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物理环境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发现,即人的多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着特定物理环境的控制。例如,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大都设计得像迷宫,顾客们要在里面绕来绕去,这样就能让你在商品前多徘徊或逗留一会儿。再如,教室的设计也清楚地表明了师生关系,学生座位固定,老师面对学生而立,这样可以限制学生们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公共浴室中的座位不多,人们只能洗完就走,而不可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里面聊天。环境心理学家们关注的课题非常之多,包括个体空间、领地行为、应激环境、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等。

拥挤

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人口过剩。如今,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并正以每天25万人的速度增长,照此速度几十年之后就将翻番。专家估计,地球最多可承受的人口数量在50~200亿之间。也就是说,地球已经达到了它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的下限。人口过剩和人口高速增长与环境破坏、国际局势紧张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枯竭密切相关。一些人口统计学家预计,如果在世界人口突破100亿大关之前人类还不能自觉地限制增长,那么,世界范围的食品短缺、疾病、战争、高出生死亡率和婴儿夭折将限制人口的增长。

在我们周围,不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住房狭窄,餐馆嘈杂,景点游人如织,交通拥挤不堪。拥挤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压力和困扰的。在城市里一些拥挤的聚居地,人们很容易把这些地区出现的暴力、社会秩序混乱、人群健康状况恶劣及较高的出生死亡率与拥挤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不过,这种因果关系还不能确定,因为居住在拥挤地区的人们往往营养不良、缺乏良好教育、收入较低、医疗卫生条件差,这一切更可能是引起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事实上,许多对人类被试进行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把人安排在狭小拥挤的空间内生活并没有引起严重疾病。因此,拥挤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觉,而不完全取决于特定区域内的人口密度。比如香港、新加坡就是人口密度很高而犯罪率很低的地区和国家,据分析可能与其礼仪文化较好地保护了个人空间和隐私有关。可见,高密度不一定自动产生拥挤感,它还要取决于具体的场合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在电梯、地铁或监狱里,密度过高使人感到不舒服;但在音乐会、晚会或聚会等场合,人越多则越使人感到热闹。因此,压力感或快乐感的增强取决于空间上的拥挤与特定情景之间的交互作用。当拥挤使人失去对身边环境的控制力时,就会使人产生紧张或进入应激状态。

【原创研究】拥挤/卡尔霍恩1962

几十年来,拥挤对行为的影响始终令心理学家很感兴趣。可能你也注意到了,当自己身处拥挤的人群中时,你的情绪和行为会有所变化。你变得孤单离群,或是想法儿抽身离开,抑或是变得易激惹和好攻击。你对拥挤情境将做出何种反应取决于很多因素。

“拥挤”并不简单等同于“人口密度”这两个词看起来很相似,但心理学家对两者有明确的区分。人口密度被定义为一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如果一间3.7米×3.7米的房间内有20个人,这房间就被认为是人口密度很高。而拥挤则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主观心理体验。也就是说,如果你试图专心致志完成作业,却与20个人待在这样一间屋子里,这时你可能感到太拥挤了;相反,如果你在这样的房间里与20位朋友聚会,你可能一点也不感到拥挤。

行为学家研究密度和拥挤对人们影响的一种方法是,观察那些拥挤已经出现的地方,如曼哈顿、墨西哥城、某些人口聚居区和监狱等。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缺陷是,在这些地方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行为。譬如,如果我们发现在一个拥挤的贫民窟犯罪率很高,我们无法断言拥挤就是犯罪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贫穷,可能是吸毒泛滥,也可能是所有这些因素与拥挤因素共同导致了高犯罪率。研究拥挤的另一种方法是让人类被试在高密度条件下待较短的一段时间,并研究他们的行为反应。这种方法确保了更多因素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并让我们能分离出拥挤这一因素,研究它单独对行为产生的影响,但与现实中拥挤的生活环境相比,它还不是很真实。只为研究的需要而让人长时间处于拥挤环境中,这在伦理学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存在应激和其他潜在的损伤后果),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第三种方法来研究密度的影响:用动物做被试进行实验研究。这类研究中最早的一项系列研究就是这里要介绍的卡尔霍恩(Calhoun,1962) 〔1〕 的研究。

