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过程及方法,有效的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预期目标而对项目资源进行计划、引导和控制。
(一)项目管理的发展
项目管理实践最初仅限于国防和航天、建筑等少数行业。由于它的理论与应用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运作效率,后来项目管理迅速发展到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建筑业、制药业、金融业等行业以及一般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西方发达国家,项目管理已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项目管理的应用已十分普遍,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黄金职业”。
目前国际上有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即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和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其中,PMI是在世界范围影响最大的系统,它的成员主要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为主,它开发了一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并且PMI 的资格认证制度从1984年开始,在全球所有认证考试中第一个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从而成为全球最权威的项目管理认证考试。
当前我国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落后状况同发达国家的应用广泛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尤其表现为项目管理合格人才相对匮乏。但随着“入世”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同时也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性竞争,打入全球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项目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掌握国际上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技能。
(二)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学科体系
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管理体系,正在由面向职能转到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管理。美国项目管理知识(PMBOK)认为,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它是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即通过一个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项目管理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为目标。项目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项目的整体性运作,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是说,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在有严格的期限和费用、人力、物力约束条件下,尽可能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任务,达成项目目标,让所有项目相关者满意。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在管理学界有“三M”体系,分别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项目管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是横向的理论,它涉及所有领域,而项目管理虽然跟前面两者有很多的重合,但是它更侧重时间和内容(要素)的纵向管理。
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是项目管理构成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的综合,包含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综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项目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三个部分。其中,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是一套独特的知识和技术体系;综合管理的专业知识则包括了诸如计划、组织、人员管理、业务的执行和控制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了不同项目类型所特有的一些共性要素,应用领域可按技术特征(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或管理特征(如承包项目、自主开发)来具体定义。
(三)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
1. 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生命周期是项目有具体的时间范围或有限的寿命。任何项目都需经历一定的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项目都要经历发起、策划与论证、启动、实施(执行)和收尾等若干个阶段,这些阶段的综合称为项目生命周期。
2. 项目利益相关者
一个项目的运营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机构或组织共同协作,这些机构或组织一般通过合同、协议以及其他的社会纽带组合在一起。项目的参与各方是项目当事人,如业主、投资方、贷款方、承包人、设计师、监理等。而项目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是参与项目或者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因而项目利益相关者包括项目当事人。
一般说来,每个项目的项目利益相关者有:
项目的业主(客户)或顾客:使用项目产品的个人或组织,或者项目最终成果的接收者和经营者。顾客可能有多个层次,例如研发新药的顾客可能包括开药方的大夫、服药的病人以及为该种药物付款的医疗保险公司。在某些应用领域,客户和顾客是同义词,但是在另外一些领域,客户是指购买项目结果的主体,而顾客则指直接购买、消费或使用该项产品的机构或个人。这是需要细分和辨析的。
项目的投资者:可以是政府、企业、个人、银行或股东。
项目的赞助者:项目实施组织内外以现金或物资为项目提供财务资源的个人或团体。
项目经理:特指负责管理项目的个人,是项目组织的核心。
项目团队:项目实施组织,为项目工作的一些不同背景、技能和知识的人员组成的群体。
项目的供应商:为项目提供原材料、物资等的个人或组织。
项目的承包商:属于承接和实施项目的一方,直接影响项目完成的质量。
项目的分包商:属于承接和实施子项目的一方,将大项目分包出去,有利于缩短项目活动持续时间、提高项目质量。
政府机构、社区、相关媒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在我们将管理重点关注项目当事人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对其他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通常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意见应以服从客户的需求为主,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或者应该不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在这种分歧意见中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是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3. 项目资源
项目管理具有资源约束性,必须在资源的稀缺状态中谋求自身最大限度的存在和扩展。从广义上讲,项目资源可以理解为影响项目运作的一切具有现实和潜在价值的东西,诸如人力及人才、关系或人脉资源、材料、机械、资金、信息、科技和市场等。
从形态上来看,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如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资金、土地等物质类的资源属于显性资源;品牌、人力资源、关系资源(如与合作伙伴、媒体、银行、政府等的关系)等属于隐性资源。其实,项目策划与管理作为项目运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隐性资源。
当然,根据其他标准,项目的资源也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