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心理学的观点

“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艾宾浩斯(Ebbinghous,1908) 〔3〕 在其名著《心理学纲要》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这样写道。人类对于心理问题的见解古已有之,但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只能称之为心理学思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也因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原创研究】史上首次心理学实验/冯特1879

1879年12月的某一天,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一栋叫做孔维特(寄宿招待所)的破旧建筑物的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一位中年教授和两位年轻人正张罗器具,准备一个实验。他们在桌子上安装一台微时测定器(铜制的像座钟一样的机械装置,上吊一重物及两个圆盘)、“发声器”(一金属架,上面升起一只长臂,一只球将从臂上落下,掉在一平台上)、报务员的发报键盘、电池及一个变阻器。然后,他们把五件东西用电线连接起来。这套电路还没有今天电气培训的初学者所使用的东西复杂。中年教授是47岁的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图1-1),他长着长脸,胡须浓密,衣着简朴;两个年轻人则是他的学生:德国人弗里德里奇(M.Friedrich)和美国人霍尔(G.S.Hall)。这套摆设是为弗里德里奇设置的,他要用这套东西收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数据。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统觉的时间长度”,即被试从感知球落在平台到其按动发报键之间的时间。没有记载写明那一天是谁负责让球落下,谁坐在发报键面前。然而,随着那只球砰的一声落在平台上,随着发报键嗒的一响,随着微时测定器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科学心理学的时代正式来到了。

图1-1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

当然,人们可以反对这个说法,认为现代心理学开始于1830年代,即韦伯(E.H.Weber)进行最小可觉差的研究之时;或开始于1850年代,也即赫尔姆霍兹(H.Helmholtz)对神经传递的速度进行测量与费希纳(G.T.Fechner)进行第一次心理物理学实验之时。但大多数权威认可的则是1879年,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因为在这一年,在孔维特的房间里进行了心理学的第一次实验,冯特自此管这间屋子叫“私人研究所”(在德国大学里,正规组织起来的实验室才叫研究所)。几年之后,这个地方则成为未来心理学家的朝圣之地,不但得到大规模的扩建,而且还被正式定为这所大学的心理学研究所。

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这个研究所,冯特才被认定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而且是其最主要的创始人。正是在这里,他进行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并以他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培训了许多研究生。他从这里送出许多新的心理学骨干(他亲自指导近200篇论文),送往欧洲和美国的各个大学机构。另外,他还写作出一系列学术论文和卷帙浩繁的专著,从而使心理学在科学领域里占据一席之地。他可称得上是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家,而不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生理学家、物理学家或哲学家。

最为重要的是,冯特把意识的心理过程带到了心理学实验之中。从希腊哲学家到英国联想主义者,这些过程一直是心理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虽然费希纳等人也曾利用过实验方法以测量某些心理反应,然而,完整地开发出这些方法,并极力倡导心理过程可以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却是冯特。事实上,早在1862年,他就开始思考这个观点,在《感官知觉理论文集》的序言中他写道:“实验方法最终将在心理学中起重要作用,尽管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为人们所全盘认识。常见的观点是,感觉和知觉是惟一可利用实验方法的领域……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偏见。一旦心灵被视作一种自然现象,心理学也被看做一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就一定能在这门科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利用。”他将心理学与化学进行比较。正如化学家不但可通过实验得知一种物质受其他物质的影响,而且也可通过实验得知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一样,心理学家走的也是同一条道路……如果说实验只能确定(刺激)对心灵产生的作用,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心灵对外部影响的反应行为也是可以确定的,而且,我们可通过变更外部影响得出一些定律,诸如此类的心灵生活将受制于这些定律。简单地说,对于我们而言,感觉刺激只是实验的工具。在继续研究心灵现象的过程中,通过在感觉刺激里制造多重变化,我们就可以应用这个原则,因为它是实验方法的精髓。早在冯特钻进实验室里做第一次实验之前,他就已经致力于将生理学和精神过程联结起来,并因此而闻名遐迩。他的观点甚至传至美国,美国先驱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于1867年在给友人的信中曾经写道:“在我看来,心理学变成一门科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某些测量已经在神经的生理变化与意识的面貌(以感觉感知的形式)之间展开……赫尔姆霍兹和海德堡大学一位名叫冯特的人都在进行这项工作,而我希望……今年夏天去拜会他们。”(这年夏天他未能拜会冯特,不过,多年之后他去了,而此时他自己也已成为心理学界的领袖人物。)

