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篇
六家第一

【题解】

本篇是刘知幾对隋唐以前史书体裁体例的全面总结,也是全书开宗明义的总纲。

刘知幾认为,古代史学是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体例在不断演进,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尚书》家)、记事体(《春秋》家)、编年体(《左传》家)、国别体(《国语》家)、通代纪传体(《史记》家)、断代纪传体(《汉书》家)六家,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指出这六家已经穷尽了古往今来的史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只剩下二家了,于是专立《二体》篇详为讨论。《二体》篇全面比较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劣长短,紧接其后,又以多篇着重对 “ 二体 ” 中的纪传体之体例和结构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而 “ 六家”、“二体 ” 演变发展到近古,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 “ 十流”。故又设《杂述》篇详论 “ 十流”,将其视为 “ 史氏流别”,归入 “ 杂史”。

由 “ 六家 ” 而 “ 二体”,再到 “ 十流”,集中反映了刘知幾的 “ 通识 ” 观念、“通变 ” 意识,也反映了《史通》内篇结构严密、秩序井然、体系完整,构成了《史通》在宏观方面的史书体裁体例的理论体系,是研读《史通》的一根主线。

“ 六家 ” 蕴含了刘知幾 “ 经史同源 ” 的重要思想认识。《尚书》、《春秋》、《左传》这些著作不仅是经书,也是史书,这种认识贯穿《史通》全书。《尚书》、《春秋》既是经学之源,又是史学之源,史学不再是经学的附庸,已经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经学并行的学科。这充分体现了刘知幾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对后世经史关系理论的深入探讨有着重要影响。

当然,刘知幾将隋唐以前史书笼统归入 “ 六家”,也有其局限,一则太过武断和绝对,“六家 ” 实难涵盖史体之大全;二则分类上比较含混,分类标准也不统一。比如《春秋》、《左传》都是编年体,却被各自分为一家。有按事类分、按体裁分、按体例分等不同标准。

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①。古往今来,质文递变②,诸史之作,不恒厥体③。榷而为论④,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今略陈其义,列之于后。

【注释】

① 《外篇》:指本书《外篇》中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二篇。

②质文递变:指时代风尚交替变化,有时崇尚质朴,有时崇尚文采。

质,质朴。文,文采。

③厥( jué ):代词,相当于 “ 其”。

④榷( què ):约略,大约。

【译文】

自古以来历代帝王编撰文献典籍的情况,《外篇》中已经谈得很详备了。古往今来,崇尚质朴与讲求文采的风气递相变化,各种历史著作,其著述体例也不能固定不变化。总体看来,它们的流派可分为六家:一是《尚书》家,二是《春秋》家,三是《左传》家,四是《国语》家,五是《史记》家,六是《汉书》家。现在概略地陈述它们的情况,分列在后面。

《尚书》家者,其先出于太古。《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①故知《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 ②,定为《尚书》百篇③。孔安国曰④:“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尚书璇玑钤》曰⑤:“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⑥,布节度⑦,如天行也⑧。”王肃曰⑨:“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推此三说,其义不同。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⑩,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11)。至如《尧》、《舜》二典直序人事,《禹贡》一篇唯言地理,《洪范》总述灾祥,《顾命》都陈丧礼,兹亦为例不纯者也 (12)。

【注释】

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语见《易·系辞上》。相传伏羲时,有龙马出现在黄河里,背负图形,伏羲根据它画成八卦。大禹时,有神龟出现在洛水里,背负图书,大禹把这些图书编成九类,即《尚书·洪范九畴》,称为 “ 洛书”。刘知幾把河图、洛书附会为《尚书》的起源。则,效法,学习。

②删其善者:选择其中保存完好的。删,节取,采取。

③ 《尚书》百篇:《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原有三千二百四十篇,经孔子整理,始定为百篇,起于尧,讫于秦缪公。秦始皇焚书后,西汉初仅存二十九篇,因用汉代通行文字写定,史称《今文尚书》。另有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得到一部《尚书》,比今文多出十六篇,因以先秦文字写成,史称《古文尚书》。西晋末年大乱,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献出一部有孔安国作传作序的古文《尚书》,世称《孔传古文尚书》,分四十六卷,计五十八篇,其中有三十三篇内容与《今文尚书》相同,经明、清学者考定,断为伪书。现通行的《尚书》是今文与伪古文的合编本。

④孔安国(约前156 —前74 ):西汉经学家,武帝时博士,孔子第十二世孙。《汉书》有传。

⑤ 《尚书璇玑钤》:西汉末,经师好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典,其所作之书称“纬书”,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春秋纬》等七种。《尚书璇玑钤》是《尚书纬》的一种,原书已佚。

⑥垂:显现。文象:指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

⑦布:设立,实施。节度:法令制度。

⑧天行:天体的运行。

⑨王肃( 195 — 256 ):字子雍,东海郯( tán ,今山东郯城北)人,三国时魏国著名经学家,著《春秋外传章句》二十二卷,已佚。《三国志》有传。

⑩王道:儒家称帝王以仁义治理天下为王道。正义:正确。

(11)典、谟、训、诰、誓、命:皆为《尚书》中的文体。如《尧典》、《皋陶谟》、《伊训》、《大诰》、《汤誓》、《顾命》等。典,是追述圣王的言事。表示尊敬尊重的意思。谟,与 “ 谋 ” 通,即谋议之义。训,是教诲的意思。诰,即告谕,是执政者对臣民的号令,或者上级对下级的指示。誓,是约束的意思,多指征发、交战的誓师词。命,即 “ 令”,是命令之词,为君对臣发布的使命文告。

