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埃克苏佩里 (1900-1944),法国里昂人,作家。他首先是一个出色的飞行员,其次才是一个作家。1921年到 1923年,他在法国空军中服役,先是后备飞行员,后成为民航驾驶员,参加了开辟法国——非洲——南美洲国际航线的工作。他在各种艰苦条件下都飞过,还曾经因为飞机失事被困雪山七天。平常他抓紧时间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写作,成就斐然。
1939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尽管圣埃克苏佩里曾多次负伤,被医生认为不能再入伍,但他坚决要求,终于被获准编入 2/33空军侦察大队。 1940年法国溃败,他所在的部队损失惨重,被调往阿尔及尔。他复员后流亡美国,在美国期间,他继续写作,发表了《战机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以及童话《小王子》。尽管身体状况不太理想,年龄也偏大,但他还是继续请缨为受法西斯蹂躏的法国作战。1943年,他来到了法国在北非阿尔及尔的抗战基地。上级只让他执行五次飞行任务,他却主动要求增加到八次。1944年7月31日上午,他出航执行第八次任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牺牲时,年仅四十四岁。
2000年,一个渔夫打捞到一条手链,上面有圣埃克苏佩里的名字和送他手链的出版商的名字。在法国一处海岸,人们又找到了他所驾驶的飞机的残片。多年来人们一直传说,圣埃克苏佩里像小王子一样回到了B612星球,这当然只是出自人们的美好想象,现实是,他确实是像一个英雄一样为国捐躯了。
法国人一直把圣埃克苏佩里当做民族英雄,在他逝世五十周年之际把他的肖像印在五十法郎的票面上。而对世界各地的小读者来说,他的盛名来自《小王子》。这篇 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从1943年发表以来,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还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灌成唱片。据说《小王子》在全世界的销量仅次于《圣经》,当然,这个说法未必准确,但读者多年来的热爱和追捧却是确凿无疑的。
那么,《小王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首先,《小王子》是一个童话,但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童话。它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思考,是一个所谓“哲理童话”。但它没有讲任何大道理。它甚至没有“娓娓道来”地讲任何道理。它与说教无关。一切都蕴藏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故事里,蕴藏在星星、沙漠和清泉里,蕴藏在小王子银铃般的笑声里。它就像真理本身那么朴素动人。合上书,你会觉得甜美而忧伤,也许还会有点想哭呢。有人说这是一个沉重的童话。也许是吧。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这正是一切好故事的品质。
其次,《小王子》语言非常简单优美,不仅能让小孩子听懂,读懂,也很适合大人阅读,帮助大人重拾好的语言习惯——大人的语言世界常常是混乱和不洁净的。
说到《小王子》的成书背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圣埃克苏佩里的飞行员生活。
他曾经因飞机故障降落在撒哈拉沙漠,书中提到的茫茫沙漠、恐慌、口渴,都是他亲身体验过的,所以才会写得这么真实。
当一个人总是从三万英尺的高空俯瞰芸芸众生,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有独特的思考。他的视野是如此广阔,相比之下人的狗苟蝇营却显得那样渺小。头上是浩瀚的星空,心中是澎湃的感情。
二是当时的时代背景。
二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作者被迫流亡美国。这场不仅破坏人们生活,也摧毁人们很多美好信念的战争,对他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他重新思考人存在的价值,思考人对物质的追求和被蒙蔽的心灵。
三是他自己的生活。
那朵惹人喜爱却令人心碎的玫瑰,其实是作家深爱的妻子的一个投影。当然,蕴涵了这么深的哲理,这朵花就不能被单纯看做作家的妻子了。但他告诫我们:爱的执着,是来自于一次次的浇水、呵护和倾听。“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才使她变得这么重要。”
在行动上,在思想上,在语言上,圣埃克苏佩里都是一个巨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这么质朴又意味深长的作品。
通过这个童话,圣埃克苏佩里带着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接触生活的本质,而不是像小王子看到的那些“大人”,为权势、虚荣、职务、学问之类表面的东西忙忙碌碌。那个自以为很有权威,其实却成了对权威的追求的牺牲品的国王;那个要求别人向他不断脱帽和鼓掌的自负的人;那个为喝酒感到惭愧,为忘记惭愧而拼命喝酒的家伙;热衷于统计星星数目的商人;自己从不出门的地理学家;拘泥于职责的劳累的点灯人 ……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真正美好的东西忽略掉了。
小王子说:“使沙漠如此美丽的,是它在某处藏着一眼泉水。”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真诚和童心。
《小王子》陪伴很多孩子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个美好的印记;也影响了许多成年人,触动他们深藏的童心。
小王子说:“这就是我的秘密。其实很简单:我们用心才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见本质的东西的。”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也是指出了读这本书的一个秘密。用眼睛,也要用心去看。
还有,我们都愿意相信,小王子还活着,和他的玫瑰、他的小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笑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