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已开设有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为什么还要开设文化词汇课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此加以阐释:

一、汉语文化词汇是语言教学和文化导入的突破口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汉语文化词汇集中体现出汉语和汉文化的关系,反映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习俗民情,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因此,汉语文化词汇有着鲜明的类聚性和文化属性,它不仅包含着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国人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为突破口,可以巧妙地将语言教学和汉文化的渗透结合起来,利用文化词汇的类聚特性,在短时间内丰富和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同时在文化词汇的讲解中,更容易引入汉文化。比如,从文化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汉民族的文化程度和民族精神,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汉文化的婚姻制度、宗法制度,从借词看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等。这些有趣的文化命题以文化词汇的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慢慢导入,相比形而上的文化说教来说,更容易激发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汉语文化词汇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

乌龟

语言的文化特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和突出的问题,其中词义的文化标记尤为突出,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许多偏误,都与它有直接关系。比如“他是一只老乌龟”,在英语中指“他行动迟缓或落后”,在日语中可以指“他是个老寿星”,在非洲的伊博语中却指“他非常狡猾”,而在汉语中指的是“他的妻子有外遇”。在这里,留学生如果不理解“乌龟”一词的汉文化内涵,仅从字面上理解为“年纪老的乌龟”,或利用本国文化去解读这个词,都会导致交际失败。胡明扬(1997)就指出:“对外汉语的语汇教学亟待改进。如果只掌握语音和语法的知识,而不掌握具体词语的读音和用法,那么还说不上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往往会一说就错,一用就错。这样看来,语汇教学理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即使不说是一个核心位置。但是,长期以来语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多年来没有显著的改进……不同语言之间有一部分语词的指称意义基本相同,在一定场合可以对译,但在附加色彩和文化内涵方面可能很不相同。”胡先生举例说:“汉语的‘狗’和英语的dog就有不同的附加的感情色彩。汉语的‘狗’往往和‘下贱’这一类意义联系在一起,而英语的dog却往往和‘忠诚’这一类意义联系在一起。”

我们不难发现,外国学习者的汉语运用能力主要是从他们能否准确使用地道的汉语文化词汇反映出来的。比如,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节目中有一次出了一道题考外国留学生:

题干:中国人形容一个人浑身湿透了,通常使用下列哪个词语:

(1)落汤鸡(2)落汤鸭(3)落汤鹅(4)落汤鸟结果那个外国留学生由于对中国的语言习惯没有足够的了解,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选择了“落汤鸭”。

再如:2013年第6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30进6的复活赛中,有这样一道题考外国留学生:

题干:请将谚语补充完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_____。

(1)工作(2)新郎(3)状元(4)状况

尽管那名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很高,不仅在复活赛中复活进入了前六名,而且最后还进入了三强,但他在做这道题时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错误地选择了选项(2)“新郎”。可见,汉语文化词汇是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难点所在。

近十几年来,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是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使外国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具备汉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还要让他们掌握和理解汉语的文化因素,让他们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汉文化素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词汇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

三、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的侧重点和不足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已开设有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但文化课程注重历史文化知识、民俗文化和人文地理的讲授,如韩鉴堂编著的《中国文化》,该书系目前较为通用的“知识文化范畴的教材,以掌握中国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全书共设31课,主要有中国地理、中国龙、传统节日、四大发明、古代历法等29个文化专题。而汉语词汇课程更注重构词法、词义猜测、同义词、反义词及词义的演变等内容,如万艺玲编著的《汉语词汇教程》,该书“通过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词语之间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尽快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全貌,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和有关词形、词义、词与词的关系、词汇与文化等基础理论知识”(见该书《前言》)。

在内容编排上,尽管两书都注意到了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如韩鉴堂书中提到中国的姓氏、名字、龙的成语、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万艺玲书中提及熟语、词汇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差异,但由于其本身侧重点的局限,对于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均未能系统讲授。因此,在对外汉语课程体系中有必要开设一门新的“汉语文化词汇”课程,以凸显汉语词语的汉文化标记。

但是汉语文化词汇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怎样把这些离散分布的文化词汇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编写出一部形象生动、系联聚合、易于教学的文化词汇教材?而且,汉语文化词汇非常庞杂,除了诸如“梅、兰、竹、菊、西风、东风、三伏、三九”等大量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语外,还包含有大量多音节构成的成语、歇后语、惯用语、典故词、谚语、俗语等,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又该选择哪些内容去进行教学?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无论是“文化词汇”课的教材编写,还是组织教学,都必须注重和体现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和实用性,利用典型词归类记忆,同时在选择时,注重选择体现交际文化的词汇。比如在讲到“诸葛亮”这个典型词语时,以之作为核心词,把与之相关的“空城计、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事后诸葛亮、三请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等俗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系联起来,利用典型词归类记忆,逐步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 uV5SRhiwQvWr5IlOslUvwhKgNKyXaeH0oiyGFme4dUBWM3jE5VROIM7wT1euSC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