在由三项研究组成的这一系列研究中,卡尔霍恩将32只或者56只老鼠放入3米×4.3米的实验空间里,实验空间被分成四个部分或围圈(见图3-1),它们之间有通道可让老鼠从圈1到圈2,从圈2到圈3,从圈3再到圈4,但不允许圈1和圈4之间直接相通。因此,就存在末端的围圈。如果一只老鼠想从圈1到圈4中去,它就不得不经过圈2和圈3,每部分的隔板是通电的,因此,老鼠很快便知道,它们不能爬过隔板。这些围圈里有足够的食物、水和供筑巢用的材料。通过几年对老鼠的研究,卡尔霍恩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特殊的实验设置的每部分只能容纳12只成年老鼠。因此,观察室的大小是每围圈只能容纳12只老鼠,共48只。老鼠被放进观察室后,允许自由繁殖,直至接近正常密度的两倍,达到80只。一旦老鼠的数量达到80只,多余的幼年老鼠在断奶后将被转移以使老鼠的数量保持恒定。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有一个观测窗。整个观察和记录持续了16个月。

图3-1 卡尔霍恩拥挤实验的房间安排示意图

请记住,老鼠的密度不是特别大,这点很重要。事实上,这种密度只是中等。如果老鼠还想增加的话,每个围圈大约还可增加20只。但事实并非如此,当雄鼠成熟以后,它们像在自然环境中一样为了社会地位而开始相互争斗。这种争斗发生在所有的围圈中,但每个围圈中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两个末端围圈(1、4)只有一个进出口。因此,当这两个围圈中的一只老鼠赢得了战争,处于统治地位时,它将捍卫它的地位和领土(整个围圈),其方法很简单,即守住那个出入口,攻击任何其他胆敢冒险通过那个通道的雄鼠。于是,其他的雄鼠都被逐出,每个末端围圈中最终只剩下一只雄鼠,当然,它并不孤独,因为在四个围圈中雌鼠的分布较为平均。因此,霸占圈1和圈4的雄鼠拥有8~12只雌鼠,而其他的雄鼠则没有什么机会。为了防止外敌侵入,雄鼠直接睡在通道的入口处,并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偶尔,有些别的雄鼠也会进入末端围圈,但它们都处于从属地位,大部分时间都与雌鼠待在窝里,出去仅是为了觅食。它们不想与雌鼠交配,在这些围圈中的雌鼠基本上起着母亲的作用,它们筑建舒适的窝,养育和保护后代。换句话说,在末端围圈中生活的大部分老鼠相对正常,繁殖行为也很成功,幼鼠中有一半可存活到成年。其余约60只左右的老鼠挤在中间的两个围圈中。因为这两个围圈的中央都有供食和供水装置,因此,这些老鼠彼此间有很多相互接触的机会。在围圈2和3中的老鼠有一种行为现象,卡尔霍恩称之为“行为变异”,特指“把动物聚集在高密度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任何行为过程的结果”。这个术语暗示着它本身对健康不利。让我们看一看他所观察到的一些极端的、病理性的行为:

(1)攻击。在自然野生环境中,雄鼠为了它在社会阶层体系中的统治地位而与其他雄鼠进行争斗。这种争斗在本研究中的一些富有攻击性的雄鼠身上也能看到。所不同的是,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不同,处于统治地位的雄鼠必须经常与其他雄鼠争斗以保持其地位,且一般常会是几只老鼠打群架。虽然如此,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在中间围圈中最强的雄鼠是最正常的。然而,即使是这些老鼠有时也表现出病理的症状,如发狂;攻击雌鼠、未成年鼠以及不太主动的雄鼠;并表现出一种特殊喜好,一种鼠类的不正常行为,咬其他老鼠的尾巴。

