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关于作者

吴兢,唐代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于高宗总章元年(668)左右,卒于玄宗天宝八载(749)。关于他的幼年生活我们不能详知,据《旧唐书》记载他年轻时即“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深得邻邑魏元忠和朱敬则的赞赏。但这也透露出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即吴兢没有获取过科举功名。长安(701—705)初年魏、朱两人相继为相,吴兢因史才出众得到荐举,进入中书省下设的史馆工作,参与编修本朝国史,并很快被授予右拾遗内供奉一职。右拾遗是中书省从八品上的低级职务,定额二人。内供奉属于编制以外人员,意思是在省内做事情,不过按照唐朝的规定,其资望、俸禄与编制内的正员官相同。对于吴兢这样没有功名、直接由举荐入仕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待遇。

705年,桓彦范、敬晖等人联手禁军将领发动政变,将皇帝武则天赶下台,废周复唐,改元神龙,这一事件因而被称为“神龙革命”。吴兢在政变之后迁为右补阙,获得了中书省正式编制。他与韦承庆、崔融、刘知几等人共同修成《则天实录》,并因此被提拔为起居郎。这是门下省从六品的官职,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起居活动,作为撰写实录的基本史料。大约在景龙元年(707)前后,吴兢升任秘书省著作郎。次年,他的老上司、曾任中书舍人兼修国史的刘知几,因不满于当时的史馆体制而辞去修史工作,将之委任于吴兢。此后不久他被迁为水部郎中,这本是他由修史转向从政的一个机会,但恰在此时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吴兢于是丁忧还乡。开元三年丧服期满后,他谢绝了朝廷的相关任命,上书希望完成此前的修史工作。此后他虽历任谏议大夫、卫尉少卿、太子左庶子等职,但始终兼任修文馆学士。

长年的修史工作以及政见不同,使得吴兢在朝中人际关系多有不睦,加以《贞观政要》的进呈似乎引发了反对派的不同意见,于是吴兢在开元十七年(729)被调任地方担任荆州司马,一度在江南诸州任职,并得到朝廷特许“以史稿自随”。后来调到北方任相州长史、邺郡太守等职,晚年回到京师担任恒王傅,仍希望承担修史工作,但彼时的吴兢已经老迈,行动不便,因此时任宰相李林甫拒绝了这一请求。天宝八载(749)卒于家中,享年八十余。

从长安初年初入史馆算起,到开元十七年出任荆州司马为止,吴兢前后担任国史修撰工作将近三十年。如果加上此后外任期间以及晚年回京后的著述经历,则可以说吴兢一生几乎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史学工作。尽管著述宏富,但完整流传下来的仅《贞观政要》十卷。其史学专著见诸记载者包括《齐史》十卷、《梁史》十卷、《陈史》五卷、《周史》十卷、《隋史》二十卷、《唐书》一百卷、《唐春秋》三十卷、《唐书备阙记》十卷、《太宗勋使》一卷、《中宗实录》二十卷、《睿宗实录》五卷、《兵家正史》九卷、《唐名臣奏》十卷,此外尚有参编史著及其他著述若干种,可惜全部散佚。不过需要指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旧唐书》是五代人在唐代历朝实录及国史基础上纂修而成,其中高、武、中、睿四朝历史,其实正是吴兢等当时史家著述的撷取和整理,甚至不排除大段的抄录。从这个角度来说,吴兢留给后世的史学财富远不止一部《贞观政要》。吴兢修史崇尚精简,为世所称,但晚年著史过于强调精炼,以致信息不全、歧义频出,史称“兢卒后,其子进所撰《唐史》八十余卷,事多纰缪,不逮于壮年”(《旧唐书·吴兢传》)。

