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一个冰与雪的童话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漫步赫尔辛基的曼纳海姆大街,领略诸如国家歌剧院、岩石教堂、奥林匹克运动场以及西贝柳斯公园等充满北欧风情的建筑人文景观;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去体验一把享誉世界的芬兰浴;还可以驱车北上,直抵圣诞老人的故乡,去追寻儿时记忆中那些曾经温暖而美丽的梦境。
芬兰号称世界上“最北的共和国”,国土全境有1/4位于北极圈范围以内。这是一个拥有着大大小小近19万个湖泊的“千湖之国”,更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8%的“森林王国”。
说到芬兰,自然得提到芬兰浴。当然了,它还有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桑拿。这其实是一种极具芬兰地方特色的民俗,从诞生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桑拿在芬兰的普及程度,从全国500万人口竟拥有130万间桑拿浴室,自可窥见一斑。其中的缘由,想来自然也和他们住在北极圈附近,需要更好的御寒方式有关吧!
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是芬兰拉普兰人最亲密的伙伴。
传统的芬兰浴室呈圆形,木质结构,四下密不透风。洗浴的过程与世界各地通行的方式并没有多大差异:室中放置着装有石块的大铁炉,洗澡时用柴火把石块烧热,再将水泼在石头上,骤然蒸气翻腾,室温随之急速升高。入浴者汗流浃背之余,身心放松,疲乏也一扫而空。许多人还会在洗浴过程中不断用带叶的白桦树条拍打身体,加速汗液排放,更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保健功效。
而当地有句俗谚说得好:没有桑拿就没有芬兰。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去芬兰却没能亲身感受一把地道的桑拿浴,那实在是一大憾事!
不过,芬兰最能吸引旅游者之处,却不仅仅是这雾气氤氲的小木屋。走出桑拿浴室,向着北极圈进发,那里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省首府罗宛基米。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每年的圣诞节都十分热闹,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这是一座被称为“北方女皇”的极地都市,传说中圣诞老人的故乡便坐落在北极线上。既然是故乡,那便少不了和圣诞老人有关的旅游景点。芬兰人在这里设立了标有极圈位置的地图标志板,开通专门受理寄给圣诞老人邮件的邮政点,还陆续建起了许多出售极地旅游商品的商店,以及圣诞公园、欧恩阿斯瓦拉滑雪中心等等。而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搭乘“驯鹿雪撬”,飞驰在一望无垠的极地平原上,去体验如圣诞老人天马行空般无拘无束的旅程,更能在游览途中纵情欣赏夏季里的午夜太阳,以及出现在冬天、世间罕见的北极光。
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就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在这里有两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一是把自己的双腿横跨在北纬66度34分的北极线上拍一张留念照,二是去当地有关部门领取一张个人进入北极圈的证明文书。
和朋友、家人一起置身其间,尽情感受圣诞老人和他那些头戴尖顶小红帽的“仙童”们所营造的热情洋溢的欢乐气氛,在北极线上留下这一生当中或许最为重要的一双足印吧。这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你人生中极为难得的一次愉快经历。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优美的曲调曾经让很多中国人对莫斯科心驰神往。许多上点年纪的人,他们孩提时代的美术课,最常画的一幅画便是克里姆林宫的钟楼和红墙。艺术的莫斯科,用她永恒的风情吸引着无数的人。
莫斯科给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是既古老又年轻。中国的许多城市也都有大型建筑,但来到莫斯科,无论从郊区到闹市,从公路到建筑物,仍会给人一种“大”的感觉。这座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马路上还可见到古老的电车缓缓而行。而城市中最为恢弘庄严的自然是红场和克里姆林宫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座座金碧辉煌、在庄严中又有些幽默感的洋葱头式的东正教教堂。
红场之名早已存在,在俄文中,红字不仅指色彩,还有美好、美丽、鲜艳的意思,寄托着莫斯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场南面是著名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由九个大小不一的教堂组成的教堂群,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红场东侧是国立百货商场“古姆”,有1000多间商店,曾是俄罗斯毛皮、丝织品、琥珀和各种工艺品的贸易中心。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
与红场一墙之隔的克里姆林宫建于12世纪,当时只是一座用木栅栏圈住的木筑堡垒,今天的克里姆林宫则由一道6米半厚、14米高的红墙围着。从1955年起,这里开始对游人开放。克里姆林宫是一组巨大的宫殿群,包含众多宫殿和教堂,里面陈放着历代沙皇积聚的数以亿计的财宝。尤其使人惊叹的是四座建筑极美的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天使教堂、圣母安息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它们建于15世纪~16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俄国东正教精神糅合在一起的精心杰作。漫步在绿草如茵、古木参天的克里姆林宫庭园内,步履不禁有些沉重,因为你仿佛正从历史中一步步走来。
除了厚重的历史,莫斯科还有其浪漫与艺术的一面,有“美女般的莫斯科”之称。城市很幽静,天很高,阳光很亮,空气格外清新,城市绿化面积达到40%,到处绿树成荫,飘散着清爽的气息。白桦林掩映着幽雅的小道,有一种油画般的意境。
在俄罗斯外交部大楼紧邻的小街上有著名诗人普希金的故居。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可以说,他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而他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这条小街上。在小街的另一边,正对着故居矗立着普希金和他夫人的塑像,神态优雅,栩栩如生。
莫斯科的文化艺术名人很多,步入名人公墓,人们会忘记这里是墓地,而仿佛置身于雕塑园中——几乎每一块墓碑都是一件艺术品。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头像表情庄重、睿智而果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半身浮雕则豪迈洒脱;芭蕾舞艺术大师乌兰诺娃的墓碑是洁白的浮雕,穿着天鹅湖舞衣,扬手仰脸,脚尖直立,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天鹅;女英雄卓娅的青铜塑像衣衫破碎,胸膛裸露,双手被缚在背后,头却高高昂起……
而要欣赏莫斯科的市景,则要登上莫斯科西南部的麻雀山。山上有俄罗斯最高学府之一的莫斯科大学,它没有围墙,环绕的是一片粗放生长的树林。距莫斯科大学不远,是红色花岗岩围栏的观景台。在此俯瞰莫斯科城,既能看到气势雄伟的中央体育场,还能看到建筑优美的艺术家公寓、新圣女修道院,甚至红场旁的克里姆林宫……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据说就诞生于这座小山。
走进莫斯科,你会对这个城市有一丝难以名状的熟悉感。但它又是那样的新鲜,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氛围令人深深迷醉。
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心脏”,多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