(12)为例不纯:刘知幾认为《尚书》家是记言体,但其中《尧》、《舜》二典,直接叙述人事;《禹贡》一篇,只是谈论地理;《洪范》集中记述灾祥;《顾命》全部陈述丧礼,这些都是体例不纯的表现。后世史学家多不同意刘知幾 “ 为例不纯 ” 之说。

【译文】

《尚书》这一家,它的源头出自远古。《易》上说:“黄河中浮出《图》,洛水中浮出《书》,圣人都效法它们。”由此可知《尚书》的起源很久远了。到孔子在周王室查阅各种文献图书,得到虞、夏、商、周四代的珍贵典籍,就节取其中保存完好的篇章,编订为《尚书》一百篇。孔安国说:“因为它是记载上古历史的书,所以称作《尚书》。”《尚书璇玑钤》上说:“尚,就是上。上天在运行中显出文明物象,颁布法度原则,就好像自然界的运行一样。”王肃说:“上面帝王所说的话,被下面史官记下,所以叫《尚书》。”推究这三种说法,它们的含义不相同。大概《尚书》的主要内容,依据的帝王的号令,是用来传播圣王治理天下的正确原则,并对臣下发布讲话,所以《尚书》中所载录的,都是典、谟、训、诰、誓、命这类文体。至于其中的《尧》、《舜》二典,直接叙述人事;《禹贡》一篇,只讲述九州地理;《洪范》篇集中记述灾祥;《顾命》篇全讲丧礼,这些都是其体例不纯的表现。

又有《周书》者①,与《尚书》相类,即孔氏刊约百篇之外,凡为七十一章。上自文、武②,下终灵、景③。甚有明允笃诚④,典雅高义;时亦有浅末恒说,滓秽相参,殆似后之好事者所增益也。至若《职方》之言⑤,与《周官》无异⑥;《时训》之说⑦,比《月令》多同⑧。斯百王之正书⑨,《五经》之别录者也⑩。

【注释】

① 《周书》:《逸周书》的简称,是记载周代历史的先秦典籍。唐、宋人多以为出于汲冢,故又称《汲冢周书》。明丁黼认为是秦汉传世旧本,非出汲冢。原有七十一篇,今存六十一篇。

②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③灵、景:指周灵王、周景王。

④允:信,可靠。笃:厚道。诚:诚实。

⑤ 《职方》:指《逸周书》的《职方解》,记载周朝四方山川地理、经济风俗等。

⑥ 《周官》:《周礼》本名。所谓 “ 与《周官》无异”,是指《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夏官司马下·职方氏》基本相同,清人姚际恒借此认为《职方解》是后人抄袭《周礼》中文字而成。

⑦ 《时训》:即《逸周书》的《时训解》,主要记载天象、时令节气的变化。

⑧ 《月令》:《礼记》篇名。《礼记》也是儒家经典之一,详于古代礼仪制度。《逸周书·时训解》实为《礼记·月令》的节文。故言二者“无异”。

⑨百王:历代帝王。正书:旧称经史为正书,以表明其地位重要。

⑩ 《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著作,即《易》、《诗》、《书》、《礼》、《春秋》。

【译文】

又有叫《周书》的,和《尚书》相类似,是孔子编定《尚书》百篇以外的文献,总共为七十一章。上起自文王、武王,下终于灵王、景王。内容明确可靠,浑厚真实,文辞典雅,义理高深;但不时也有肤浅陈旧的说法,糟粕污秽掺杂其中,大概像是后来好事的人所增补的。至于像其中《职方》篇的言辞,和《周礼》没什么区别;《时训》篇的说法,跟《月令》大多相同。这是历代帝王的经史,《五经》以外的同类记载。

自宗周既殒①,《书》体遂废,迄乎汉、魏,无能继者。至晋广陵相鲁国孔衍②,以为国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于人理常事,不足备列。乃删汉、魏诸史,取其美词典言,足为龟镜者③,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④,凡为二十六卷。至隋秘书监太原王劭⑤,又录开皇、仁寿时事⑥,编而次之,以类相从,各为其目,勒成《隋书》八十卷。寻其义例,皆准《尚书》。

【注释】

①宗周:本为王都。此代指周王朝。因为周王室为天下诸侯的宗主,所以周王朝又称宗周。殒:衰落,灭亡。

②孔衍( 268 — 320 ):字舒元,孔子后裔,东晋经学家,著述达百余万言。东晋元帝时官安东参军、中书郎等。王敦专权,出为广陵郡(今江苏扬州)相。《晋书》有传。

③龟镜:即借鉴、资鉴。古人将龟视为灵物,故用龟甲占卜以预卜吉凶。

④ 《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皆为孔衍著作。《隋书·经籍志》仅著录《魏尚书》八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汉尚书》十卷,《后汉尚书》六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后魏尚书》十四卷”。

⑤王劭:生卒年不详。字君懋,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少时即以好学博物见称,历任隋著作佐郎、秘书少监等,掌修国史,有《隋书》八十卷、《齐志》二十卷,《北史》、《隋书》均有传。

⑥开皇、仁寿:隋文帝杨坚年号,分别为公元581 — 600年、公元601 — 604年。

【译文】

自从周朝灭亡后,《尚书》的这种体裁就被废弃了,直到汉、魏,也没有能够继承这一体裁的人。到了晋代的广陵郡相鲁国孔衍,认为国史是用来表彰嘉言懿行,显示法度威严的,至于社会人生的日常琐事,不必全部罗列。于是他删节汉、魏时期各种史书,选择语言典雅词句优美、足以提供后世借鉴的文章诰令,确定篇章次第,纂录成一家之言。因此就有了《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等,共计二十六卷。到隋朝的秘书少监太原人王劭,又选录开皇、仁寿年间的史事,编次整理,分类编辑,分别加上题目,撰成《隋书》八十卷。考察一下它们的体例,全都依照《尚书》。

