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自我意识辅导的理论依据

(一)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奥地利心理学家哈特曼(N. H. Hartman,1894—1970)出生于德国一个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家庭,早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移居美国专门研究自我心理学。他被称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最早提出研究心理学的自我领域,他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可以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媲美,在自我心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他提出了无冲突的自我领域,认为自我并非对于环境的每一次适应和学习过程都是冲突,冲突外还有很多成熟和学习过程,像动作、思维、记忆、创造力以及一些自我适应机能,并不是自我与伊底(“伊底”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所谓心中无意识的部分,也称本我)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里发展的。他提出了防御机制的理智化,即人们为了防御某种潜意识动机而故意用智力活动来压制它,在对个体对环境适应的描述中,提出了自我的整合机能和自我调节机能。总之,哈特曼创立了自我心理学逐步清晰的理论体系,开始侧重研究自我的发生和发展。

(二)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中阐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即原始的自我,指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冲动、需求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的源泉,它按快乐原则行事,即获取快乐、力避痛苦,它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自我舒适感以及生存、繁衍等,它是无意识的部分,是不容易被我们自身所察觉的。

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现实化了的本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不再是盲目地去追求快乐,而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最后形成的,也是人格中最高层次的、最文明的部分,它按照社会道德、伦理以及相关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这三者应该是相互作用并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本我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超我是适应社会法则的最高展现,而自我则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并完善本我。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E. H. 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同时也是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持续整个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具体的8个阶段,这8个阶段类似每个个体一生大致的成长方案,个体在不同的阶段里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困难,化解不同的危机与矛盾,而后逐期上升,最终完成他整体性、全面性的自我发展。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都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我们一般会认为这时的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喝足、不哭不闹就行,除此之外很少去关注他更多的感受,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时期的孩子处在周围人的呵护和慈爱中,他们是否得到了充满爱意的照料,哭啼时是否有人及时安慰和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种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力量的作用。具有信任感的儿童充满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和期许。反之则不敢希望,时常担心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1周岁以后,儿童会逐渐有这样的思考:我与外界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我能控制外界的哪些东西,外界的什么东西能控制我等,开始出现了“自主性”的意识,并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逐渐有了自我操控感。这个时期的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往往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这也是人的第一个反抗期,但这个时期如何处理好这个冲突,即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的相关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要过分严厉,否则容易伤害到儿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也不易过度保护,过度保护和溺爱会阻碍孩子进行自我探索,容易形成羞怯和怀疑的特点。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的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个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和有创造力以及丰富想象力的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也就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或无视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对自我的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固定化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积极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个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大多数儿童在刚入小学时,是感到自己无所不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生活的深入,他们就会产生很多的对比,如和同学比谁回答问题更快,谁更受老师喜欢,谁的体育能力更强等。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智力、能力以及是否受欢迎等与其他同学对比,如果他们体验到了成功和信心,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但是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会使儿童对未来期许不高,在这个时期,儿童既有可能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也有可能形成自卑感以及对自我能力的怀疑甚至低评价等。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很快他们就进入了青少年时期,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进入成人期的短暂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所谓的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才能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有关自我定位的感觉。儿童进入青年期后,个体的意识包括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维度,这两种自我之间的协调统一,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努力改变和提升现实的自我,使之逐步趋近理想自我;另一方面是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并能悦纳现实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形成良好的青年,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会产生“内在一致和连续”的感觉,与周围客观环境和社会之间也能取得协调一致,有内在力量去接受进入成年期后的生活挑战;否则,就会产生角色错乱,不能正确应对和选择相应的生活角色。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只有牢固、稳定地形成自我同一性的人,才会敢于以及主动并乐于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从而自然地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并能深刻意识到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从而会产生亲密感,包括自我牺牲、压制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相互给予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用埃里克森的话说就是“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而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建立一种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这个阶段的人,如果已经形成了积极的同一性,并过上了幸福圆满的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带来这一切的环境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直接相互作用,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东西来实现。这样的人就是具有繁殖感的人或者说生育感的人。当然,在生育感这个时期的个体除了生育孩子以外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工作,这个阶段也是个体对下一代的关心以及创造力等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个体获得关心以及创造力的相关优秀品质。没有产生繁殖感或生育感的人,就会陷入自我专注和完全自我中心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和舒适,其结果就是人格的停滞和贫乏或者说人格的不完整。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老人的体力、心智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往事时,如果体悟到自己所度过的是幸福美满、有创建的一生,就可能怀着充实和满足的感情与世告别;如果感觉一生经历中没有做出自己理想的事,有些自我期许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就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悦纳自我、接受现实的感受;一种超然的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悔恨、无助和绝望,他将获得淡然和智慧的品质,用埃里克森的话说就是“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对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人生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和危机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含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在各个阶段都形成了积极品质,那就算顺利地完成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个体发展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并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四)马丁·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

马丁·塞里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目前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首席教授。四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乐观、积极的心态,习得性无助以及压力的相关研究等,他著作等身,其中比较出名的是《真正的幸福》(自由媒体出版社,2002),《可以学的乐观》(纳普夫出版社,1991),《你可以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纳普夫出版社,1993)。他最新的著作是《个人优点和美德:一本手册和解释》,由克利斯多弗·彼得逊(2004年牛津大学毕业生)协助撰写。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乃至全球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塞里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融于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是其产生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投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过去多年以来的消极心理学形成强大反差,并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的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悦纳的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自我、幸福生活,而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和全面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具体就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3个层面。

(1)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2)在个人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

(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bnmuoOfB5EvA+kwtsF2Sy/YC5DeLNjG6bwMJ2BSTlO5k6XDgrO9xFz/3FYAUdd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