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物质生产文化类文化词汇

物质生产是人类针对自然界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而创造的种种物质财富、成果或遗迹,如建筑、服饰、饮食、器物、用具等物质方面的内容都属于物质生产文化的范畴。

这些物质财富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体现出中国一定时期的科技文化水平,比如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一种辨别方向的仪器——司南。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用天然磁铁矿石,雕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这就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指南针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充分显现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世界的敏锐的观察能力。

还有众多文化词汇显现出汉民族对自然地理、山川风物等未知的自然世界不断探索认知的历史进程,展现出中国人坚信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的精神风貌,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正是中国人敢于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的最好注释。因此,吴国华(2000)说:“语言是人们创造的,是一定民族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一方面,人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人在改造物质世界时的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受和经验莫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语言世界是人们所建立的蕴含着人的全部精神创造的关于物质世界的镜像。”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简单总结一下汉语中物质生产文化类文化词汇的特点。

一、凝聚和体现汉民族的聪明智慧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

中国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了解了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根据其运动的规律和气候的变化、植物生长现象的关系,把一年分成24等份,并给每一等份命名,创制了“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很多农谚也反映了节气和农业生产的联系以及太阳、月亮的运动规律。比如:“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这些浅显易懂的农谚就是古时中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石碾

又如,中国劳动人们所创造的一种用来碾米、碾谷物的石制工具——石碾,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石器时代一直沿用到近现代,甚至直到现今,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在使用,充分凝聚和反映出汉民族的聪明智慧。

再如,1974年在中国陕西发现了一千多件秦代陶制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陪葬品。这是一支阵容庞大的古代地下军队,同时在兵马俑坑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有的至今仍然十分锋利,表明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水平。因此,兵马俑和青铜兵器、青铜马车的出土轰动了整个世界,并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秦代兵马俑

1987年,秦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先后有两百多位国家元首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高度评价道:“秦兵马俑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可见,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利用和改造自然界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时代精神。

透过气势宏伟的兵马俑,我们依稀看到了秦始皇率领千军万马攻破其他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心和气魄,而这种大小如同真人真马一样的兵马俑的出现也恰恰反映了当时七国并立、战乱频频的社会现状和彰显武力、并吞八方的时代雄风。

二、反映社会的进步和当时的文化状况

汉语词汇体现和反映汉民族文化,只有用汉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才能真正理解这些词语。其中,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主观反映,是语言对客观现实的最为直接的反映,所以某一个词与其所记载的文化事实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从词义可以透视古代社会的文化存在状况。斯大林说:“语言是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消亡而消亡。”语言是人们所创造的,它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是关于现实物质世界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与体现。

比如,先秦时期,人们服装样式是“上衣下裳”。《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即“下衣”称之为“裳”。“裳”在《说文》中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释名》说:“裙,下裳也。群也,联接群幅也。”《仪礼·丧服》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即“裳”为下身所穿的裙子,以七幅布围绕下身。古代布帛幅窄,每幅只有二尺二寸,七幅计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七幅布的长度也有四米多了,所以裙要折在两旁,中央部分要方正平整。裙的长度不一,有的长不及地,有的则拖地四五尺。据现代学者研究,下衣中“裙”最早,而且男女都穿,后世才变为女装。

古代服饰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两大类: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裳制。其中,“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这种服制形成于四千多年前,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到距今三千年的周代已经系统化、制度化了。而“上下连裳”制是上下衣裳相连的一种衣服样式,这种样式的衣服又称为“深衣”。不管是上衣下裳制还是上下连裳制,我们可以看到直到先秦时期,人们都还是不穿裤子的,所以当时汉语中没有“裤子”一词,后来生活中有了“裤子”这种服装样式,也就产生了“裤子”一词。

据古书记载,在汉代已有了裤子,当时人称作“穷绔”。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昭帝的上官皇后乃当时朝中重臣霍光的外孙女,“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臣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所谓“穷绔”,服虔注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穷绔”,即有前后裤裆的裤子。霍光为了上官皇后能独得汉昭帝宠幸而生太子,企图阻挠昭帝与其他宫妃亲幸。恰巧昭帝身体偶然不舒服,左右亲信和御医为讨好霍光,都说皇上应戒房事。于是令后宫佳丽都穿上有裆的“穷绔”。阿谀好事者的目的是想为皇上召幸其他宫妃时设置障碍,以便只宠幸上官皇后一人。但从这段记载,我们也可以知道汉代已有裤子了。

然而直到清朝后期,裤子才真正成为中国女人的常服。大概在一般人看来,两腿分立,女性苗条的身体露在外面,有失庄重、文雅,所以限制女性穿裤子。从前良家女子和妓院里的姑娘由服装上一看,就可以分得清清楚楚,其区别主要就在裤子上。“短袄长裤”,良家女子只能在卧室或闺房里穿,连出房门都不好意思,无论寒暑,只要走出内室一定要穿上裙子。妓女则刚好相反,她们不论穿多么华贵的衣料,都只能做成短袄大脚裤,不许穿裙子——尤其不许穿红裙子,因为穿红裙是正室夫人的专利,别人不得穿用。所以,旧时老北京有一条歇后语是“窑姐儿穿裙子——假充好人”。“窑姐儿”就是妓女,这条俗语体现了以前良家女子和窑姐在服饰习俗上的差别。

小麦

再如,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商周时期人们在用石农具、木农具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用青铜农具。因此,商周时期粮食作物的种类就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甲骨文中就有“麦”字,表明中国人种植小麦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它不断地与外来文化进行接触交流,并不断地汲取和吸收外来异质文化的养分。比如就农耕文化来看,尽管中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生产技术也很先进,但明代中后期,中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产品,并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成为中国重要的栽培农作物。可以说,中国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会在汉语中留下它的足迹,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载体和表达形式,既深刻反映五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也展现出当今中国社会不断改革发展、日新月异的崭新时代风采。如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大量与此有关的词语就在汉语中出现了,比如“轮船”、“汽车”、“火车”、“飞机”、“电灯”、“工厂”、“流水线”等。

在本章中,我们分类介绍汉语中这些属于物质生产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从中透视古代社会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面貌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风貌。为便于分类讲解,我们将其又细分为七个小类:环境地理类、农耕文化类、服饰文化类、饮食文化类、生活起居类、交通行运类和经贸流通类。以下,我们分七个章节来分类详细讲解。 74vNGau2xwlPqoMGS4cqtoLFHm+src4w4oBnBTboHqztNstESRlDO/Ypi5CA13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