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兽人掌罟田兽 〔1〕 ,辨其名物。冬献狼,夏献麋 〔2〕 ,春秋献兽物 〔3〕 。时田,则守罟。及弊田 〔4〕 ,令禽注于虞中 〔5〕 。
【注释】
〔1〕罟(ɡǔ)田兽:罟,网。田,打猎。今作“畋”。
〔2〕“冬献狼”二句:郑玄说:“狼膏聚,麋膏散,聚则温,散则凉,以救时之苦也。”意谓冬天食用狼膏可让人暖和,夏天食用麋膏可让人凉快,故“冬献狼,夏献麋”。
〔3〕献兽物:泛指猎获的野兽。郑《注》曰:“凡兽皆可献也,及狐狸。”
〔4〕弊田:谓田猎停止。郑玄说:“弊,仆也,仆而田止。”详《地官·大司马》。按,仆,此处停止义。贾《疏》曰:“谓田止。”
〔5〕令禽注于虞中:禽,兽也。注,聚也。虞中,谓四角树有虞旗的田猎处平地的中央,众人所获禽兽皆集中于此。据贾《疏》说,虞旗谓田猎停止时,虞人在田猎处中央所树的旗帜。
【译文】
兽人掌管用网来捕获野兽,辨别捕获物的名称、毛色。冬季适宜进献捕获的狼,夏季适宜进献捕获的麋鹿,春秋适宜进献各种捕获的野兽。春夏秋冬四季举行田猎活动时,就负责看守着捕兽的网以免猎物破网逃掉。等到田猎停止时,就命令参加田猎的人都把所捕获野兽聚集到四角树有虞旗的田猎处平地的中央。
2.凡祭祀、丧纪、宾客 〔1〕 ,共其死兽、生兽。凡兽入于腊人 〔2〕 ,皮毛筋角入于玉府 〔3〕 。
【注释】
〔1〕丧纪:谓居丧期间虞、祔以后的祭祀。
〔2〕腊人:官名。负责制作干肉。
〔3〕玉府:官名。负责保存王的珍贵物品。
【译文】
凡是遇到祭祀、丧祭、招待宾客等事情,就供给所需要的死兽和活兽。凡是所捕获的兽都交给腊人,而兽皮、兽毛、兽筋、兽角等物则送交玉府。
3.凡田兽者 〔1〕 ,掌其政令 〔2〕 。
【注释】
〔1〕凡田兽者:田兽,此谓四时大规模田猎之外的小型田猎活动。李钟伦《周礼纂训》曰:“谓卿大夫常田,及百姓田猎是也。”
〔2〕政令:据李钟伦说,是指关于田猎的地点、时间、出现争执的处理方法以及征收皮角筋骨等的规定。
【译文】
凡是小规模捕猎野兽的活动,由兽人掌管一切相关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