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学习心理辅导实施过程指导

学习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和行动,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活动过程中。有了好的主题和活动方案,只是活动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如何成功地开展活动。活动关注的对象是学生的内在自我,所有的实践活动应直接落实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获得上。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一)重视行为实践的过程调控,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

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参与调查,小组讨论,倾听他人交流,分享实践体验,教师要有效的组织引导与点拨,激励奖赏学生主动参与。以“行为实践——体验、感悟、实践——再体验、再感悟、再实践”的原则组织、指导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既要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带头作用,又要了解每个小组成员的状况,及时心理疏导,鼓励内向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大胆愉快地参与活动;既重“预设”,更重“生成”。“生成”主要是指学生的现场活动,学生现场的感受、争论的观点、生动的案例和意外的辅导素材。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成资源,发挥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活动流程,让学生情感智慧的火花燃成熊熊火焰。时间周期长,环节形式多的活动,教师要注意过程调控,做好周自评,月交流,学期评价,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二)重视激活学生并引导探索心路历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体验感悟以及自助互助。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教师应更多地充当好朋友的角色。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教师要富有激情,精神饱满,语言有感召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活动中,教师首先应注意转变角色,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参与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如激情导入,平等参与讨论,耐心启发,认真倾听,真诚鼓励,中肯的提炼归纳,都有益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其次,引导并要求学生探索并交流记录自己的心理体验。杜威说儿童的成长是个体经验不断改组与改造的过程。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获得经验,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感悟,也标志着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壮大。交流或记录的过程是梳理经验感悟的过程,也是经验感悟深化升华的过程,更是学生共同分享相互教育影响的过程。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让学生以“心灵独白”或心理日记的形式交流记录自己的探索成果,这也是最有价值的“成果报告”。 /UOqWj5xeH9iFvDpx2PjS4B7asoRObZzxURR8lHpleB34xJnXZ4fOeKt17oxHO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