一些不喜欢“伟人”史观的现代史学家可能会说,心理学这门新科学不是由冯特创立的。它的创立,不仅得益于19世纪中期总体的社会和知识状况,而且得益于行为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状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后来的《人类及动物的情感表达》中的动物心理学,孔德(A.Comte)的社会学研究,人类学家就生命、语言和无文字民族的观念等所作的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无不努力地创造出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人类的本质是有可能得到科学研究的。的确,如果在更早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这么一个冯特及实验心理学的;没有电池,没有发报键,也没有微时测定器,极少有人将人类行为视作可以通过实验加以研究的现象。可是,在任何知识领域,就算是时间和地点恰到好处,脱颖而出的绝不会是几千人,几百人,而只能是少数几个佼佼者,甚至只能是一个:一个伽利略、一个牛顿、一个达尔文,他们启发了数以千计的跟随者,并将他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也只有一个冯特,成了欧美新心理学的指路明灯。

冯特其人的一切都令人吃惊。冯特1832年出生于德国的巴登地区。在其童年和青年时代,他既没有活力,又缺乏才气,看上去完全不像个哪怕只有一点点出息的人。在孩提时代,他惟一的好友是一个弱智男孩。他更是个习惯性的白日梦者,一到课堂上就神情恍惚。读一年级时,有一天他的父亲来到学校,发现他在那里心不在焉,盛怒之下竟当着同学的面?了他几个耳光。这件事冯特日后记忆犹新,但在当时来说,似乎并没有改变过什么。在许多年里,冯特一直没有显露出什么才气,对学习更是不感兴趣;继续在课堂里做着白日梦,脸上时常响起老师的耳光。直到他20岁那年,在他无所事事在外晃荡了整整一年后,回到家时惊讶地发现家中已几乎无钱供他读完在图宾根大学余下的学业。他决定痛改前非,到海德堡大学重开学业。他一头扎入学习之中,竟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全部学业,并于1855年在医学全国会考中获得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冯特学识渊博,著述丰富。其著作涉及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领域。据冯特的女儿统计,冯特一生的著作有500余种,共计53735页;从1853年到1920年即冯特20岁到他去世这68年中,他平均每天要写2.2页文章。如果一个人以每天阅读60页的速度,大约要花30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冯特的主要心理学著作有《感官知觉理论文集》(1856—1862)、《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1863)、《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心理学大纲》(1896)、《心理学导论》(1911)和《民族心理学》(10卷,1900—1920)。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很多人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可在今天,他好像成了一个奇怪而矛盾的人物。尽管他拥有着崇高的声望和长期的影响,但他的名字却少有人知;很多人可以轻易地说出弗洛伊德、巴甫洛夫和皮亚杰,却不知道冯特是何许人。甚至那些知道其历史地位的人,也实在说不准他的观点究竟是什么;对于他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即能总结出不同的冯特。在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他难以理解的原因极有可能在于他身上拥有着太多的19世纪德国学者的品性:无所不晓、顽固、专横,而且自认为一贯正确。即使冯特最忠实的一位弟子铁钦纳(E.Titchener)也觉得自己的老师“毫无幽默感,不屈不挠,极具进攻性”。由于自己非常博学,他总是自视为权威。詹姆斯曾诙谐地对一位朋友写道:“因为这个世界上必须得有教授,冯特即成为最值得称赞和永不可能敬仰过分的那种人。他不是天才,而是教授——也即那种在自己的专业内无所不知、无所不言的那一类人。”对于他的毕业生,冯特非常乐于给予帮助,对他们关怀备至,充满慈爱,但也十分专横。在学年开始时,他常命令研究生班上的学生到研究所集合,他们要在他面前站成一个队列,由他宣读该年度他希望展开的一些研究项目的单子,并把第一个课题安排给站在队列边上的第一个学生,第二个课题交给第二位学生,以此类推。没有人胆敢对这些分配提出异议。学生们很有责任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大都成为他们的博士论文题目。冯特有时也容许学生们在研究报告里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但他却常常拿蓝笔在上面大肆批评。一位美国学生说:“在热烈地捍卫学术观点的基本原则方面,冯特表现出的是众所周知的德国人的品性。我的论文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未能支持冯特的同化观点,因此惨遭删除。”据说晚年的冯特已经变得心地柔顺、慈祥可亲了。他喜欢在书房里招待年轻的客人和听课者,回忆自己年轻时代的趣闻轶事。他教课、写作,还指导心理学研究,直到85岁退休为止。此后他还一直忙于著述,直到88岁高龄,临死前仍在奋笔疾书。

