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编写理念

一、现有汉语文化词汇教材的编写情况

目前学术界已注意到汉语文化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但目前汉语文化词汇教材编写方面的成果并不多,并且现有教材多数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如杨琳的《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苏新春的《文化语言学教程》、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这些著作对留学生来说,显得专业性太强,难度较大。目前可作为对外汉语文化词汇课教材的主要有四种:杨德峰的《汉语与文化交际》、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常敬宇的《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所出的“对外汉语教材·语汇与文化”系列教材。

其中,《汉语与文化交际》从外国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分不同的专题介绍了与汉语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也举引了大量的文化词汇。但该书主要介绍与汉语交际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词汇,作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非常合适,如果作为“汉语文化词汇”教材,内容稍显粗疏,不够全面。

《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分12个章节,系统介绍了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每一章节都介绍了相关的文化词汇,如“服饰与语言”、“饮食习俗与语言”、“商业习俗与语言”等,但该部分并非该书的主要内容,所介绍的文化词汇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应例证。

《汉语词汇文化》(增订本)是目前该课程比较出色的教材,向留学生介绍了大量的文化词汇,“以汉民族的诸文化因素为纲来对汉语词汇进行文化分类,并论述其构词特点,阐述其文化内涵”。 但是该书在文化词汇的类聚和编排上稍显凌乱,同时缺乏运用实例,特别是一些词汇缺乏色彩义和语用环境的说明,学生学了之后仍不知如何运用。

“对外汉语教材·语汇与文化”系列教材是目前比较有特色的一套教材,首批包括《成语教程》、《惯用语教程》和《俗语教程》三种教材,其突出特点是“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意在使外国留学生对汉语熟语有一个较为基础的了解,同时,通过熟语的学习,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其汉语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该套教材所收语汇量较小,比如《俗语教程》仅选编了约200条俗语,同时所收录语汇在组织上缺乏一定的类聚性,显得较为凌乱,不够系统。因此,结合留学生特点编写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材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界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

二、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编写理念

1.以类统摄,依据语义场理论把具有某种语义联系的词语系联起来

文化词汇非常庞杂,看似缺乏系统性、条理性,但实际上有着较强的类聚特性,汉语词汇场和语义场的理论具有普适性,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把握和利用汉语文化词汇的聚合及系联规律,以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汉语文化词汇相关教材编写中也必须合理利用文化词汇的这一特性,注重词语间的语义相关性,依据语义场理论,把众多离散分布的文化词汇分门别类地系联聚合起来,使之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组织教学。

借鉴文化层次理论、词义文化标记理论和语义场理论,利用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我们把汉语中的文化词汇分为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心理精神文化三大类,每一大类之下又分为几个小类,共分十六个小类,每一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小节。比如,第一大类“物质生产文化”之下又分为环境地理、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共七个小类,而在“饮食文化”小类下又细分为“饮食与禁忌文化”、“食品食味与文化词汇”、“饮食方式、食具炊具和文化词汇”、“茶和茶文化”、“酒和酒文化”五个小节。各类之间有交叉,也允许交叉,以体现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特点。

2.释义注重色彩义,强调词语运用中的语法和文化规约

像“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往往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因此该词为褒义词;而“纨绔”是丝绸裤子,这自然是有钱人的装束,常用以泛指富家子弟所穿的华美衣着。一般民众对为富不仁的富家子弟多没有好感,因此,像“纨绔子弟、纨绔习气”等词均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样以特征代整体,体现了服饰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和影响。另外,像“白毛乌鸦——与众不同”、“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类的歇后语也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在运用时要注意其色彩义和语用规则,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偏误。比如下面的句子

(1)*这个男孩子又聪明又帅,这真是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2)*我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但可不敢问。如果去问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3)*一有人喊抓贼啊,人们都老鼠过街。

3.采用丰富的例证,讲清楚文化词汇的理据(语源)

词是事物的名称和标志,用什么词去称呼什么事物,总是有一定道理(或依据)的,这些道理就是词语的理据,而文化词汇的形成,更是受到某一民族物质文化、社会制度和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融入该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中,成为某种意义产生的根源。在教材中应采用丰富的例证,讲清楚词语语源,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拍马屁”一词源自蒙古人平时相遇时总是要拍拍对方坐骑的屁股,说声“好马”,以示欣赏,后来引申为“巴结奉承”之义。

又如,“吃闭门羹”,该俗语义为“拒客”,指人不受欢迎,遭到别人的拒绝。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原来,“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中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也就是说,这名姓史的高级妓女不愿接待下等客时,就待之以羹,以表婉拒。客人见羹即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体现出中国交际文化中委婉含蓄给人留面子的交际风格。但可惜现代拒客,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4.选配适当图片,注重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形象性

比如“对牛弹琴,不入牛耳”,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意义较为抽象。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琴师,有一天,他对着一头正在吃草的牛,抚弦弄琴。可惜的是,牛没有理会他,对他所弹的美妙的琴声没一点反应,显然这位琴师在表达感情时找错了对象。因此,从感情色彩来看,该成语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说,人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所处环境,调整使用不同的方法,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例如:“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你跟他谈小说创作,那根本就是对牛弹琴。”又如,“和这些不懂道理的人争吵,无异于对牛弹琴,徒然耗费口舌和精力。”在书中我们选配上适当的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对牛弹琴 AeEyzh183K9Bp1l9dp7gJXgJPXQ5j+Lt/OyPkD6kBE2I6neQPnD6HMPVnfjpDN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