原夫《尚书》之所记也,若君臣相对,词旨可称,则一时之言,累篇咸载。如言无足纪,语无可述,若此故事,虽有脱略,而观者不以为非。爰逮中叶①,文籍大备,必翦截今文,摸拟古法,事非改辙,理涉守株②。故舒元所撰《汉》、《魏》等书③,不行于代也。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如君懋《隋书》④,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⑤,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

【注释】

①爰:发语词。逮:到。中叶:中期。此约指秦汉以后,南北朝以前。

②守株:即 “ 守株待兔”。以此比喻墨守成规而不知变通。故事见《韩非子·五蠹》。

③舒元:孔衍字。即上文述及作《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的作者。

④君懋:王劭字。

⑤ 《孔子家语》:孔子后裔及门人所撰之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原书已佚。今本十卷四十四篇,长期被视为伪书,认为是三国王肃伪撰。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和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竹简均证实该书并非伪作,它的原型在汉初已存在。临川《世说》:即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传本三卷,各分上下。主要记载东汉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行逸事,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译文】

推究《尚书》的记载,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对答,辞义值得称道,那么即便是一时的言谈,也连篇累牍地全部记载下来。如果言谈不值得记载,语词无可记述,像这样的旧事,即使有所脱漏,读者也不会认为不好。等到到了中叶,文书典籍大大完备,这时还一定要剪裁今天的文辞,去模仿古代的笔法,就是于事理不知变通,一味墨守成规了。所以孔舒元所编撰的《汉尚书》、《汉魏尚书》等书,就不流行于后代。假如帝王没有本纪,公卿缺少列传,就会使年月失去时间顺序,官爵乡里难以清楚,这些都是以往所忽略,而今天所重视的。如王君懋的《隋书》,虽然想要遵循商、周,效法虞、夏,但看他的著述体制,却倒像《孔子家语》、临川王的《世说新语》,可以说是 “ 画虎不成反像狗 ” 了。所以他的书受到当代人的讥笑,确有其原因啊。

《春秋》家者①,其先出于三代。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②,目为《夏殷春秋》③。孔子曰:“疏通知远④,《书》教也。”“ 属辞比事⑤,《春秋》之教也。”知《春秋》始作,与《尚书》同时。《琐语》又有《晋春秋》,记献公十七年事。《国语》云:晋羊舌肸习于春秋,悼公使傅其太子。《左传》昭二年,晋韩宣子来聘⑥,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斯则春秋之目,事匪一家⑦。至于隐没无闻者,不可胜载。又案《竹书纪年》,其所纪事皆与《鲁春秋》同。孟子曰⑧:“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而鲁谓之春秋⑨,其实一也。”然则乘与纪年、梼杌⑩,其皆春秋之别名者乎!故《墨子》曰 “ 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

【注释】

①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删修《鲁春秋》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 )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重要史事,文辞简约,隐含褒贬,刘知幾视之为记事史的代表。

② 《汲冢琐语》:西晋武帝咸宁五年( 279 ),一说太康二年( 281 ),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不( fōu )準发掘战国时魏襄王墓(一说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经当时著名学者荀勖、束皙整理成书,共七十五篇,十万余字,后人称 “ 汲冢书”。其中有《琐语》十一篇,为战国时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今佚。太丁:又名文丁,商代第二十九位君主,在位十三年。

③ 《夏殷春秋》:《汲冢琐语》的篇名,《汲冢琐语》分别按年代和国别而标目为夏、殷、晋春秋等以记事。

④疏通:通达,融会贯通。知远:了解深远之事。

⑤属辞:遣词造句,运用文辞。比事:排比史事。

⑥韩宣子(?—前514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聘:春秋战国时诸侯之间、诸侯与天子之间互派使者访问。

⑦匪:同 “ 非”。

⑧孟子(约前372 —前289 ):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 “ 亚圣 ” 之称。著有《孟子》,为儒家经典之一。

⑨乘、梼杌( táo wù )、春秋:分别为春秋时晋国、楚国、鲁国的史书别名。语出《孟子·离娄下》。

⑩纪年:即《竹书纪年》,汲冢书中有纪年十三篇,因记于竹简上,故称《竹书纪年》。原书已佚,今本系后人辑佚之作。

【译文】

《春秋》这一家,它的源头出自夏、商、周三代。考查《汲冢琐语》记录太丁时的事情,被称为《夏殷春秋》。孔子说:“使人融会贯通明了远古的事情,是《尚书》的功能。”“使人知道运用文辞排列史事,是《春秋》的功能。”可知《春秋》的出现,和《尚书》同时。《琐语》中又有《晋春秋》,记载晋献公十七年的史事。《国语》说:晋国羊舌肸通晓《春秋》,晋悼公让他当太子的老师。《左传》昭公二年,记载晋国韩宣子来访问,见到鲁国的编年史《鲁春秋》,说:“周礼都在鲁国了。”这样看来,用 “ 春秋 ” 这名称的,不只是一家。至于湮没无闻的,更是不计其数。又考查《竹书纪年》,它所记载的史事都与《鲁春秋》相同。孟子说:“晋国称之为乘,楚国称之为梼杌,而鲁国称之为春秋,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乘和纪年、梼杌,这些都是春秋的别名吧!所以《墨子》说 “ 我见过百国春秋”,大概就是指这些吧。

逮仲尼之修《春秋》也,乃观周礼之旧法,遵鲁史之遗文①;据行事②,仍人道③;就败以明罚,因兴以立功;假日月而定历数④,藉朝聘而正礼乐⑤;微婉其说,志晦其文⑥;为不刊之言⑦,著将来之法⑧,故能弥历千载⑨,而其书独行。

