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译者的话

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看到孩子幸福快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孩子活泼可爱的笑脸,清脆明亮的笑声,乐于合作、明白事理的表现,邻人或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赞赏,让我们感到轻松愉快、自豪和幸福,是对我们为抚育子女付出的所有辛劳的最好回报。

但是,正如天有阴晴雨雪一样,孩子也有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睥气、不合作、不讲道理的时候。父母们常抱怨说:“我简直弄不明白这孩子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忽然就跟你闹起别扭来了。怎么哄也不行!太气人了!”每当这类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感到困惑、沮丧、气恼、烦躁和失望,感到抚育子女的苦楚和不易。

总之,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泼、好学、懂事、听话。当孩子显得不正常时——例如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时,我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也变得情绪恶劣,只能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其实,正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长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认为,孩子的“不正常”的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

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为了能很好地倾听孩子,父母们自己也需要得到倾听,以排除自身的有关负面情绪。

当前,我国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青少年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独生子女问题。帕蒂·惠芙乐的观点与实践也许会引起年轻父母的疑虑和担心,即:强调父母要倾听孩子是否有纵容和宠坏孩子之嫌,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因此而成为“小皇帝”?

的确,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做父母的不但要保持态度可亲,还要耐着性子关注孩子,帮助他(她)“发泄”不良情绪。这听起来确实像是在纵容孩子。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了解帕蒂的观点和实践,就会明白:倾听孩子决不意味着纵容孩子。

倾听孩子是为了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同时,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时,我们却往往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情急中,我们常常会同意满足孩子的某个物质要求,以便让孩子安静下来,让我们自己快些摆脱麻烦。例如,当孩子莫名其妙地大哭使我们心烦意乱时,我们很可能会破例允许他多吃一份冰淇淋,或答应给他买一辆向往已久的遥控玩具汽车,以止住他的哭声。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难以得到关注时,他们就会以不断提出物质需求的方式来获取我们的关注,直到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

所以,倾听与纵容孩子并无必然的联系。孩子被宠坏的原因多半在于我们只顾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这比较容易做到),而忽视了或顾不上满足孩子对于精神和感情上的关怀的需求。

帕蒂·惠芙乐撰写的《倾听孩子》系列——“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以及“听你听我”,是她和她的同事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内容通俗易懂,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很高兴能得到作者的允许把它们译成中文,按其内在联系编成一册,于1998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印刷,与我国读者见面。作者本人也为自己的作品首次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发行而感到欣喜,衷心希望对中国的众多父母们能有所启发和帮助。次年她受邀来华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举办了家庭咨询培训活动及讲座,为中国的父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们生动地展现了她多年来一直倡导的新鲜理念和实践。

《倾听孩子》一书在1998年底首次出版印刷后逐渐受到国内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北京大学出版社在随后的五年中曾数次加印。2007年该出版社在该书的第二版中编进了作者的另外两篇相关著作:“对孩子说‘不’”和“支持、倾听青少年”,并邀请作者专门为中国读者写了代序:“致中国的父母”。此版本面世后继续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父母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该书的第二版得到数次加印,并已面世五周年之际,编译者和出版社征得作者的同意,从她近两年新撰写的并陆续发表在其创办的专门为父母服务的机构的网站(Handinhandparenting.org)上的诸多文章中选译了10篇,作为附录部分编入该书的新的修订版。这些新编入的文字大多是作者针对父母们的一些具体疑惑所做的答询,相信对我们的读者也会有启发和帮助。

希望广大读者喜欢本次修订版所增加的内容。也希望可以继续以这种方式使我国的读者能较早地读到作者今后的新作。

编译者于北京
2012年9月 ijARJ4zG32A4iXgcbAYExrmZrRqZ9v8QIWAIQnkVUEHN4iy8GaDOyPO+Dm5aUsY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