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史不同于经济学思想史

埃文斯(Evans)是二战前美国很重要的一位经济史家,下面的图出自他1941年发表在《经济史杂志》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上的一篇文章,刻画了1870—1940年美国东部各州注册公司的数量的变动情况:

不同的线,代表不同的州,而每个州在各个时间段内注册公司的数量都在图中表示出来了,这就是一种记录。记录,就是有记可查。在这种具有主体间客观的记录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推测。

他把公司数量的波动和商业周期结合起来讨论。在商业周期的图里,向上的箭头代表商业周期的景气时期,向下的代表不景气时期;而在公司数量的图里,向上升的线代表公司数量的增加,反之则代表减少。他把公司数量的波动,对应到另一套有据可查的数据里面,就是商业周期的年代。比较这些箭头的方向,他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有意思,我们今天学习经济周期理论都知道这个结论,就是企业家在接近每一次萧条的底部的时候,就开始组织新的公司,这时候,公司的注册数量就上升。为什么?我引用一位教我中国经济最多的老师的话——谁在冬天把冰棍卖得最火爆,谁就是企业家。这就是为什么在不景气达到极点的时候,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开始筹划新的产品,注册新的公司。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在上个世纪中期,美国的经济学家就有这个观点了。到谷底时公司注册数目增加,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Push on,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没有头寸了,如现在的券商一样,纷纷倒闭。倒闭以后一定有人接盘,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谷底之前的几个月,新公司的数量就以增速开始上升。这是一个主体间客观的陈述,是经济史的,但不是经济思想史的。

进一步的,埃文斯的第三个研究步骤,是要看在长时段里的趋势。刚才我们看到的是1870—1940年的,显然,在世纪初的时候,公司数量有一个总体的上升,这不能用商业周期来解释,所以,他把更早一些时间段的画出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1840—1920年间的中间时间段,公司注册的总量忽然上升。我们现在知道,100年之前,就是在1740—1820年间,英国的公司数量也发生了同样的迅速上升,这被称为“公司爆炸”。100年后,在美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作者随后给出了一些解释。

这是经济史作为经济思想的反省对象的一个典型,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案例。埃文斯把三个主要工业州的六个基础产业状况,在刚才那个时间段,也就是最关键的20年里面,画出了曲线——水、电、煤气、采矿、不动产等,然后给出了他的一些解释。他解释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不重要的,但他解释的样式给我们提供了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这还不是经济学思想。 hsS2mM0zUQYEN2wVIOS7/yx45G7GI/WQ96dAIIlXI5PGCKgYfUvSADqJ3nrTkk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