无论冯特的理念还是人格,在今天来说都有些难以理解。有那么一阵子,心理学家们大多感到冯特的心理学范围过于狭窄。但一些史学家最近重新估量了冯特的工作,宣称他是一位眼光远大、胸怀宽广的心理学家。

(采自M.亨特著,李斯、王月瑞译:《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冯特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学术研究背景看,冯特是19世纪后期集生理心理学大成的人。在柏林大学与海德堡大学求学期间,冯特曾是当时著名生理学家缪勒(J.P.Müller)和赫尔姆霍兹的及门弟子。冯特承其衣钵,并发扬光大。自1864年起,在任教海德堡大学的10年期间,集其研究成果,于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被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推崇为不朽之作。有人认为,其重要性堪称学术史上的“心理学独立宣言”。第二,从研究本身看,冯特设立了心理实验室,并以开创性的构想来探究“心的结构”。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内省,就是让被试报告自己在变化的实验条件下的心理活动,然后由实验研究者考察被试经验中所引起的变化。他的心理实验室从世界各地招来学生,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过程进行了研究。冯特认为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意象是感觉之后大脑内相应的局部兴奋引起的),另一类是感情。所有复杂的心理都是由这两类心理元素(像化学元素的化合那样)综合而成的。因此,心理学界一般将冯特开始的心理学称为结构主义。冯特的理论体系为他的弟子铁钦纳所继承和发展,并使结构主义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第三,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冯特的研究之所以特别受到后人的重视,主要是他首创了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因为,此后的心理学之所以被视为一门科学,主要是由于心理学家也可以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做实验研究。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可能做到。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来以来,心理学家曾以各种不同的观点对心理现象做过许多研究。这些研究观点是从不同的侧面或层次对复杂的心理现象的探讨。可以说,心理学的任何题目都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研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五种观点,即生物学的观点、精神分析的观点、行为的观点、认知的观点和现象学的观点。这五种观点代表了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生物学的观点

生物学的观点是指以生物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所作的解释。生物学的观点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前460—前377)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说:“是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看见,听见,知道丑和美、恶和善。”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发现,已经使脑的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变得清楚起来。

在学习和记忆领域,生物学研究取向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例如,神经生理学家们对条件作用的学习已经提出了单个细胞的解释。以老鼠从小平台上跳下便在地板上受到电击所形成的回避跳下小平台的条件反射为例,这种条件反射的形成包含着神经细胞之间连结内电的和化学物质的变化,而这些神经变化又会导致脑内某些化学物质量的变化。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研究还证明某些脑结构的重要性。例如,用电刺激大脑右侧颞叶,患者会产生过去事件的逼真的记忆。

在动机和情绪领域,生物学研究取向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这特别表现在对动物的研究上。例如,用微电极刺激下丘脑的不同部位会引起动物(大鼠、猫、猴子)的贪食和厌食反应,而刺激其他部位则会引起恐惧、愤怒以及痛苦、愉快等情绪反应。治疗人脑疾病时,刺激被试脑的有关部位也会引起患者的愉快、痛苦、恐惧等情绪反应。当然,人类的动机和情绪具有社会性,其生理机制要比大鼠、猫等动物复杂得多。

人脑约有120亿个神经细胞,细胞与细胞之间有着几乎无限多的相互联络和通路。人脑是宇宙间最为复杂的结构。我们至今对它如何产生心理活动仍知之甚少。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脑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知识,大多来自对动物和脑疾患者的研究结果。因此,单凭生物学观点来建构心理学理念,会有很大的片面性,显然是不妥当的。

精神分析的观点

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研究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图1-2)于19世纪末提出的。1900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出版,这被看做精神分析创立的标志。弗洛伊德是一位受过严格训练的医生,他熟知当时的生理学和意识心理学。他的精神分析在某些方面是19世纪的生理学与他的临床经验的混合。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