二、写作背景

对贞观政局的高度认可和推崇,是《贞观政要》编撰的基本立场。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年号,时间为公元627—649年,共计二十三年。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子,生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十二月,卒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享年五十二岁。他亲历隋末大乱,与父亲李渊共同起兵入关,并作为实际最高统帅平定了诸割据势力,与其说是高祖李渊的继承者,毋宁说是唐朝基业的创建者。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政治上能够虚心纳谏,刑罚上务求宽俭公正,从而使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史称“贞观之治”。《旧唐书》编纂者认为唐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太宗纪》),是很公允的评价。在《贞观政要序》中,吴兢写道:“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至于垂代立教之美,典谟谏奏之词,可以宏阐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备加甄录,体制大略,咸发成规。于是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指要,举其宏纲,词兼质文,义在惩劝,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庶乎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他将贞观政局盛赞为亘古未有,表现出高度的推崇和追慕,希望通过对贞观朝政教典谟的编撰,为当朝和后世帝王树立典范,将这种政教之道弘扬光大。

武周时期严酷的政治气候,以及李唐复辟后政局的动荡,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直接动机。从垂拱元年(685)二月到神龙元年(705)正月,这段历史称为“武周时期”。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武则天先后以太后和皇帝的身份,居于唐、周两个政权的最高统治地位。为巩固统治,武则天极力镇压李唐皇室宗亲和关陇旧贵族,着力提拔寒族士人,推行酷吏政治,鼓励告密,政治氛围高度紧张,这给青年时期的吴兢留下深刻印象。武周晚期,已入而立之年的吴兢进入史馆,先后参与了高宗、武后两朝的实录编修,并得以亲睹太宗朝大量史料。历览本朝百年政治变迁,使得吴兢对李唐复辟时期的政局产生深刻反省。目前学界倾向于认为吴兢在中宗朝开始《贞观政要》的整理编撰,在玄宗开元十七年(729)之前完稿。尽管杀青之时玄宗即位已近二十年,天下允称盛世,然而全书无处不在的现实关怀,则无疑源于武周晚期到玄宗登基这段时间里严峻的政治局面。

武周晚期以来的国史修撰群体为本书提供了思想基础。唐代的史学发达世所周知,这里面其实有很现实的政治因素。武则天上台后为加强皇权,培植了一个依存于中书、门下两省的庞大文士群体,作为政令制定、行政监督、思想宣传等方面的工具,而国史修撰正是其中之一。在武周晚期,史馆、修文馆这两省修史机构中逐渐汇集起包括徐坚、刘知几等在内的众多专业史学工作者。晚年刘知几曾回忆道:“东海徐坚,晚与之遇,相得甚欢……复有永城朱敬则、沛国刘允济、吴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扬搉,得尽怀抱。”(《史通•自叙》)徐坚、刘知几年龄相仿,吴兢则约小他们十岁,在初入史馆时受到了刘知几的关键提携,史称“知几自负史才,常慨时无知己,乃委国史于著作郎吴兢”(《旧唐书•刘子玄传》)。这种影响不仅限于晋身迁转,更重要的在于这个国史修撰群体的治史思想对吴兢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贞观政要》体现出唐朝高水平史学著作所共有的直笔、精炼等优点。

三、主要内容

《贞观政要》将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间与各位大臣的对话、以及大臣重要的奏章,按照政治要素分为四十篇,每篇收录若干对话或奏章,从不同角度说明本篇主旨。大体来说,这四十篇是由宏观到细节、由内到外。第一卷有《君道》、《政体》两篇,从宏观上阐释太宗的为君之道和为政之体。第二卷包括《任贤》、《求谏》、《纳谏》,主要讲进谏的重要性。第三卷讲君臣关系、择官任人、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治理范畴。第四卷从《太子诸王定分》到《规谏太子》,主要围绕训诫诸弟皇子展开。第五卷大致是关于臣子道德和义务的规定,包括仁义、诚信等准则。第六卷从俭约、谦让、仁恻等不同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贞观政治理念的细节层面。第七卷阐释礼乐学问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第八卷是关于农业、刑法、邦交等方面的内容。第九卷着眼于征伐安边,包括击突厥、征高丽这两次太宗朝最为重要的对外行动,并反映出太宗伟大的民族思想。第十卷则讲行幸、畋猎等戒惧之事,以《慎终》作为全书十卷四十篇的结尾,引人深思。要而言之,这部记录贞观朝君臣言语的史著反映出如下重要政治理念。

