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铸币

拉长交易链条

一开始,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交易的链条延长。

有鱼的人不要兔子,而是要盐,那如果卖盐的人恰好要兔子,事情就解决了。办法是:

先用:兔子 换 盐

再用:盐 换 鱼

但是,卖盐的要兔子,也只是碰巧,如果他不要兔子,他要的是梅花鹿,事情就又不成了。

这也可以通过延长交易链条来解决。比如,不远处有人卖梅花鹿,而这个人想要兔子。问题也能解决,只是多了一道手续:

先用:兔子 换 梅花鹿

再用:梅花鹿 换 盐

最后用:盐 换 鱼

这个链条,还可以继续延长下去。

可是,真的要把这个链条闭合起来,可能需要好几天,更糟糕的情况是,在交换可以达到的区域内(比如方圆几十里内)根本就闭合不起来。所以,延长交易链条的办法,只能解决一部分交易困难。它能成功,靠的还是侥幸。

交易至此还是不确定的事,必须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

货币出现

人们在交换的实践中发现,某些东西,好比盐,比其他东西更受欢迎,更容易交易成功。

于是,人们共同决定(很可能是在一个氏族内部),任何人在交易中必须接受盐,不得拒绝,否则取消交易资格。

于是盐的产量迅速增加,因为很显然,拥有了盐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盐,或者其他被规定好了在交易中必须接受的东西,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货币”。

历史学家考证,牲畜、粟米、布匹、贝壳,都充当过货币的角色。

一开始,用作货币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是实物,所以这样的货币叫“实物货币”(material money,commodity money)。

什么是货币?

如果给货币下一个定义,大约是:一切能作为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或者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的东西。

交易媒介,就是商品交换的中介物。有了货币这个中介物,商品交换就不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商品先与货币交换,再用货币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另外的商品的过程。

物物交换是一次性的交换。经由货币的交换,变成了两次交换。从一次交换,到两次交换,交换的次数翻倍,但是交易没有变得更麻烦、更困难,而是更容易、更快捷、更顺滑。没有货币居间的物物交换,反倒更艰涩,交易不成是家常便饭。有了货币,就没有做不成的交易了!

支付手段是什么意思呢?支付和交换不同,交换是此物换彼物,交流是双向的,谁也不欠谁的。支付则是单方向转移,比如借东西和还东西,东西只从一方到另一方,没有相反的流动,这就是支付。

你借了别人东西,可以还人家同样的东西或者不同的东西,“春借一斗米,秋还两担粟”,但可能没这么方便,万一你到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怎么办?你可以用支付货币的方式来替代还东西。同样道理,别人向你借一斗米,你没有,但你也可以借给他钱,即货币,他再去买米。用货币作为支付的手段,方便多了。

中国最早的货币

有历史学家考证说,夏 [1] [2] 之际,中国人主要用海贝作货币。

这可以用一些汉字的写法来说明。汉字的特点是象形,字的结构就表示字的含义。比如,财、货、贵、贫、贱、赚、赔、贪、赌、贿,这些与财货有关的字,都有“贝”字旁,反映了贝壳作为初始货币这个历史事实。

金属货币

牲畜、粟米、布匹、贝壳,这些初始阶段的货币,尽管极大便利了交易,但存在致命的缺陷。这些缺陷让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后来者金属货币。什么缺陷?主要是:

第一,不耐用。贝壳易碎,比如摔碎或是压碎。布匹易脏,易腐蚀,遇火更是立即化为灰烬。损坏了货币,相当于财富的灭失,得多让人心碎。所以,货币必须耐用,有耐久性,不能动不动就坏了。

第二,不便携带。牵着一群牛马去交易,太扎眼,太危险,被人抢了怎么办?还有,牛马每天还要吃喝,生病了,还要买药,何其麻烦!所以,货币必须安全,便于隐藏。

第三,不标准。如果将牛马或者贝壳当作货币,牛马的年龄、个头、健康状况,贝壳的大小、花纹、形状,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价值也各不相同。一头牛换几只羊,一个贝壳换几条鱼,就没有标准,就说不清。这会给交易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烦恼。所以,货币必须是标准化的,也就是形式统一,质地均匀,(价值)没有争议。

金属货币基本克服了这些缺陷。金属货币耐用,有耐久性,不易变质、腐烂;很小的一块金属,就有很大的质量,不但携带方便,还容易隐藏。把牲畜隐藏起来,几乎不可能,把一块金属藏起来却很方便。金属还可以做成重量、形式一模一样的,也就是标准化的,它们能交换多少商品,大体就是固定的。

因此,金属货币取代贝壳等天然货币,是必然的。

金银和铜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连中国的高中生都很熟悉。金银本来在山里沉睡,但金银优良的理化属性,如熔点高、可恒久存在、密度大、延展性好等,恰好符合好的货币的特征。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把它们开采、提炼出来,当作货币使用。

中国好多文学作品、戏剧等中,经常出现将银两用作货币的情景。作品里的人动不动就从袖子里掏出几两银子来。这虽然传神,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但这些描写太生动,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所以时至今日,在开玩笑时,人们还把钱、工资称为“银子”。

但这只是文学家的演绎而已,不是真实的历史。中国真正的货币历史上,主要的货币材料是铜。据历史记载,中东人最早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其次就是中国人。