图1-2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认为,人类的很多行为是由潜意识过程支配的。所谓潜意识过程,是指个人没有觉知到的然而却影响着行为的那些冲动和欲望。他认为,儿童期被父母和社会加以禁止和处罚的许多冲动和欲望都来自先天的本能。这些冲动和欲望由于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禁止,它们被压抑而进入潜意识。但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继续影响着行为,表现为做梦、口误或怪癖,表现为情绪问题、精神疾病的症状,或者被升华为受社会赞许的行为,如艺术创作或文学活动。

弗洛伊德关于性本能有许多惊人的叙述。他认为,性欲是人的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根据他的说法,人的性欲不是始于青春期,而是始于婴儿期;在性本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由爱自己(自恋情结)到爱父母(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最后在青春期发展为异性相爱。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或儿童对性感区(如口腔、肛门、性器官)的各种活动会受到父母的管教而引起冲突,这样就会导致某种人格特征的产生。例如,根据他的说法,婴儿期由于过多或不足的口部满足,就会产生口恋型的性格,如强迫性大吃大喝者、抽烟者、健谈者、自私贪婪者等。他甚至认为,人类的一切创造都是追求性满足的无意识表现;精神病则是由于性欲过分受到压抑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全部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原因往往是某种潜意识动机,而不是人们所意识到的理性的理由。弗洛伊德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把人和动物都看做是受一些基本本能(主要是性和攻击)所驱使的。人类总是不断地与控制人类本能冲动和欲望的社会力量相对抗的。以精神分析观点看来,儿童观看暴力电影后变得更富有攻击性,乃是天生本能的表现。大多数心理学家不赞同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动机的观点,但他们却同意个人有不能充分觉知到的认知活动。

行为的观点

图1-3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

行为的观点是指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做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观点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图1-3)于20世纪初期提出的。1913年,华生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正式挑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而这篇论文也被看做是“行为主义者宣言”。当时在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把心理学解释为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是内省的自我报告。华生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而意识不能直接观察,因而不能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对象;内省法不能提供客观的事实材料(不能进行客观的观察和测量),因而不能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他主张只有从可观察到的、可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方面去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一门客观科学。

以行为的观点研究学习已取得了不少进展。在条件性恐惧的例子中,乐音刺激在电击刺激之前出现,经多次结合,动物形成了条件反射,乐音就成了电击的信号。一旦乐音出现,动物就会条件反射,出现与恐惧有关的一些特定行为,如缩作一团、排便排尿等。同样,儿童看暴力电影后变得更富有攻击性,也可以用行为的观点来解释:看暴力电影是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的奖赏和强化。

以行为的观点研究社会行为和行为矫正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往往现实地转化为学生实际的教师期望效应,用行为的观点看则是教师对学生特定行为加以奖赏的结果。而对于条件性恐惧,用条件性消退进行治疗是很有效的。

严格的行为观点并不考虑个人的心理活动。然而,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不考虑心理活动只研究行为显然不能揭示心理活动规律。因为心理与行为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心理与行为毕竟是不同的。因此,纯粹的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为主义取向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心理学的规律。现在一些非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往往记录个人所意识到的言语报告,再根据这些客观资料对其心理活动做出推论。这类研究与认知的观点其实已相当接近。

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就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现代的认知观点部分是对行为主义的反动。因为仅仅根据刺激和反应来考察人的行为,对于研究简单的行为也许是可行的,但是此种研究完全忽视了人的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类有语言,能思维,能进行推理、计划和决策,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被行为的观点所忽视。现代的认知观点部分是对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取向的回归,但已不同于心理学刚诞生时的意识研究取向,它不是根据内省法而是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认知。现代的认知观点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热衷于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其特点是:(1)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即探讨被行为主义所忽视的意识或内部的心理过程;(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经历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3)以客观的方式进行研究,而不是只根据个人的内省报告。

前文的例子也可以用认知的观点来解释。老鼠学会害怕乐音可以视为它形成了一种认知结构:“当听到乐音,将有痛苦的电击”。正是这种认知结构使老鼠产生了恐惧反应。在教师期望效应的例子中,可以解释为教师根据研究者告知的信息对某些学生形成了“即将绽开的花朵”的认知图式,并以此图式来对待这些学生。即使这些学生有时调皮捣蛋,有时不能完成作业,也被教师解释为“聪明”、“精力旺盛”或“一时的疏忽”;而学生则以教师的期望来塑造他们自己。至于儿童观看暴力电影后变得更富有攻击性,也可以用认知学习来解释。

