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传奇的父母

1924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九,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数月后,父母带他回凤凰老家。1926年,黄永玉的祖父乍见黄永玉,便说:“这孩子肿眼泡,扁鼻子,扇风耳,大嘴巴,近乎丑。”对于家里的长孙,会这样说的爷爷可是不多。鉴于这话出自孩子的亲祖父,黄永玉的爸爸只好自我开解道:“这孩子胖,所谓一胖遮百丑。”

黄永玉的家族在凤凰当地可谓显赫。祖父黄镜铭是凤凰资格最老的贡生,他曾做过凤凰文庙“教谕”,有《古椿书屋诗稿》传世,被沈从文称之为“当地唯一的读书人”。黄氏世居凤凰文星街,子孙绵延已经三百余年。因为黄家屋场有一棵大椿树,须数人才能合抱,“古椿书屋”由此而得名。

细算起来,黄镜铭还是熊希龄的亲戚。这个熊希龄就是熊秉三,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他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二十五日,家住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苗族。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继而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受梁启超、唐才常的影响,主张维新立宪,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并出任总理;后来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推动变法维新。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熊希龄曾出任参赞,回国后先后出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在当时被称为理财能手。在立宪运动的时候,熊希龄奔走于清廷大员与梁启超等人之间,可谓积极活跃。辛亥革命爆发后,熊希龄由奉天赶往上海,逐渐拥护共和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1912年4月,熊希龄任唐绍仪内阁财政部长,7月辞职,后又出任热河都统,第二年被推举为进步党名誉理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熊希龄出任北洋“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然而,在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下,“人才内阁”终难有所作为。熊希龄宦途受挫后,开始将政治热情转为慈善动力,投身于慈善和教育事业。与熊希龄相似,黄镜铭也可以算是当地的进步人士,他早年曾出任沅陵县警备局长,1918年熊希龄计划在北京香山静宜园成立培育人才的慈育院时,黄镜铭为其督建,这就是有名的“香山慈育院”。而且,黄镜铭与谭嗣同颇有交情,在本地声望较高,他还创办了凤凰第一家邮政局,开设了凤凰第一家照相馆,可谓当地的风云人物。

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毕业于常德师范美术科,在家中排行第四。师范毕业后,黄玉书曾随父亲往天津、北京等地谋取职位,但都未能如愿,随即返回常德。此时,黄玉书巧遇了同样外出谋生的表弟沈从文,于是二人便一同流寓在常德中南门的平安客栈里,等待就业的机会。不久,他们结识了贺龙的把兄弟向英生。通过向英生的介绍,黄玉书与沈从文前往桃源投奔贺龙。当时,贺龙任湘西巡防军剿匪游击第二支队长,在贺龙那里黄玉书与沈从文都谋到了职位。黄玉书被委以“参谋”职,月薪13元,沈从文则任“差遣”,月薪9元。贺龙很欣赏这两个读书人,但遗憾的是黄、沈二人最终还是没有到贺龙的军中任职。在这次桃源之行中,他们结识了一位女同乡,她就是凤凰得胜营的杨光蕙小姐。当年的德胜营就是现在的吉信。杨光蕙的父亲生前曾为浙江宁波知府,杨光蕙本人毕业于湖南省立女子第二师范学校,学的是音乐、美术,当时出任桃源某女子学校教务主任,该校的校长就是后来的著名女作家丁玲的母亲——据说,丁玲的本名蒋冰之还是杨光蕙给取的。

在相识一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黄玉书与杨光蕙结了婚。

黄玉书与杨光蕙的结合,可谓一段佳话。在当年,他们堪称一代新型夫妻的代表。他们是凤凰第一对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又是当地第一对共同从事教育的夫妻,而且在师范学校都是学的音乐和美术。黄永玉的母亲是第一个穿短袖衬衫和短裙,第一个剪发、第一个织毛线的人,她的种种新潮行为,着实让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惊诧不已:

“就是女学堂那个校长唦!她早就有胆子!一个得胜营的妹崽,在桃源读书读得好好的,忽然间跟人‘自由’结婚了……听讲屋里老人家还是个体面人……”

“萧县长都让她几分。上回全县运动会,她让女学生穿粉红色薄菲菲的裙子跳舞,县长不准,她去吵!后来就让她们跳!算怕了她!”

……

黄永玉的父母也曾热心于革命,在1925—1927年大革命期间,他们都是同一个县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要员。后来国民党清党,局势突变,他们与上级也失去了联系,从此才告别政治,专心于教育。

黄玉书与杨光蕙婚后不久,他们的长子黄永玉便出生了,于是二人决定携子回乡。回到凤凰后,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任凤凰北门男子小学校长,母亲杨光蕙任登瀛街女子小学校长。

这次回乡,还伴随着一个关于黄永玉的最初传说——

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几个月后由父母带回凤凰。船在狭窄的河道上行驶,途中,行至山间,父母忽然听到风声,知道土匪就要来绑票孩子。船赶紧靠岸,父母将黄永玉塞进一个大树洞,母亲则用锅烟抹抹脸,假扮船妇。不一会儿,土匪追来,上船打量一番,问是否看到一对带小孩的夫妇。母亲害怕,不敢作声,只是用手指指下游。土匪们叫喊着往下游追去:“快走,那个孩子能值三百大洋。”父母吓得直揪心,既怕孩子叫出声来,又怕他被虫咬——他毕竟才只有几个月大。好不容易等土匪走了,母亲赶紧跑到树洞前,只见黄永玉安然无恙,没事一般自顾自地笑着在啃手指头,这下子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作为传说,其可信程度如今早已无法考证,但就是这个黄永玉人生中最初的传奇,似乎已经预示了他从此不再平静的人生。

●当时不到1岁的黄永玉,刚与父母亲“历险”回到凤凰,左一为父亲黄玉书,右二、右一分别为黄永玉、母亲杨光蕙 +qQ4A7XeIha7+BcuXrL4ouGuxZ7cgh5FAnXP2Rlm9wTqb28gOBLTcIBWvbS5bvQ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