【注释】

①遵:遵从,依据。

②行事:人物之活动。

③仍:遵循。人道:指君臣、父子等伦理观念。

④历数:即历法,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

⑤藉:凭借。朝聘: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

⑥微婉其说,志晦其文:即评说语言委婉,记事文义含蓄。意指孔子修《春秋》常以委婉的言词来记载鲁国国君的过失。《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

⑦刊:修改,刊改。古代文书刻写在竹简上,有错就削去,叫做 “ 刊”。

⑧著:确立。

⑨弥历:经历。

【译文】

到孔子修纂《春秋》,就考察周代礼仪的旧法,遵循鲁国史书的遗文;依据人物的作为,遵从做人的伦理观念;述败亡以明示贬责,因兴盛以树立功绩;依据日月岁时以推定天道运行规律,通过定期朝见天子以校正礼乐制度;评说时语言委婉,记事时文义含蓄;成为了不可更改的言论,确立了后世遵奉的原则,所以能够经历千年,而此书依然流行于世。

又案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①。苟如是,则晏子、虞卿、吕氏、陆贾② ,其书篇第,本无年月,而亦谓之 “ 春秋”,盖有异于此者也。

【注释】

①错举:交错列举。

②晏子(前578 —前500 ):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政治家,外交家,《史记》有传。有《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旧题晏婴撰。虞卿: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游说之士,曾任赵国上卿,后不得志而离开赵国,著书八篇,称《虞氏春秋》,书今佚。《史记》有传。吕氏:即吕不韦(?—前235 ),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经商为业,因拥立秦庄襄王有功,被任为秦相,曾命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集先秦各派学说,分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又称《吕览》,是研究先秦政治、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秦始皇即位,吕不韦遭放逐,畏罪自杀。《史记》有传。陆贾:生卒年不详。汉初政论家,楚人,有重要政论著作《新语》十二篇。曾协助刘邦平定天下,拜为太中大夫,《史记》、《汉书》均有传。所作《楚汉春秋》九篇,记述楚汉相争及汉惠、文二帝时事,已佚。

【译文】

再考察儒家学者们的解说《春秋》,认为圣人把事件记录在发生的时日下,把日记录在相应的月份里;说春用来包括夏,举秋用来兼顾冬,一年有四时,所以交错列举作为所要记述的名称。如果是这样,那么晏子、虞卿、吕氏、陆贾等人,他们所撰著作的篇章次序,本来没有年月,但也称作 “ 春秋”,大概就名不符实了。

至太史公著《史记》①,始以天子为本纪,考其宗旨,如法《春秋》②。自是为国史者,皆用斯法。然时移世异,体式不同。其所书之事也,皆言罕褒讳,事无黜陟③ ,故马迁所谓整齐故事耳④,安得比于《春秋》哉!

【注释】

①太史公:指司马迁。

②法:效法,学习。

③黜陟:意为升降。原指进退人才,降官为黜,升官为陟。此指记事时的贬抑和褒扬。

④整齐故事:语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表明司马迁继承了孔子 “ 述而不作 ” 的思想。故事,即旧事。

【译文】

到司马迁著《史记》,开始把天子的事迹写为本纪,考查本纪的宗旨,就像效法过去的《春秋》。自此编撰国史的人都用这种方法。然而时代不同,社会在变化,体裁体例也不尽相同。他们所记载的史事,都是语言很少赞美讳饰,事情没有贬抑褒扬。所以正如司马迁所说只是整理旧事而已,怎能和《春秋》相比呢!

《左传》家者①,其先出于左丘明。孔子既著《春秋》②,而丘明受经作传。盖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或曰传者,传也③,所以传示来世。案孔安国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观《左传》之释经也,言见经文而事详传内,或传无而经有,或经阙而传存。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信圣人之羽翮④,而述者之冠冕也⑤。

【注释】

①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先秦重要史籍,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其内容与《春秋》互为表里,《春秋》只记事目,而《左传》详述事之原委,严格以《春秋》的年、时、月、日为序,被刘知幾视为编年史的代表。

②既:已经,以后。

③传者,传也:即传( zhuàn )就是传( chuán ),传给后人看。

④羽翮( hé ):鸟羽的茎,引申为翅膀。

⑤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所戴的帽子。此比喻居于首位。

【译文】

《左传》这一家,它最先出自左丘明。孔子著《春秋》以后,左丘明传授《春秋》经而为它作传。传,就是转,把所接受的经文意旨,用来转授给后人。又有人说传,就是传授,用来传示给后世。根据孔安国注《尚书》,也称为传,那么传,也就是解释的意思了。查看《左传》解释《春秋》经,言辞见于经文而事情详于《传》内,有时传里没有的而经文有,有时经文缺略的而传里保存。《左传》言词简明而切要,记事详细而广博,确实是圣人的羽翼辅助,著述中的第一等著作。

逮孔子云没,经传不作。于时文籍,唯有《战国策》及《太史公书》而已①。至晋著作郎鲁国乐资②,乃追采二史,撰为《春秋后传》。其书始以周贞王续前传鲁哀公后,至王赧入秦,又以秦文王之继周,终于二世之灭,合成三十卷。当汉代史书,以迁、固为主,而纪传互出,表志相重,于文为烦,颇难周览。至孝献帝③,始命荀悦撮其书为编年体④,依《左传》著《汉纪》三十篇。自是每代国史,皆有斯作,起自后汉,至于高齐⑤。如张璠、孙盛、干宝、徐广、裴子野、吴均、何之元、王劭等⑥,其所著书,或谓之 “ 春秋”,或谓之 “ 纪”,或谓之 “ 略”,或谓之 “ 典”,或谓之 “ 志”。虽名各异,大抵皆依《左传》以为的准焉。