(2)服从。与极端攻击行为相反,一些雄鼠忽略并避免为争霸主地位而引发的战争。一组这样的雄鼠由围圈中看起来健康的老鼠组成,它们身体肥硕、皮毛完好,没有因争斗而常会出现的秃斑。然而,这些老鼠完全不适应周围环境。它们在围圈间走动时似乎处于睡眠状态或类似催眠的状态,它们忽视其他老鼠,反过来也被其他老鼠所忽视。它们对性活动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即使面对发情的雌鼠也无动于衷。另一组这样的老鼠则极度活跃,并常常来回走动寻找雌鼠。卡尔霍恩把它们称为“探索者”。它们常常被更强大的雄鼠攻击,但他们对争夺地位从不感兴趣。它们的性欲极强,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成为“食同类肉者”。

(3)性偏差。这些“探索者”也不遵守自然的交配程序。通常情况下,雄鼠追逐发情的雌鼠,直到它逃进洞里,然后,雄鼠耐心地等待,甚至直接在洞外跳起求偶舞。最后,雌鼠从洞里出来,进行交配。在卡尔霍恩的研究中,大部分进行性活动的雄鼠遵守这一程序,但“探索者”除外。“探索者”完全拒绝等待而直接跟着雌鼠进洞。有时,洞内的窝中还有已死亡的幼鼠,研究者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后来成为了“探索者”的食物,使“探索者”变成了食同类肉者。另一组雄鼠被称为“泛性者”,因为它们不作任何区分,试图与任何其他老鼠进行交配。它们以性为目的,接近其他的雄鼠、幼鼠以及没有发情的雌鼠。

(4)繁殖中的异常。老鼠有一种自然本性,那就是筑巢。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向老鼠不限量地提供筑巢的原材料。在正常情况下,雌鼠非常主动地筑巢,以便为生产作准备。它们将材料集中并堆积起来,形成一个垫子的模样,然后将窝的中间部分做一个凹陷形以放置幼鼠。然而,行为改变的雌鼠丧失了一般的筑巢能力或倾向,最初它们不能做出中间的凹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收集的材料越来越少,以至于最终幼鼠直接降生在覆盖着木屑的地板上。当母鼠预感到存在危险时,它们也丧失了把幼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能力。它们可能转移了一些幼鼠而忘了另一些,或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它们丢在了地上。通常,这些掉在地上的幼鼠或是被遗弃或是死去,随后被成年鼠吃掉。幼鼠的死亡率在中间两个围圈中最高,约在80%~96%之间。此外,在中部围圈中的雌鼠发情时,它们会被大群的雄鼠追逐,直到它们最终不能逃脱为止。这些雌鼠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在这项研究的最后,几乎一半的雌鼠已经死亡。

你可能会预计这些发现的必然延伸是将它们应用到处于高密度环境的人群中去。然而,卡尔霍恩没有得出任何这样的结论。也许他的结果本身已说明了一切。他只强调老鼠社会及生存的自然行为已被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所产生的应激明显改变,而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情形。卡尔霍恩的研究引发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关注高密度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例如,美国的一项研究对每个囚犯平均只占4.4平方米的监狱与不太拥挤的监狱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拥挤的监狱里,死亡率、杀人率、自杀率、生病的次数及惩戒的比率明显较高(McCain,et al.,1980)。但再提请你注意,除了拥挤因素以外,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这些行为。另一有趣的发现是,拥挤因素对问题解决能力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一项研究让人待在非常拥挤的小房间里(每人只有0.27平方米),或待在不太拥挤的较大的房间内,并要求被试完成相当复杂的任务,如把不同的形状进行归类,同时让被试听故事,随后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测试。在拥挤条件下,被试的成绩明显低于不拥挤条件下的被试。最后,你猜猜在拥挤环境中生理指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研究已显示你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伴随着这些影响,你会感到其他人对你充满敌意(Evans,1979)。但是,把动物研究的结果应用到人类必须特别小心。弗雷德曼等(Freedman et al.,1975)对不同居住密度的地区,分别收集了死亡率、生育率(出生率)、攻击行为(法院记录)、心理病理学(精神病院的病人数)等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后,研究者没有发现在人口密度和社会病理行为之间有任何显著相关。

