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时代文化背篇


时代文化背篇

作者姜戎从出生成长到成熟沉淀的过程历经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生在动荡的战争年代,长在社会主义的红旗下,目睹了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感受着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大跨步的前进,投身于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瀚海洪流,自愿成为支援草原建设的知识青年,后又随着国家的拨乱反正自考入高校植桃育李,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潜心学术,终成此书。然而纵观作者一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对其思想影响最为深刻与明显的时期还是作为知青投身草原时历经的人与草原之间残酷斗争的热血岁月,那里的天高地阔草长鹰飞那里的物竞天择血腥较量,无不在作者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书于改革开放卓有成效、社会建设日新月异时期的《狼图腾》不仅展示出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符号,更清晰的映射出了走过几多无情岁月的作者对于民族文化和名族性格的总结反思,总让人每每在重新翻阅那段历史时不禁百味杂陈,默然无语。

相信多少了解祖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国家从成立到发展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历史的无情也不会只是书本上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很多走过或者留在那些个年代的人们都曾亲身体验过一个人在历史大潮的面前是多么渺小与无力。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以野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然则自上而下的红色号召让民众大都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对社会生产经济建设人民幸福都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并最终被定性为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十年浩劫一夕过,换了人间。

“知青”也是一个新中国躲不掉避不开的特殊词。他们是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所谓的知识青年,也都是相对而言。在那个红色至上的年代,国家的号召往往容不得一个人的反抗,无条件的服从也只是不言而喻的选择,只是太多时候还没等到你去清楚的意识到什么,你的命运却已悄然改变。知情与文革永远是最易被放在一起的东西,原因无他,后者的整个过程都是与前者重叠在一起的,且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非三言两语可以概之。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运动,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据说李先念还加了一个不满意,叫国家不满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投身草原,开启了一段精彩的人生之旅,岁月不止带给作者更深的迷惘,还有迷惘后的思考、升华,正如那个混乱的年代一样,英雄本是草莽命,人间处处儿女情,作品的一字一句都有时代的印记,或许存在争议的不只是作品本身,更有那个错综复杂的时代。SnaiH0ipc0duEmW9mTe0Y548PlRE0/F5I6Bi+3PVNDpduFvh+MeDfTR13y3JvQ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