冠,成为传奇式的明星。22岁的埃穆塔瓦基尔在400米栏中获胜是出人意料的。她生活在封建王国,能冲破歧视妇女参加体育运动的樊笼,摆脱世俗的偏见,为非洲妇女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赛后她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枚金牌将使更多的阿拉伯妇女对体育产生兴趣。

首次列入的女子3000米项目,赛前人们预测,金牌之争将在美国26岁的玛丽·德克尔和英籍18岁的南非运动员佐拉·巴德之间展开。但是在比赛进程中两人相撞,德克尔严重受伤,被担架抬出场外,而巴德因情绪受到影响,只得了第七名。冠军为罗马尼亚34岁的老将玛·普伊克获得。女子马拉松跑也是首次列入,美国27岁的琼·贝诺瓦取胜,成绩2小时24分52秒,超过了1956年男子奥运会冠军(2小时25分)。如果回忆一下1928年女子800米比赛的情景,这是一个多大的鼓舞。

女子游泳比赛中,获3枚以上金牌的全是美国人。她们是特·考尔金斯、玛·马尔和南·霍格斯黑德。1978年第三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时,年仅15的考尔金斯,参加了6个项目比赛,破3项世界纪录,夺得5枚金牌和1枚银牌,轰动了整个泳坛。6年过去,她又在本届奥运会上大显身手,在两项个人混合泳和一项混合接力赛中三夺金牌。19岁的马尔,从1977年泛美运动会始,就是蝶泳中的女中豪杰,多次创世界纪录,在重大国际比赛中所向披靡,本届她获得两项蝶泳和一项混合接力金牌。相对来说,霍格斯黑德的金牌来得较为容易,两枚来自接力赛,另一枚是与他人共享。100米自由泳中,她与队友、16岁的卡·斯坦塞菲尔同时到达终点,成绩55秒92,并列游泳冠军,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荷兰也取得了两项冠军,约·戴罗维尔、佩·斯塔维伦分获200米仰泳和100米蛙泳金牌,这是荷兰在近几十年来难得一见的游泳成就。

女子跳台赛中,中国名将陈肖霞失利,冠军为中国另一选手、19岁的周继红获得;女子跳板预赛中成绩居首位的中国的椰艺花,决赛时发挥不佳,仅得第四名。金牌获得者是加拿大新秀西·伯尼埃。

体操比赛7月30日于保利馆拉开战幕。女子比赛中,以埃·萨博为首的罗马尼亚年轻选手,战胜了美国和中国,荣登团体冠军宝座。但是,在个人全能赛中,享有“科马内奇接班人”称号的17岁的萨博,输给了比她年轻一岁的美国新秀玛·雷顿,名列第二。不过萨博仍是本届最出色的运动员,她总共获得4枚金牌(团体、跳马、平衡木和自由体操)、1枚银牌(个人全能),超过了科马内奇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的成就,比本届头号新闻人物刘易斯还多得了1枚银牌。中国21岁的马燕红在她的拿手项目高低杠比赛中与美国的朱·麦克纳马拉并列冠军。

在普拉多进行的射击比赛中,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名运动员参加。以往射击虽然准许女子参加,但它仍属男子项目,这次为女子单独设置了标准步枪、气步枪和手枪比赛。中国选手继许海峰获手枪慢射冠军后,李玉伟和吴小旋分别在“跑猪”和女子标准步枪赛中各得了1枚金牌。

欧洲在剑坛一直享有盛誉,在本届有275名选手参加的击剑赛中,欧洲国家占有明显优势。8枚金牌,欧洲拿去了7枚。其中意大利3枚,法国、联邦德国2枚,中国25岁的栾菊杰,经过积极争夺,战胜了世界名手、联邦德国32岁的科·哈尼施,夺得女子花剑冠军。这也是亚洲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获取击剑金牌。

球类有男女9个项目。南斯拉夫双夺男女手球冠军。美国男女篮球水平高于其他各队,较轻易地摘下了这两项桂冠。排球形势较为复杂。美国一反常态,积极开展排球运动,仅几年功夫,男女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海曼为首的美国女队,在8月3日预赛中以3∶1战胜中国队,但是8月8日决赛时,中国队发挥所长,直落三局击败美国队,拿下了金牌,实现了三连冠(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的夙愿。此后女排精神一直被中国人作为拼搏的代名词。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奥林匹克圣火于8月12日在欢乐、友谊的气氛中熄灭。东道主美国获得了自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多的一次奖牌,计金牌83枚,银牌61枚,铜牌30枚;罗马尼亚也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名次,位列第二,金牌20枚,银牌16枚,铜牌17枚;联邦德国位居第三,金牌17枚,银牌19枚,铜牌23枚;中国队按金牌数排第四位,计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 fdLw9OI9JTRT7wHQGU6rJy8jVB5tVtq8MtBvb/hc8z+X8UeDoZRSHLoW6MM7MR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