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章

【题解】

本章是老子对道的形态、功用的描述,他认为道虽然空虚无形,然而却作用无穷,它是那样伟大,居然是人们普遍畏惧和尊崇的天帝之祖先。从这里可知,老子提出的“道”,直接否定了传统观念上的“天命观”。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人们仍然以为“万物有灵”。商代的“尊天事鬼”是很有名的,殷墟出土的数十万片甲骨记载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古籍中也记述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的状况。周武革命取代殷商统治,也以“天命”转移来作解释。而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它虽然是虚空的,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似万物之宗”,况且“象帝之先”,这是石破天惊的理论。从这里我们看到,老子的思想实乏宗教色彩,他所提出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无为。在《老子》一书里,很少提到“帝”,此处提到的“帝”,却是由“道”所产生出来的。在书中倒也多处提到“天”、“天道”,但这“天”也是由道产生的,道生天地。至于“天道”,他明确提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这个“天道”也不是有意志的天所产生出来的。《老子》书中也提到鬼神,如“谷神”,但“谷神”不过是“道”的又一名称。三十九章也提到神,“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这里的神,也是万物的一种,而且是要得“道”才会有灵气。六十章是谈到鬼神最多的,处于那样一个鬼神崇拜盛行的时代,讲到“鬼神”是很自然的,关键是取什么样的态度。六十章中的“鬼”,是作为民间认为能作祟于人的害物出现的,但老子认为鬼神并不可怕,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看,只要以“道”来治理天下,有害的鬼物也就不能作害于人。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是可以清楚地看出老子思想的超前性吗?

道冲 (1) ,而用之或不盈 (2) 。渊兮,似万物之宗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 。湛兮 (5) ,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6)

【注释】

(1)冲:通“盅(zhōnɡ)”。《说文》:“盅,器虚也。”是器皿未装物体而显得空虚,这里用以比喻道的空虚,以其空虚,所以下面谈到怎样装也装不满。俞樾云:“《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盅训虚,与盈正相对,作冲者,假字也。”(《老子平议》)蒋锡昌云:“古言盈冲,亦言盈虚。《后汉书·蔡邕传》:‘消息盈冲,取诸天纪’,即《易·丰卦》之‘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也。唯‘盅’本义以器虚为比,故下亦以‘不盈’为言。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然则‘不盈’犹言‘不穷’矣。”(《老子校诂》)

(2)或不盈:意为巨大的空间,因而能够无穷无尽地使用。帛书乙本及北大汉简本均作“有(又)弗盈”。

(3)渊兮,似万物之宗:深邃而博大啊,犹如万物的主宰。渊,深邃。宗,主宰。

(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齐光,与万物同尘。马叙伦在《老子校诂》中认为,这四句在五十六章中也有,疑是错简置于此处,因而一些注本删去了这四句。但帛书及北大汉简本均有此四句。《老子》书中多有此种状况,往往是进一步阐释其观点,只要前后意义连贯,不宜径自删去。这四句置此处,正可以对道的性质作进一步说明,而后作者才会产生“湛兮,似或存”的说法,前后意义相承。劳健云:“四句应读如两句,谓‘挫其锐以解其纷,和其光以同其尘’也。用锐解纷,犹言用锥解结,与用光照尘,皆事理之常,今反言之,所以明无为之旨。若分释作四句,则无以显其义。”(《老子古本考》)蒋锡昌云:“锐、纷二字皆指欲望而言。盖人欲之锐,可以起争盗,其纷可至乱心。故‘挫其锐,解其纷’,即前章‘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之意,皆圣人所以减少人民之欲望,此乃圣人取法乎道之冲也。‘和其光,同其尘’,即前章所谓‘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亦即六十五章所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挫其锐’四句正为上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一语具体之说明。”(《老子校诂》)陈鼓应云:“这四句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因上句‘渊兮似万物之宗’与下句‘湛兮似或存’正是对文。”(《老子注译及评介》)

(5)湛:深沉。奚侗云:“道不见,故云‘湛’,《说文》:‘湛,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道若可见,故云‘似或存’。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二十一章‘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即此谊。”(《老子集解》)

(6)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它从何而来,似乎是天帝的祖先。象,似乎。帝,天帝。先,祖宗,祖先,此与前“万物之宗”相对,不应释为先后之意。王弼注云:“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蒋锡昌云:“王本‘知’下有‘其’字。二十五章王注‘吾不知其谁之子’,系引此文,可证。”又云:“‘吾’者,老子自谓。‘其’者,指道而言。《广雅·释言》:‘子,似也。’‘帝’谓上帝。吾不知其谁之似?象帝之先。二语自为回答。此言道不但为万物之始,又为上帝之祖先。二十五章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四十二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道为一切之祖也。”(《老子校诂》)王安石云:“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故《系辞》云:‘见乃谓之象’,‘帝出乎震’。其道乃在天地之先。”(《老子注》)张松如则认为,此义译作今语,即如杨兴顺《道德经今译》注云:“‘象’的意思是现象,形象。而‘帝’在中国古代早期是和‘祖’字同义的,在这里,‘象帝’是指原初的现象。”(《老子说解》)

【译文】

道体虽然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深邃而博大啊,犹如万物的主宰。它不露锋芒,消解纷争,与日月齐光,与万物同尘。它是那样深不可测,仿佛是若存若亡。我不知它从何而来,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MtlyjrrEZ+Rr39e/j0uGFu2p11Xfp5IjGJ7klzotZ22ZjYZB0sYDoJ3vAQE/TD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