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化解产能过剩政策主要是立足于“四个一批”,如何细化和落实“四个一批”是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内容。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出台的政策不完善,完善的政策不落实,落实的政策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应该会有广阔的空间。调研中,不少企业也认为,“四个一批”政策中“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应该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最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关于“消化一批”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当前政策没有进一步明确产能过剩的特点并据此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船舶、光伏等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国际需求急剧下降;而钢铁、水泥等行业国内需求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但供给增长过快,大大超过需求。由此,同样是鼓励需求,但不同行业政策的着力点并不同。
二是相关鼓励政策出台后,是否会导致落后产能更加难以淘汰甚至“死灰复燃”,延缓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目前,各地关注的扩大内需政策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和地区目标上,与中央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的总体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一些地区可能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保护本地区落后产能,使本该淘汰的企业不能被市场淘汰。
三是对于应该开拓哪些具体领域很难明确。例如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多数已经饱和,按照当前的经济增速很难再出现之前的快速增长;目前只有一些供应家电、汽车行业的冷轧产品供不应求,但根据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预测和在建产能统计,现在的供不应求只是已有产能的供不应求,随着新建产能的释放将很快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的产品品种有限,且都属于高尖端产品,虽然总需求量不低,但单批的需求量不会很大,因此,必须定制化生产,钢企开发这部分需求必须改变传统工艺和投入资金。例如船舶行业,短时间内扩大需求只能依靠政府扩大军用船和公务执法船等采购,而“国轮国造”消化产能困难非常大。由于我国船企产品质量和技术仍与国外有差距,不少“国轮”即便有需求订单也交给外国企业制造,而且,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也有待完善。此外,船舶企业向海工的转型也存在技术储备不足、海工本身市场空间有限等困难。
“转移一批”产能是指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生产。但是,走出去只能是在海外建设新的产能,在短期内对化解国内存量过剩产能的作用有限。而且,企业海外建厂必然面对比国内更为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困难非常大。调研中,我们发现,钢铁企业普遍缺少通过跨国经营转移产能的意愿,更希望“走出去”的是产品而非产能。电解铝全球市场的产能都过剩,向境外转移产能亦存在诸多困难。船舶企业明确提出向国外转移一批产能的提法不科学、不准确、不现实。我国目前无论是市场、成本还是气候环境等,综合制造环境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要好,韩国、日本的企业都将制造基地放在中国,因此,重点是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但是,除了日本、韩国外,部分新兴国家如越南、巴西也在支持发展本国的船舶业,我们的产品没有“走出去”的竞争力。光伏企业同样希望的是产品“走出去”。
通过产业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是国外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国情况有其特殊性,企业间的整合必须面对地方政府的干预和所有制的限制。总体上讲,央企与央企之间的整合相对容易些,因为央企不受地方政府的行政约束,也没有所有制的问题。但是,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地方国企之间、国企和民企之间则没有那么简单。调研中反映的情况表明,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的跨区域、跨所有制整合,都很难摆脱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影响。如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的案例背后反映出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整合仍面临不少困难,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并购重组中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光伏企业反映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引入光伏企业发展地方经济,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供了政府担保贷款购买设备的优惠政策,是光伏企业的“背后股东”。如要并购,必须与政府谈判,并购价格必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都是并购方不能接受的。此外,金融和税收政策也限制了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按照此次政策重点,属于“淘汰”范畴的产能是不符合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的产能,而非单纯的落后产能。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很多行业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纳入统计的产能基本不属于落后产能,可淘汰的空间有限。以环保、安全、能耗为标准“淘汰一批”的思路非常正确,关键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如果标准迁就下限,淘汰的空间仍然不大。例如钢铁行业取消了235MPa和335MPa的钢材强度标准,采用400MPa标准,但仅仅淘汰了1000万t左右的产能。水泥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此外,标准的执行问题也非常大。标准执行部门往往出于地方保护、难控制等原因,对一些真正需要淘汰的企业降低执行标准。标准执行不到位是六大行业普遍反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