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

词义的聚合组合、派生引申、联想扩充、象征比拟均有着鲜明的文化标记,在同义、反义、上下位等语义聚合中,在词义的派生发展中,文化因素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甚至形成词义的文化谱系。而“在对文化的观察中,人们可以发现文化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因此,通常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参照文化层次理论,为便于留学生学习,根据词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附加义,我们把汉语中的文化词汇分为以下三个大类、十六个小类:

一、物质生产文化

“物质生产文化是人针对自然界而创造的,是经过改造了的自然存在物,包括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所构成的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成果。” 在具体的物质形式中,凝聚着人们的认识,这些认识包括审美观念、价值判断、使用功能、地位与使用、材料来源、产生方式等。也就是说,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满足生产、生活所需所创造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如建筑、服饰、饮食、器物、用具等物质方面的内容都属于物质生产文化的范畴。具体来看,我们将汉语中属于物质生产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可细分为以下七个小类:

(1)环境地理类:梅雨、三伏、三九、长城、西风、东风、数九隆冬、泾渭分明、无底洞、里程碑、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眼不识泰山、井水不犯河水、无风不起浪……

(2)农耕文化类:梯田、节气、三夏、解甲归田、刀耕火种、鱼米之乡、沧海桑田、针尖对麦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3)服饰文化类:五服、破鞋、穿小鞋、扣帽子、绿帽子、虎头鞋、虎头帽、龙袍、乌纱帽、红顶戴、穿新鞋,走老路、借来的衣裳不合体、两人合穿一条裤子……

(4)饮食文化类:炒鱿鱼、炒冷饭、夹生饭、一锅粥、吃小灶、大锅饭、醋坛子、铁饭碗、连锅端、揭不开锅、敬酒不吃吃罚酒、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5)生活起居类:挖墙脚、顶梁柱、四合院、死胡同、门当户对、五脊六兽、挖东墙补西墙、上梁不正下梁歪、墙倒众人推、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6)交通行运类:闯红灯、过河拆桥、阴沟翻船、老牛拉破车、出门靠朋友、船小好掉头、骑驴不知赶脚的苦、常在河边走,难免打湿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经贸流通类:茶馆、水货、山货、幌子、关系户、主顾、黑市、跳槽、下海、赶集、赶庙会、计划经济、挂羊头,卖狗肉、买卖不成仁义在、褒贬是买主、一分钱一分货……

二、制度行为文化

“制度行为文化是针对社会而言的,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种种社会制度、组织行为和行为规范,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道德、法律等。而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如礼仪、风俗等。” 具体来看,汉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种种社会制度、行为规范等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约以及在一定的社会规约浸润下所沿袭的社会组织行为和日常生活习俗均属于制度行为文化的范畴。据此,我们将汉语中属于制度行为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分成六个小类:

(1)人生礼仪类:红鸡蛋、洗三、过满月、红包、抓周、花甲、弱冠、冠礼、笄礼、秦晋之好、驾崩、送终、做七、填房、续弦、撒帐、交杯酒、拜天地、闹洞房……

(2)交际礼仪类:鞠躬、请安、拱手礼、非礼、拍马屁、咬耳朵、拉下水、礼尚往来、赏光、给台阶、留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远亲不如近邻、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3)姓氏文化类:姓、氏、字、号、华夏、百家姓、炎黄子孙、周吴郑王、张家长,李家短、提名道姓、两姓之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

牌坊

(4)家族宗祀类:牌坊、社稷、封禅、家谱、香火、手足、客家、骨肉、寻根、拜山、烧纸钱、落叶归根、养儿防老、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萝卜虽小,长到背(辈)上了……

(5)社会制度类:精神文明、两手抓、扫黄打非、“左派”、右派、政审、户口、党委、计生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三个代表、群众路线、一国两制、承包责任制……

(6)岁时节日类:春节、除夕、拜年、压岁钱、春联、守岁、端午、中秋、重阳、腊八、年糕、清明、鬼节、元宵节、龙舟、祭灶、迎灶、灶糖、冬至、月饼、汤圆……

三、心理精神文化

“心理精神文化包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心理过程、好恶判断、民族习性及某一民族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艺术,主要存在于某一民族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某一民族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晶。” 相比物质生产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心理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潜藏在文化系统的深层,“包含着三个子系统,即情感系统、思维系统及价值系统。三个子系统互相连接、牵动、渗透,构成了文化深层次中的隐秘世界” 。据此,我们将汉语中属于心理精神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分成思维系统、情感系统和价值系统三个小类:

(1)思维系统类:此类汉语文化词汇体现汉民族在思维模式、思维途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如“马、牛、狗、羊”和“荷花、牡丹、松、竹、梅”等动植物由联想引申、象征比拟等途径负载着一定的文化意蕴,这种由此及彼整体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体现出中国人善于联想引申的文化心理以及委婉含蓄的表意风格。

寿星

(2)情感系统类:此类汉语文化词汇反映汉民族情感表达的各种方式、情感涉及的范围以及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程度和途径。像“寿星、观音、关公、玉皇大帝、灶王爷、财神爷、龙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落叶归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有关神明信仰和祖先崇拜的文化词汇寄托着汉民族的情感归宿,反映了汉文化中神明信仰的实用性、世俗性以及慎终追远、寻根念祖的家族情结。

(3)价值系统类:此类文化词汇反映出汉民族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理想以及各种价值观念,例如“官话、父母官、官字两个口、县官不如现管、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文化词汇反映出汉文化中“官本位”的价值取向。

综上,汉语文化词汇看似杂乱,却并非无序,词义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在形式方面有明显的表现,如“官位、官腔、官老爷、父母官”等体现汉文化价值观念的词语;有些虽属隐性表现,但人类的思维认知方式是相近的,例如学了男子的成人礼“冠礼”,就希望知道女子的成人礼“笄礼”;学了“秦香莲”,就容易掌握与之相关的“陈世美”。词汇场和语义场的理论具有普适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握住汉语文化词汇的聚合及系联规律,以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U4QtrpZjgyFYZlTPf3zQuVaDu6E+7YyKqEeHIzeBnTJd0KjTxz48nxEMPSnEQWH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