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什么是美学

在绪论中,我们主要讨论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学科的性质,以及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对中国近百年美学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学科的名称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 〔1〕 首次提出来的 〔2〕 ,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说,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在鲍姆加通之前没有美学。事实上,无论在东方和西方,美学思想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学科名称的历史和学科本身的历史是两个问题,应该加以区分。 〔3〕

我们也不赞同一些人在鲍姆加通的头上加上一顶“美学之父”的桂冠。因为第一,如刚才所说,美学学科的历史并不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第二,同西方美学史上那些大师相比,鲍姆加通对于美学学科的理论贡献是很有限的。从美学史的角度看,鲍姆加通还称不上是一位大师。 〔4〕

很多学者,如杜夫海纳、塔塔科维奇都认为,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当代波兰研究美学史的著名学者塔塔科维奇说:“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兴趣、论述和独到的思想,范围非常之广。”在柏拉图那里,“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塔塔科维奇强调指出,决不能把美学史限制在美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后的范围内,因为美学问题在很早以前就以其他名称被讨论了。他说:“‘美学’这一名称本身并不重要,甚至在它产生以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使用这一术语。虽然康德的美学巨著完稿在鲍姆加通使用这一术语之后,但他并没有称之为‘美学’,而是称之为‘判断力的批判’。” 〔5〕

学者们把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西方美学在2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以及从美学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最值得重视的美学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维柯、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克罗齐、胡塞尔、海德格尔、茵加登、杜夫海纳、福柯、伽达默尔等。当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还有很多与美学相邻的学科如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史、艺术史等等学科的思想家,他们也对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6〕

“美学”学科的名称是近代才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7〕 但是,我们不能说,在近代之前中国没有美学。也不能说,中国古代有“美”无“学”。在中国的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就有了。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这在中国,也是老早就有了,至少从老子就开始有了。

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

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老子开创了道家美学的传统。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新石器时代的黑陶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儒家美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突出了“兴”这个范畴,提出了“诗可以兴”的命题,“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还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8〕

《易传》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这部著作提出了“生生之谓易”的命题,提出了“易者象也”的命题,提出了儒家的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著作突出了“象”这个范畴,成为中国美学的意象说产生的重要环节。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美学的传统。庄子提出了一种超功利、超逻辑的“游”的境界,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这是对美感特点的深刻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如“气”、“妙”、“神”、“意象”、“风骨”、“隐秀”、“神思”、“得意忘象”、“声无哀乐”、“传神写照”、“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等。所有这些范畴和命题,对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唐、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国古典美学继续得到发展。在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这两条路线之外,禅宗对中国古典美学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北宗禅主张存在一个实体化的心的本体,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禅则否定这个实体化的心的本体。慧能认为,“心”的作用就是念念不住,它没有实体,所以是“无心”、“无念”。这个“心”只有通过在此心上显现的世界万物而显现自己。反过来,世界万物在这个自由活泼的心灵上刹那间显现的样子也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这样,慧能就将现象世界从空寂状态中解救出来,恢复了现象世界的生动活泼、万紫千红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禅宗强调的“心物不二”。禅宗这种刹那真实的理论启示人们去体验审美的世界。审美世界就是在人的瞬间直觉中生成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是显现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的真实世界。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提出一个“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也可以从禅宗这种“心物不二”的模式去理解,即世上的美并不是离开人的一种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人心上显现(彰显)的世界。

唐代美学还有一个重要贡献是形成了意境的理论。

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以“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就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性的形态,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峰。王夫之提出了一系列极为深刻的美学命题,至今对我们理解美和美感仍有极大的启发。

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从各个艺术领域探讨美学问题的杰出美学家,如叶燮(诗歌)、金圣叹(小说)、李渔(戏剧)、石涛(绘画)等。其中叶燮的著作(《原诗》)和石涛的著作(《画语录》)都有很强的理论性,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美学)的总结性的形态。

从老子、孔子、《易传》、庄子,一直到王夫之、叶燮、石涛,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范畴和命题,贡献了极其丰富的、极具原创性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的理论遗产是21世纪我们构建真正具有国际性的现代美学体系的宝贵的思想资料。