【注释】

① 《战国策》:简称《国策》,为战国时游说之士的谋略和言词的汇编。记春秋以后至楚汉之兴的约250年间的史事。西汉末刘向编订,三十三卷。《太史公书》:司马迁的《史记》本名。

②乐资:晋人,生平不详。曾任著作郎,掌修国史。撰《春秋后传》三十一卷(一说三十卷),已佚。

③孝献帝:东汉献帝刘协( 181 — 234 ),公元189 — 220年在位。

④荀悦( 148 — 209 ):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政论家、史学家。官至秘书监、侍中。受命改编《汉书》,成《汉纪》三十卷,另撰《申鉴》五篇等。《后汉书》有传。

⑤高齐:指南北朝时高氏的北齐政权,都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历七帝二十八年( 550 — 577 )。

⑥张璠( fán ):北齐安定(今甘肃泾川)人,曾任北齐秘书郎,著《后汉纪》三十卷,未完成。孙盛(约302 — 374 ):字安国,东晋史学家,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博学,好言名理。曾任著作佐郎、秘书监等职,著有《晋阳秋》三十二卷,有 “ 良史 ” 之称。书已佚。又著《魏氏春秋》二十卷,亦佚。《晋书》有传。干宝(?— 336 ):字令升,东晋河西新蔡(今河南新蔡)人,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曾任著作郎,领国史修撰,著《晋纪》二十卷,记晋宣帝司马懿至愍帝司马业五十三年间史事,书早佚。《晋书》有传。徐广( 351或352 — 425 ):字野民,东晋东莞(今山东莒县)人,曾任秘书郎、著作郎,撰《晋纪》四十六卷,今佚。《晋书》、《南史》、《宋书》均有传。裴子野( 469 — 530 ):字几原,南朝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少好学,善属文。梁武帝时任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因其曾祖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曾续修何承天《宋史》未成,于是续撰《宋略》二十卷,今佚。又撰《齐梁春秋》,未成。有文集二十卷,亦佚。《南史》、《梁书》均有传。吴均( 469 — 520 ):字叔庠,南朝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梁武帝时私撰编年史《齐春秋》三十卷,遭梁武帝嫉恨,焚稿罢官。又撰《通史》,起三皇,迄萧齐,未成而卒。《南史》、《梁书》均有传。何之元(?— 593 ):南朝陈庐江灊( qián ,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幼好学,有才思。曾撰《梁典》三十卷,记梁武帝至敬帝时事,书今佚。《南史》、《陈书》均有传。

【译文】

到孔子去世后,经和解释经的传都不再出现了。当时的历史典籍,只有《战国策》和《太史公书》罢了。到了晋朝的著作郎鲁国人乐资,才收采上述二史的资料,撰成《春秋后传》。此书从周贞王开始,连接《左传》鲁哀公之后,直到周王赧入秦,又以秦文王接续周代,终止于秦二世的灭亡,共计编成三十卷。汉代的史书,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主,但纪和传互相重复,表和志相互重出,文字繁多,很难全部阅读。到汉献帝时,才命荀悦抄撮二书而改写成编年体,依照《左传》体式著成《汉纪》三十篇。从此每代的国史,都有这种著作,起自东汉,直到高氏北齐。如张璠、孙盛、干宝、徐广、裴子野、吴均、何之元、王劭等,他们所著的史书,有的叫 “ 春秋”,有的叫 “ 纪”,有的叫 “ 略”,有的叫 “ 典”,有的叫 “ 志”。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大致都是依照《左传》作为标准。

《国语》家者①,其先亦出于左丘明。既为《春秋内传》②,又稽其逸文③,纂其别说,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别为《春秋外传国语》,合为二十一篇。其文以方《内传》,或重出而小异。然自古名儒贾逵、王肃、虞翻、韦曜之徒 ④,并申以注释,治其章句,此亦《六经》之流⑤,《三传》之亚也⑥。

【注释】

① 《国语》: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有《春秋外传》之称(与《左传》相对而称),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起自周穆王十二年(前990 ),迄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 ),作者迄今尚无定论,一般以为是左丘明所作。刘知幾将《国语》视为国别史的代表。

② 《春秋内传》:即《左传》。

③稽:考查。

④贾逵( 30 — 101 ):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博通群经,尤精《左传》、《国语》,著有《左氏传解诂》三十篇、《国语解诂》二十一篇,皆佚。事见《后汉书·贾逵传》。虞翻( 164 — 233 ):字仲翔,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余姚)人,三国吴经学家。撰有《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一卷,今佚。韦曜( 204 — 273 ):即韦昭,《三国志》为避司马昭名讳而改。字弘嗣,三国吴国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官至太子中庶子,封陵亭侯,常领左国史。著《国语注》二十二卷,为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三国志》有传。

⑤ 《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⑥ 《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译文】

《国语》这一家,最早也出自左丘明。左丘明著《春秋内传》之后,又考查那些剩下的资料,编纂别的说法,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另外撰成《春秋外传国语》,合计二十一篇。此书和《内传》相比,有的地方重复而略有差异。然而自古以来的名儒贾逵、王肃、虞翻、韦曜这些人,都一一加以注释,探究它的章句,这也是《六经》的支流,地位仅次于《三传》的著作。

暨纵横互起①,力战争雄,秦兼天下,而著《战国策》。其篇有东西二周、秦、齐、燕、楚、三晋、宋、卫、中山②,合十二国,分为三十三卷。夫谓之 “ 策 ” 者,盖录而不序,故即简以为名。或云,汉代刘向以战国游士为之策谋③,因谓之《战国策》。

【注释】

①纵横:即合纵、连横。此指战国时游说之士在六国兼并战争中提出的两种不同战略,合纵即主张联合众弱以抗强秦,连横即主张事强秦而攻众弱。

②三晋: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分晋,形成了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所以称为三晋。