高度的君主责任感。与很多帝王不同,唐太宗具有高度的自我反省意识,对自己作为君主的责任有清醒认识。在与萧瑀讨论周、秦两朝国祚长短悬殊的原因时,萧瑀认为“平定虽同,人情则异”,着眼于两朝末年天下形势的不同。太宗并不完全认同,他指出“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将国运盛衰的因由直接指向国君本身。(《辨兴亡》)正是由于具备了这样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太宗才能时刻保持警惕。

君臣之间肝胆相照,君主虚心纳谏,朝臣敢于犯颜。人们对贞观政局的认识往往较为片面,认为太宗善于纳谏,而进谏者则主要是魏徵,这种脸谱化的误解一定程度上源于各种文选、掌故对于魏徵的重视。事实上,贞观之治的形成不仅在于君主虚心纳谏,更在于有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与君主肝胆相照的朝臣群体,包括房玄龄、萧瑀、王珪、魏徵、岑文本、马周等众多唐初重臣。他们在年龄、资历上相差很大,政治立场也不尽相同,甚至掺有党争的因素,但都能对太宗提出真诚意见,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重视百姓。全书开宗明义引用了太宗著名的话:“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君道》)唐太宗明确批评了隋文帝防民甚于防贼的错误思想。他援引开皇旧事,指出隋文帝宁肯让“百姓逐粮”,也不愿开仓赈灾,以致失去民心。有鉴于此,太宗对《论语》中“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训诫深表赞同(《辨兴亡》)。这也正是魏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著名言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政体》)。这种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本书

虽然吴兢希望为玄宗治国提供镜鉴,然而《贞观政要》撰成之后并未引发当时朝野的广泛关注,也未被视为吴兢的主要著作。直到吴兢去世半个世纪以后,致力中兴的宪宗李纯(778—820)才注意到这部著作的思想价值,常向朝臣提及自己所读心得(《玉海》卷四九)。文宗(809—840)自幼“喜读《贞观政要》,每见太宗孜孜政道,有意于兹”(《旧唐书•文宗纪》),即位后更是以之自勉。唐宣宗(810—859)曾“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而读之”(《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大中二年),并能身体力行,使他获得了“小太宗”的美誉。尽管唐朝最终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但《贞观政要》却成为以后历代国君案头的必备典籍。本书在吴兢外孙蒋乂的保存下得以传世,国内版本主要有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刊本和明成化元年(1465)戈直集论本两种。本书以四库全书本《贞观政要》为底本,参考了叶光大等《贞观政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骈宇骞《贞观政要》(中华书局2011年)两种成果。

《贞观政要》全书十卷四十篇,计八万余字,其中不乏长篇奏议,文辞表述存在大量的敷陈排比、援引古典等现象,通读全书并非易事。我们从全书中精心选出约一万字的内容,大体每篇选出一至两则予以注释和翻译,并对选文进行延展性点评。选文的标准,尽量避免过长过繁的文字,以对话为主,简短明确,故事性强,并能集中反映该篇核心思想。注释的标准,主要针对选文中的重要人物、典故、地理以及与现代汉语用法明显不同的词语。译文以直译为主,兼及意译。需要指出,《贞观政要》是一部思想性的史著,读者读完选文本身就会有很多深刻的思考,因此我们的点评没有局限于就选文谈感想,而是尽可能就其背后的历史事件、相关制度等深层因素予以阐释。如前所述,本书的撰写存在从太宗朝至武周这样一个无法分割的历史理路,本书点评在诠释贞观朝人事因由的同时,还以较多笔墨讲述了高宗、武后时期的历史,包括相关史实、制度的考证,论证上务求严谨,叙述则尽量活泼,以期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本书的思想背景,并使读者通过历史的参照与对比,对贞观政治有更为深刻和直观的理解。本书选文和评析由王炳文承担,注释、翻译部分由王晶承担。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王炳文
2014年4月于北京 zA0wX79jm6z8OFqrcoTWbEgvVsSOZTbaA1+UbUwC1kHu0YOp9PGVGJQhh3ngBfM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