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尔强
《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聘请陈尔强教授讲述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的选取基于判断;而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则基于诚信。科学工作者需按学术规范行事,致力于不断批评和修正自己的工作,从而使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能够满足科学说明的相关性要求和可检验性要求。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将终止于发表。原创性的科学工作只有在公开发表后,其真伪、价值和意义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和评价,其成果才有可能进入人类的知识体系。科学工作者必须将写作科学研究的内容看做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是自觉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陈尔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98年于美国Akron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获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北京大学。曾获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度ICTAC-Perkin Elmer青年科学家奖(国际热分析与量热学联合会)、2007年度首届Polymer冯新德奖(Elsevier)。现任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著名高分子学术刊物Polymer(Elsevier出版)中国区副主编。主要从事高分子结晶、液晶、自组装行为及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工作。
这里我请同学们看一首我很喜欢的郑愁予的《错误》,也许很多同学都知道这首小诗: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是否常常听到哒哒的马蹄声呢?那诗中的望归人听到哒哒的马蹄声的时候,她问来者是归人还是过客,就好比我们对一个问题预设了可能的答案,给出了假设。我们要检验这个假设。郑愁予诗中的检验方法很简单,那望归的人打开了窗扉,她看见了窗外的游子。而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又有多少次想要掀起遮蔽未知世界的帷幕呢!科学的生活和那诗意美的生活是一样的。如果满怀着这种享受科学之美的心情来做科学的工作,你可以想到,其实科学可以承载我们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