③刘向(约前77 —前6 ):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治《春秋穀梁传》,曾任谏大夫、宗正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曾奉命校理皇家藏书,撰成《别录》,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汉书》有传。

【译文】

到了战国合纵、连横竞相兴起,各国尽力争战竞相称雄,秦国最后兼并天下,因而著有《战国策》。它的篇目有东西二周、秦、齐、燕、楚、三晋、宋、卫、中山,共十二国,分为三十三卷。之所以称作 “ 策”,大概是因为只记事情而不按时代编排,所以就按照简策来命名。也有人说,汉代刘向认为它是战国游说之士策谋的计略,所以称它为《战国策》。

至孔衍,又以《战国策》所书,未为尽善。乃引太史公所记,参其异同,删彼二家①,聚为一录,号为《春秋后语》②。除二周及宋、卫、中山,其所留者,七国而已。始自秦孝公③,终于楚、汉之际,比于《春秋》,亦尽二百三十余年行事。始衍撰《春秋时国语》④,复撰《春秋后语》,勒成二书,各为十卷。今行于世者,唯《后语》存焉。按其书序云:“虽左氏莫能加。”世人皆尤其不量力⑤,不度德。寻衍之此义,自比于丘明者,当谓《国语》,非《春秋传》也⑥。必方以类聚,岂多嗤乎!

【注释】

①二家:指《战国策》和《史记》。

② 《春秋后语》:《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孔衍撰《春秋后国语》十卷。今佚。

③秦孝公: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君主之一,在位二十四年(前361 —前338 )。曾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 《春秋时国语》:孔衍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作《春秋国语》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作《春秋时国语》十卷。今佚。

⑤尤:责怪,责备。

⑥ 《春秋传》:即《春秋左氏传》。

【译文】

到了孔衍,又认为《战国策》所写的东西,不算尽善尽美。就引据司马迁的记载,参考它们的异同,节取《战国策》和《史记》二书,合为一书,称为《春秋后语》。删除了二周和宋、卫、中山等国,所保留下来的,只有七国罢了。起自秦孝公,止于楚汉相争之时,比照《春秋》,也总括了二百三十多年间的史事。当初孔衍写了《春秋时国语》,而后又写了《春秋后语》,编成两本书,各为十卷。现在流行于世的,只有《春秋后语》了。查此书的《序》说:“即使是左丘明也不能超过本书。”世人都责备他不衡量自己的才力,不考虑自己的德行。推究一下孔衍的意图,是把自己比做左丘明,应该是指左氏的《国语》,而不是《春秋左氏传》。如果真是这样以同类相比,又怎能多加讥笑呢?

当汉氏失驭,英雄角力①。司马彪又录其行事②,因为《九州春秋》,州为一篇,合为九卷。寻其体统③,亦近代之《国语》也。

【注释】

①英雄角力:当指汉末自张角黄巾起义后,先后出现袁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割据争雄的局面。角力,拼命相争。

②司马彪(?— 306 ):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西晋宗室,史学家、文学家。晋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散骑侍郎等职。曾撰《续汉书》八十篇,存八志三十卷,为刘昭取以补入范晔《后汉书》。又撰《九州春秋》十卷,记东汉末年豪强争雄之事,已佚。

③体统:指体例。

【译文】

在汉朝失去控制,英雄拼争的时候,司马彪又记录当时的事迹,撰成《九州春秋》,每州为一篇,共为九卷。考查一下它的体例,也就是近代的《国语》。

自魏都许、洛①,三方鼎峙;晋宅江、淮②,四海幅裂。其君虽号同王者,而地实诸侯。所在史官,记其国事,为纪传者则规模班、马③,创编年者则议拟荀、袁④。于是《史》、《汉》之体大行,而《国语》之风替矣。

【注释】

①魏都许、洛:指三国曹魏政权先后以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今河南洛阳)为都。

②晋宅江、淮:指东晋政权都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江、淮流域为其统治地域。

③规模班、马:模拟班固《汉书》、司马迁《史记》。

④议拟荀、袁:仿效荀悦、袁宏。袁宏( 328 — 376 ),字彦伯,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事见《晋书·袁宏传》。袁宏曾仿荀悦《汉纪》而著《后汉纪》,八年不成,后得张璠《后汉纪》增补而成,共三十卷,今存。此书和荀悦《汉纪》均为编年体史书。

【译文】

自从曹魏先后建都许昌、洛阳,魏、蜀、吴三方鼎立对峙;东晋安居江、淮流域,天下分裂割据。各国君主虽然名义上同帝王一样,但拥有的疆土实际上与诸侯一样。各国的史官,记载国史,写纪传体的都仿照司马迁、班固,写编年体的都仿效荀悦、袁宏。于是《史记》、《汉书》的体例大行于世,而《国语》的体例却衰微了。

《史记》家者①,其先出于司马迁②。自《五经》间行,百家竞列,事迹错糅③,前后乖舛④。至迁乃鸠集国史⑤,采访家人⑥,上起黄帝,下穷汉武,纪传以统君臣,书表以谱年爵,合百三十卷。因鲁史旧名⑦,目之曰《史记》。自是汉世史官所续,皆以《史记》为名。迄乎东京著书⑧,犹称《汉记》⑨。

【注释】

①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首尾近三千年。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一百三十篇。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地位。刘知幾将其作为通代纪传体的代表。

②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任父职,为西汉太史令,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成《太史公书》。《汉书》有传。