商周 [3] 时期,中国已经开始烧制铜器。因为金银的储藏量小,开采技术难度又大,直到今天,世界金银的总储量也是有限的,用金银作货币,明显是不够的。

而铜的储量要大得多,比如安徽省的铜陵市就是以产铜而闻名的。汉武帝 [4] 时期,淮南王刘安 [5] 想造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属于他的封地的铜陵能给他提供足够的铜钱招兵买马。

铸币

金属币经历了两个阶段:金属块和金属铸币。金属块就是一块一块大小不一的、各种形状的金属币,因为没有标准化,使用的时候还得称重,很不方便。

因此,金属块就进化到了铸币阶段。铸币就是把好几种金属混合起来,铸造成标准形状的货币。如果学过中国历史,就会记得中国古代几种主要铸币的样子,比如形状像砍刀的刀币,以及更普遍、最常见的外圆内方的铜钱。

外圆内方是中国铸币典型的、基本的样式。它们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人对大自然天圆地方的认知。留意一下,今日中国工商银行(ICBC)、建设银行(CCB)、农业银行(ABC)、中国银行(BC)等各大银行的徽记,都是外圆内方的。中国文人把钱叫作“孔方兄”,也源于此。

从秦代 [6] 开始,中国铸币的主要成分就是铜,其他的成分是铅、锡、锌,还有极少量的铁。

在明朝嘉靖 [7] 年间之前,铜基本占到铸币成分的70%~80%,其他材料完全是辅助作用的,用于改善铜的铸造性能,也为了美观。宋朝 [8] 的钱含有较多的铅,但嘉靖之后,锌成为铸币的材料,减少了铅和锡的比例。

清朝 [9] ,铸币中铜的成分占到50%~60%,30%是锌,剩下的是锡和铅。

而铜自身也有变化,明朝之前用的是青铜,之后基本是黄铜。

中国基本没有金和银的铸币,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也许有人在纪念馆等不同场合见过金铸币,但数量是极少的,多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或者类似今天的纪念币,根本不是货币。在清朝的后期,曾经用过银锭,也就是大的银块,有各种形状,比如50两 [10] 一个的元宝,买价值大的东西,如房子,使用小额的钱(铸币)不方便,就用银锭,称作“大件用银,小件用钱”,但银锭不是铸币。

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

铸币和金属块的最大区别是,金属块的重量是实实在在的,实际多重,就是多重,而铸币却是有“水分”的。

铸币上刻有铭文,标识铸币的名义重量。标识的重量和实际的重量,不是一回事。标识的重量要比实际的大一些。比如本来半两的一块铸币,铭文上写的却是一两。也就是说,铸币是不足值的。

这也是个聪明的办法。因为铸币材料有限,让名义重量高于实际重量,可以让铸币也就是钱的量大大增加,方便人们交易。毕竟,交易规模的增速要大大超过作为币材的金属的开采速度,如果实打实地铸币,就会不敷使用。

既然大家都知道铸币是不足值的,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么不足值就不影响使用,只要没人拒绝,就相安无事。

但是,铸币确实存在问题,让人有空子可钻。既然半两的钱可以当一两的用,那我用1/4两,或者1/8两的,也可以冒充一两的,你半两当一两,跟我1/4或者1/8两做一两,不过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关系。具体的方法就是用贱金属替换里边的贵金属,即降低成色。不过,铭文始终刻的是一两。

辨别铸币的成色很困难,而成色不同的铸币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同样多的商品。那用成色足的铸币的人就吃亏了。

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虽然一般人不能辨别铸币的成色,但总有行家,比如那些铸造商(虽然货币是由政府铸造,但要禁绝民间铸造是不可能的),拿到成色好的铸币,把它们融化,把其中的贵金属提炼出来,分成两份或者更多份,再添加其他贱金属,重新铸造成成色减半或者更低的新币,重新投放到市场中。

成色低的替换成色高的,这是一个反复而且不断恶化的过程,到最后,市场上流通的铸币全部都是成色很低的铸币。成色低的铸币是劣币,成色好的才是良币。劣币驱逐了良币!

最早发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的人,是英国人托马斯·格雷欣 [11] ,所以叫“格雷欣定律”。当然,也许中国人比格雷欣更早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据明确的文献记载,格雷欣是最早提出这一定律的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格雷欣定律很有名,它除了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还可以说明坏人驱逐好人,邪恶驱逐良善等等。

注释 Ji0xBT6h6k3CZqjICNJpj0c2Yt+SFpTxXs/eaPWevvY9tOpRFXD50YjsfoPmuv9N

[1] . 夏朝存在的时间,一般认为是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但也有历史学家,如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哲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有《中国哲学史》等著作)认为夏朝不存在。
[2] . 商,又称殷、殷商(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甲骨文和金文)记载的王朝。
[3] . 即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两个时期。东周前半期,又称“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后半期又称为“战国时代”。因为东周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只有一部分包含在东周里面。
[4] . 即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
[5] . 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是汉武帝的叔父、豆腐的发明者,也有一说是《离骚》真正的作者。
[6] .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7] . 即1507~1567。
[8] . 宋(960~1279)。
[9] . 清(1616、1636或1644~1912)。
[10] . 两,传统的1斤等于16两,今天澳门仍用此制。
[11] . 即托马斯·格雷欣(Thomas Gresham,1518~1579),英国金融家和富豪,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出资人和创建者。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