尽管如此,在1960年代初,卡尔霍恩就把工作焦点集中在拥挤情境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上。因为这是一个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持续至今。例如,最近在伊朗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应用卡尔霍恩的思想对生育能力与拥挤情境对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当人口密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时,“人口反馈效应”的存在可降低生育率,进而减少人口增长(Paydarfar,1996)。

(采自H.M.哈克著,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噪声

在当今工业化社会,噪声是又一个给人们普遍带来困扰的问题。噪声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会令人不快。从物理方面考察,噪声是音高、音强无规则,旋律、节奏不和谐的可感音波。它也是一种心理感受,与和谐、悦耳相对。从后一角度看,即使是音乐,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听起来感到刺耳、不舒服,也属于噪声。有两个关于噪声的故事:中世纪的欧洲有一种惩治异教徒的方法,就是将异教徒关进教堂,让十几口巨钟猛烈震响,强烈的钟声不久就会把人折磨致死。在现代的日本,据说一位大学生进入工厂工作后,被车间里的气锤声搅得焦躁难忍,一怒之下竟然将自己的头伸到气锤之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何存道(1983)对不同居民区的噪声进行了测定,并请当地居民对本区噪声所引起的烦恼作五级评定:安静、比较安静、闹、很闹、不可容忍。结果表明,如果以过半数的被调查者感到“闹”为烦恼度的起点,则白天(7∶00—19∶00)为60分贝,晚上(19∶00—23∶00)为55分贝。

成天受噪声骚扰会给人带来什么危害?一项研究表明,噪声环境会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附近上学的儿童每天受飞机噪声干扰,而远离机场的学校听不到这种噪声。对这两类学校中家庭经济和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的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受噪声干扰的儿童血压较高,在面对难题时更容易放弃,在完成要求注意力集中的任务时成绩较差。噪声令人心烦,但人们又无法制止其侵入感官。即使不是长期的伤害,有噪声污染的环境也会使人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研究发现,一些人的学习能力受到破坏、丧失对失败的耐受力以及不愿帮助他人,均可能与噪声危害有关。有实验表明,被试所处环境的噪声越大,其对周围的人的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Matthews,1975)。研究者认为,当人们处于噪声之下时,最迫切的希望是尽快摆脱噪声,消除因此而产生的烦躁,因而对别人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变得不敏感了。由此,我们还可以推论,生活在城市的人似乎比较冷漠,这可能与受到更多的噪声骚扰有关。

超负荷

这里的超负荷是指一种由于外来的感官刺激、信息和社会接触过多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的感官和认知系统的超负荷工作会给人造成很大压力。在大城市居住的人们对此感受尤深。事实上,城市居民在无意中使用各种方式避免这种超负荷,比如,板着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避免与人深交、凡事能不管就不管,等等。简言之,许多城市居民一定程度的冷漠正是出于他们的生存需要。

一项有趣的实验希望说明城市居民是否乐于助人。研究者分别在美国几座大城市和小城镇里进行实验,让一个小孩儿站在闹市的街角向过往的行人寻求帮助,他逢人便说:“我迷路了!您能帮我给家里打个电话吗?”在小城镇约有72%的路人为孩子提供了帮助;而在大城市里只有46%的人伸出援手,其中在波士顿和费城等城市只有不到1/3的人愿意帮助那个儿童。一份对65项研究结果的分析证明,乡下人比城里人更乐于助人。结论是,城市中的拥挤和紧张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之一,就是使人对他人的需要不敏感或感觉迟钝化。

最近有研究表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性生活是最少的,与农村人相差无几,而县城里的人性生活最多。性社会学专家潘绥铭(2004)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城市的生活更加紧张繁忙,自下而上压力过大,使得人们投入性生活的兴趣、动力和精力都不知不觉减少了;而县城的生活相对安逸,性生活自然较多。二是城市越大,已婚或同居的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越少。这样的结论无疑让大城市的人的优越感遭到重创。 hEaoPaD0KTTLi3JUq53Je0S6wpiSyi3MnCyNnrAszNtf0H05rz6nEhh08Oycu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