③错糅:交错杂乱。

④乖舛( chuǎn ):矛盾,错乱。

⑤鸠集:综合汇聚。

⑥家人:指一般平民,民间。

⑦鲁史旧名:刘知幾认为鲁史旧名 “ 史记”。其实,“史记 ” 是古代史籍载记的通称,如鲁《春秋》可说是鲁史记,而非《春秋》旧名《史记》。

⑧东京:东汉的代称。东汉都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东京。

⑨ 《汉记》:指《东观汉记》,东汉班固、刘珍、蔡邕等撰,原称《汉记》,《隋书·经籍志》始定名《东观汉记》。

【译文】

《史记》这一家,最先出自司马迁。自从《五经》中断流行,诸子百家竞相兴起,事迹交错混杂,前后矛盾抵牾。到司马迁才搜集历代国史,采访私家著述,上起黄帝,下终汉武,用纪、传来统领帝王、大臣,以书、表编排年月爵位,共一百三十卷。沿袭鲁国史书的旧名,称之为《史记》。从此汉代史官所撰续作,都以 “ 史记 ” 为名。直到东汉时著述史书,仍然称作《汉记》。

至梁武帝①,又敕其群臣,上自太初②,下终齐室③,撰成《通史》六百二十卷④。其书自秦以上,皆以《史记》为本,而别采他说,以广异闻;至两汉已还,则全录当时纪传,而上下通达,臭味相依⑤;又吴、蜀二主皆入世家,五胡及拓拔氏列于《夷狄传》⑥。大抵其体皆如《史记》,其所为异者,唯无表而已。其后元魏济阴王晖,又著《科录》二百七十卷⑦,其断限亦起自上古,而终于宋年。其编次多依放《通史》⑧,而取其行事尤相似者,共为一科,故以《科录》为号。皇家显庆中⑨,符玺郎陇西李延寿抄撮近代诸史⑩,南起自宋,终于陈,北始自魏,卒于隋,合一百八十篇,号曰《南、北史》 (11) 。其君臣流别,纪传群分,皆以类相从,各附于本国。凡此诸作,皆《史记》之流也。

【注释】

①梁武帝( 464 — 549 ):南朝梁第一代君主,名萧衍,公元502 — 549年在位,执政期间,政治腐败。但颇注重文化事业,自身长于文学,精通乐律,擅长书法。

②太初:此指远古之初,并非汉武帝年号之太初。《梁书·吴均传》记载及《隋书·经籍志》著录,均云《通史》记事起自三皇。

③齐室:指南朝萧齐政权( 479 — 502 )。

④ 《通史》六百二十卷:据《梁书·吴均传》及《武帝纪》记载,此书先由吴均撰,草成本纪、世家,吴均去世后,列传由别人续撰,至武帝太清三年( 549 )基本完成,武帝亲撰序赞,全书共六百卷(一说六百二十卷)。书今佚。

⑤臭味相依:即同类相从,指把性质相同的事迹汇编在一起。

⑥五胡:指东晋时统治我国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羯( jié )、氐( dī )、羌五个少数民族。拓拔:指鲜卑族的拓跋部,南北朝时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⑦元魏济阴王晖,又著《科录》二百七十卷:王晖,指元魏宗室元晖。《北史》本传载其 “ 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书今佚。其人非魏济阴王元晖业。二人名字仅差一字,刘知幾这里搞错了。《四库提要》:“而自以元晖之《科录》为魏济阴王晖业作。”

⑧依放:依仿。放,通 “ 仿”。

⑨皇家:指唐代。显庆: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56 — 661年。

⑩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字遐龄,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唐贞观中任崇贤馆学士,参与修撰《五代史志》和《晋书》。后历任御史台主簿、符玺郎。著有《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太宗政典》三十卷。新、旧两《唐书》有传。

(11)《 南、北史》:指《南史》和《北史》,皆李延寿撰。属于后世“ 二十四 史” 中的两部 。

【译文】

至梁武帝,又敕令群臣编撰历史,上自远古,下至南朝萧齐,撰成《通史》六百二十卷。此书自秦朝以前,都取《史记》为依据,又广泛采录别的说法,以扩充新奇见闻;到两汉以后,则全部抄录当时的纪传,且使之上下连贯相通,以类相从;又把吴、蜀二主都并入世家,五胡及拓跋氏列入《夷狄传》。其体例大致如同《史记》,其中所不同的,只是无表而已。之后元魏济阴王元晖,又著《科录》二百七十卷,它的断限也起自上古,而终于南朝刘宋。它的编排方法大多依照《通史》,并把那些事迹特别相似的合为一科,所以用《科录》作为名称。本朝显庆年间,符玺郎陇西人李延寿抄撮近代各家史书,南朝始自宋,终于陈;北朝始自魏,终于隋,共一百八十篇,称作《南、北史》。此书对于君臣的安排,设纪传以区分,都把同类排列在一起,各自列在本国名下。所有这几种著作,都是《史记》这一流派。

寻 《 史记 》 疆宇辽阔①, 年月遐长 , 而分以纪传 , 散以书表 。 每论国家一政 , 而胡 、 越相悬②; 叙君臣一时 , 而参 、 商是隔③。 此其为体之失者也 。 兼其所载 , 多聚旧记 ,谓采《国语》、《世本》、《国策》等。 时采杂言 , 故使览之者事罕异闻 , 而语饶重出 。 此撰录之烦者也 。 况 《 通史 》 以降 , 芜累尤深 , 遂使学者宁习本书 , 而怠窥新录 。 且撰次无几 , 而残缺遽多 , 可谓劳而无功 , 述者所宜深诫也 。

