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道新
在我看来,电影的诞生跟现代大学有着某种特别的机缘,尤其是与中国的大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诞生在1895年,而正是在19世纪末期,大学的功能也开始产生巨大的变迁,洪堡改制将自由与自治、知识与科研等概念赋予大学校园,并促成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现代大学模式,使其成为欧洲各地和美国大学争相效仿的典范。
正是在世界电影诞生的1895年,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另有一种说法,中国第一所大学是上海圣约翰大学,见《北大讲座》第十六辑第2页。——责编;三年后,创办京师大学堂,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在此前后,上海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和香港的华美影片公司迈开了电影制片的步伐;1920年左右,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大学成立,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与明星影片公司等制片企业也拉开了中国民族影业艰辛拓展的序幕。中国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都与民族电影发展的主要关节点联系在一起。
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定年代里的北京大学,注定了将与中国电影发生一些特殊的关联。但在讲述这种关联之前,我还要辨析一下电影与大学之间存在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同质性。在我看来,电影与大学的同质性主要体现为两者都能产生一种类似“震惊”的现代体验。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兼任《电影艺术》杂志编委、《电影文学》杂志专家团队成员、《电影评介》杂志编委以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等。主要研究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与中外电影关系。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评论》、《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一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中国电影史(1937—1945)》、《影视批评学》、《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等7种。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6-0021)。主持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电影传播史(1905—2005)》(编号05CC071)、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中国电影通史》、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都市功能的转换与电影生态的变迁: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编号06BaWY018)与长影集团委托项目《长影史(194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