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学”如何“教育”

内容简介

从学术史角度探究现代中国大学里的“文学教育”,着眼点往往在“学科建构”、“课程设计”与“专业著述”,陈平原教授则从师生共同建构起来的“文学课堂”谈起,二十世纪中国的“大历史”、此时此地的“小环境”,加上讲授者个人的学识与才情,共同酿就了诸多充满灵气、变化莫测、让后世读者追怀不已的“文学课堂”。陈平原教授从学科化之前的“文学”、课堂内外的“笑声”、“新文学”如何学院化 、“创作”能不能教,以及师生怎样“对话”等片断,略加铺陈,在“重构”中隐含“阐释”,探讨何为“理想的文学教育”。

作者简介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x8VIuon9lRZY3M2Mr5I81wiLlz4IDfsgzsnGSsW5VuVeHd07SQQoqngyFLsgGi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