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摄影构图审美的传承

由于摄影术源于西方,因此西方的摄影构图理论对世界摄影技术的提升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图一词来源于英语的Composition,或许来源于欧洲其他语言亦或更加古老的语种,我们在此无需深究。其实,Composition一词并非仅仅局限于构图一种意思,更多的时候,该词的意思为作曲、作文、构成、合成等,也正因为于此,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构图的真正含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摄影构图,摄影构图与音乐家的作曲、文学家的写作具有同等的作用与价值,他们组织的是音符、文字,我们组织的是光影、色彩,从这一角度来讲,摄影构图与画家的作画似乎更接近些。

相比而言,西方的油画艺术对于摄影构图的影响更为深刻,油画艺术讲究焦点透视,重视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这与摄影术不谋而合。油画强调结构严谨,造型准确,如达·芬奇绘在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墙上的《最后的晚餐》,就堪称焦点透视的经典力作。

虽然油画和摄影构图的渊源更深,效果更为接近,但是,中国画同样对摄影构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画也讲究构图,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在中国画中,更多的叫做“布局”或“章法”。中国画布局中的开合、虚实、均衡、对比、疏密、留白、节奏、张弛等,都是我们民族艺术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织演化的瑰宝,都可借鉴到摄影构图中,所谓“拿来”是也。

作为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有很多值得摄影人借鉴的构图技巧。

明·樊晖的《溪山远眺图》层层递进,虚实得法,留白恰当,对于风光摄影的构图很有借鉴价值。 GbF8jsGLI2WkNRe3ca3zPzcIjev8NDGSndXUdWu4s3PdEPIiQeujRIkbtRq/57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