在现代心理学中,认知的观点在人类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情绪和心理治疗等领域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现象学的观点

图1-4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斯洛

与其他的研究取向不同,现象学的观点几乎完全集中于主观经验,即探求个人对各种事件的私人观点。这种研究取向部分是对被现象学家们所认为的其他心理学观点的外显机械观的反动。现象学的心理学家们力求排除这些观念,即行为由外部刺激所控制(行为的观点),或由知觉和记忆中的信息加工所控制(认知的观点),或由潜意识本能所控制(精神分析的观点)。现象学的心理学家们的基本假设是,个人的所有行为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他们集中于对个人内心生活和经验的描述,而不大关心理论的发展和行为的预测。

有些现象学理论也被称为人本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于1960年代,创始人之一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图1-4)认为,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类不是按照某种控制不了的力而行动,相反,人类是能够支配自己命运的行动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由的行动者:自由地做出选择和制定目标,并能解释自己的生活选择。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力求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有超过自己目前状况的基本需求;虽然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环境和社会的各种阻挠和障碍,但是人们的天性则是趋向于实现自己的潜能。

因为强调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发展个人的潜能,现象学观点的研究十分重视对个人主观经验的调查。要了解个人的主观经验,最直接的途径是去倾听他们的诉说。正是这个缘故,像条件化恐惧、攻击行为之类的问题,现象学观点是很难予以研究的。但是,用现象学的观点也可以研究人们的行为,特别是自我意识。用现象学的观点来看,自觉控制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一种表现。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想有控制力。由于自我潜能不能得到实现,因而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现象学心理学家们的用语大多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很难对其下操作性定义。这种研究取向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要比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另外,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他人的主观经验,研究者必须由这个人的行为和言语来推论,因而往往导致循环论证。

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它与脑、环境刺激、行为活动处于各种不同的关系中,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用综合的观点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的五种观点,实际上是从某一维度或某一层次上对心理现象的探讨。它有助于我们从某一侧面来认识心理现象的事实、规律、机制和本性。但是,如果仅以某一维度或某一层次上的探讨来取代或否定在其他维度或层次上的探讨,则将使我们陷入片面性,不能对人类的心理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研究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理解。可能试图用脑的某一特定区域中的神经连结的变化来解释条件性恐惧。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它并没有揭示心理现象其他方面的质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6页)对于一种心理现象的研究,心理学的五种观点有时是互相补充的,有时则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例如对于攻击行为,不同的心理学观点都在探讨人们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某些理由是生物学的(例如,有一种强烈的暴行是由大脑颞叶障碍引起的),某些理由是行为的(例如,由于受到奖励而形成了攻击行为),某些理由是精神分析的(例如,把攻击视为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本能),某些理由是认知的(例如,把攻击视为受某种认知结构的支配)。可以看出,它们是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在研究个体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可能都有某种合理因素。

图1-5新中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潘菽(1897—1988)

我国的心理学家坚持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图1-5),强调分清西方各种心理学观点的精华与糟粕,从中吸取其合理因素,把它们综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心理学观。如果各种观点对同一种心理现象的解释发生矛盾、相互排斥时,这可能表明我们对此种心理现象的知识仍有缺陷。这正是心理学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

注释

〔1〕荆其诚(1990):《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北京:人民出版社。

〔2〕Darley,J.M.,& Latané,B.(1968).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77-383.

〔3〕Ebbinghous,H.(1973).Psychology: An Elementary Text-book.New York: Arno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8)

知识点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量法 个案法 实验法 精神分析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思考题

1. 对心理学有何新认识?

2. 个体有哪些基本的心理现象?

3.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目标。

4.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方法。

5. 讨论心理学的观点。

扩展阅读

1.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 燕国材著:《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李绍昆著:《美国的心理学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 D.库恩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8. R.J.格里格、P.G.津巴多著,王垒、王盨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9. 朱莉娅·贝里曼等著,武跃国、武国城译:《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M.亨特著,李斯、王月瑞译:《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iQlzX1V75erGji1LViSFCdt1XNeD+bT6ca7SRvTx1SfGc4+UbqW3jp4t//j9d5S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