【注释】

①寻:推寻,推究。

②胡、越相悬:比喻相差太远。胡,古代常指北方少数民族。越,指南方少数民族。

③参( shēn )、商是隔:与 “ 胡、越相悬 ” 同理,借喻人物不能相遇。参、商,皆星宿名。参星在西方,商星在东方,一出一没,两不相见。

【译文】

探究《史记》所载历史疆域广大辽阔,时间久远,却又用纪、传、书、表把它们分开。每每论述国家一时的政事,却如同胡、越两地相距遥远;每每叙述同时的君臣,却好像参、商二星出没不同时。这就是此书体例上的不足之处。加之它所记载的,多是搜集旧有的记载, 说的是采集 《 国语 》、《 世本 》、《 战国策 》 等书 。间或采录各种杂说,因此使阅览它的人很少知道不同的史事见闻,而且语言多次重复出现。这是此书撰录中的繁杂之处。何况自《通史》以后,繁琐芜杂更加严重,致使研习历史的人宁愿习读原书,也不愿阅读新编撰的通史著作。而且编撰好没多久,就有了许多残缺,可说是劳而无功,这是著述者所应当引以为戒的。

《汉书》家者①,其先出于班固②。马迁撰《史记》,终于今上③。自太初已下④,阙而不录。班彪因之⑤,演成《后记》,以续前编。至子固,乃断自高祖⑥,尽于王莽⑦,为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勒成一史,目为《汉书》。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诰,孔氏所撰,皆谓之 “ 书”。夫以 “ 书 ” 为名,亦稽古之伟称。寻其创造,皆准子长,但不为 “ 世家”,改 “ 书 ” 曰 “ 志 ” 而已。自东汉以后,作者相仍,皆袭其名号,无所变革,唯《东观》曰 “ 记 ” ⑧,《三国》曰 “ 志 ” ⑨。然称谓虽别,而体制皆同。

【注释】

① 《汉书》:东汉班固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详细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 )到王莽地皇四年( 23 )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从此确立了 “ 皇朝史”(正史)的编纂格局。

②班固( 32 — 92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初因续作父亲遗稿《史记后传》,被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极力辩白,得释,任兰台令史,不久升为校书郎,奉诏撰修国史,继续完成父亲遗稿。约经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文辞典雅,叙事详赡。后因受大将军窦宪牵连入狱,死于狱中,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及同郡人马续奉诏完成。班固著作还有《白虎通义》及《两都赋》等多种。《后汉书》有传。

③今上:指汉武帝。此为借用司马迁《史记》中的原话。

④太初:汉武帝第七个年号,公元前104 —前101年。

⑤班彪( 3 — 54 ):字叔皮,东汉史学家,班固之父。他不满意司马迁之后续作《史记》的诸家著述,曾撰《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与《史记》相接,直接成为班固撰《汉书》的重要基础。

⑥高祖:即汉高祖刘邦(前256 —前195 ),汉朝开国者,公元前206 —前195年在位。

⑦王莽(前45 — 23 ):字巨君,西汉外戚。成帝时封新都侯,后毒死平帝,自称 “ 假皇帝”。公元8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 “ 新”。地皇四年( 23 )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⑧ 《东观》曰 “ 记”:指《东观汉记》。

⑨ 《三国》曰 “ 志”:指《三国志》,为纪传体断代分国史,西晋陈寿撰。共六十五卷,魏、蜀、吴三国分书,有纪、传而无表、志。南朝宋裴松之为之作注,保存史料丰富。

【译文】

《汉书》这一家,它最早出自班固。司马迁撰述《史记》,止于汉武帝时期。自汉武帝太初以下,空缺而没有记载。班彪因袭《史记》,推演成《后记》,来接续《史记》。到他的儿子班固,就断限起自汉高祖,终止于王莽,写成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编撰成一部史书,名为《汉书》。从前虞、夏的典,商、周的诰,以及孔子所编撰的,都称作 “ 书”。用 “ 书 ” 来命名,也是考查古代而得的美好名称。探究《汉书》的编撰,都依准司马迁《史记》,只是不设 “ 世家”,改 “ 书 ” 为 “ 志 ” 罢了。从东汉以后,作史者相继效仿,都袭用它的名称,没有什么变革,只有《东观》称 “ 记”,《三国》称 “ 志”。虽然称呼有区别,但体裁都一样。

历观自古,史之所载也,《尚书》记周事,终秦穆①,《春秋》述鲁文,止哀公②,《纪年》不逮于魏亡③,《史记》唯论于汉始。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④,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⑤,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注释】

①秦穆:指秦穆公,名任好,秦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59 —前621年在位。

②哀公:指鲁哀公,春秋鲁国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494 —前467年在位。

③ 《纪年》:指《竹书纪年》。不逮:不及,不到。

④西都:指西汉。西汉都长安,位于东汉都城洛阳的西边,后人因此以 “ 西都 ” 或 “ 西京 ” 代指西汉。

⑤该:通 “ 赅”,完备,详尽。

【译文】

考察自古以来,史书所记载的,《尚书》记载周代的史事,终止于秦穆公,《春秋》记述鲁国的史事,终止于鲁哀公,《竹书纪年》所记不到魏国灭亡,《史记》只记述到汉代开始。像《汉书》就不同了,探究了西汉历史的始末,穷尽了刘氏王朝的兴废,统括一代王朝,撰述成一书。语言精练,记事详备,因此学者钻研探讨,容易收到功效。自那时到今天,都不能改变这种体例。

于是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①,亦穷之于此矣。而朴散淳销,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②,其体久废,所可祖述者③,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

【注释】

①流品:流派,类别。

②四家:指《尚书》、《春秋》、《国语》、《史记》。

③祖述:效仿,学习。

【译文】

在此考察了这六家,商讨了上千年,大概史书的类别,也就是这些了。然而淳朴的风气消失了,时代变迁社会不同了,《尚书》等四家,它们的体例久已废弃,所能仿效遵循的,只有《左传》和《汉书》两家罢了。 151nvgAZjDDgujOkkISLMY0Rb5W6Xjm661kav4qwoTCQLAc5kOwnLWIupK6fnu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