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

(一)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主要是德国美学),并尝试把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结合起来。其中在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的“境界说”,以及他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著作,对中国近现代美学以及对中国近现代整个学术界都有很大影响。蔡元培的贡献主要是他在担任教育总长(1912年)和北京大学校长(1916年)期间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他不仅在北大亲自讲授美学课,而且组织“画法研究会”、“音乐研究会”、“音乐传习所”,实际推行美育。蔡元培的理论和实践对北京大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正是由于这种影响,北京大学逐渐形成了重视美学研究和重视美育的优良传统。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讲演,影响也很大。蔡元培在提倡美育方面产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当代。

(二)现代:朱光潜和宗白华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现代。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和宗白华这两位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有两个特点最值得我们重视:第一,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走向“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趋势; 〔9〕 第二,他们的美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在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所开辟的中西美学融合的道路上,他们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朱光潜的美学,从总体上说,还是传统的认识论的模式,也就是主客二分的模式。这大概同他受克罗齐的影响有关。但是在对审美活动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他常常突破这种“主客二分”的模式,而趋向于“天人合一”的模式。他在分析审美活动时最常用的话是“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以及“情景契合”、“情景相生”。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象”也就成了“意象”。这就产生了朱光潜的美在“意象”的思想。朱光潜强调,意象(他有时又称为“物的形象”)包含有人的创造,意象的“意蕴”是审美活动所赋予的。(关于朱光潜在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在第一章中将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朱光潜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都有精深的研究。他在30年代出版的两部影响最大的著作《谈美》(1932)和《文艺心理学》(1936),主要是介绍西方近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克罗齐的“直觉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他的另两部著作《悲剧心理学》(1933)和《变态心理学》(1933)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理论以及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60年代他又写了两卷本《西方美学史》(1963)。书中对某些西方美学家的研究,不仅处于当时国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也有突破。朱光潜还翻译了一大批西方美学经典著作,如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美学》(三大卷,共四册)、维柯《新科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等。这是朱光潜对我国美学学科建设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朱光潜精通好几国西方语言,中文的修养又极高,同时他对西方文化(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等)有极广博的知识,所以他的这些译著都称得上是翻译史上的经典。周恩来总理曾说,翻译黑格尔《美学》这样的经典著作,只有朱光潜先生才能“胜任愉快”。

朱光潜

朱光潜在介绍西方美学的同时,又努力寻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诗论》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朱光潜企图用西方的美学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歌,找出其中的规律。这就是一种融合中西美学的努力。这种努力集中表现为对于诗歌意象的研究。《诗论》这本书就是以意象为中心来展开的。一本《诗论》可以说就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当然,朱光潜并没有最终实现从“主客二分”的模式到“天人合一”的模式的转折。前面说过,朱光潜的美学在总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认识论的模式,即“主客二分”的模式。在朱光潜那里,“主客二分”是人和世界的最本原的关系。他没有从西方近代哲学的视野彻底转移到以人生存于世界之中并与世界相融合这样一种现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视野。一直到后期,我们从他对“美”下的定义“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10〕 仍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哲学视野。

与此相联系,朱光潜研究美学,主要采取的是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他影响最大的一本美学著作题为《文艺心理学》,也说明了这一点。心理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分析审美心理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心理学的方法和角度也有局限,最大的局限是往往不容易上升到哲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层面。

朱光潜自己也觉察到这种局限,特别是后期,他试图突破这一局限。他提出要重新审定“美学是一种认识论”这种传统观念:


我们应该提出一个对美学是根本性的问题:应不应该把美学看成只是一种认识论?从1750年德国学者鲍姆加通把美学(Aesthetica)作为一种专门学问起,经过康德、黑格尔、克罗齐诸人一直到现在,都把美学看成是一种认识论。一般只从反映观点看文艺的美学家们也还是只把美学当作一种认识论。这不能说不是唯心美学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须要重新审定的概念。 〔11〕


其实,朱光潜美学中包含的美在意象的思想,如果按照理论的彻底性的原则加以充分的展开,就有可能从本体论的层面突破这个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模式。但是由于50年代那场讨论的理论环境的影响,朱光潜没有从这个方向努力,而是把解决这个理论困境的方向转到实际上并不相干的方面,因而最后没有完成这个突破。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立足点是中国哲学。他认为,中西的形上学分属两大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唯理的体系是要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秩序理数,所以是宇宙论、范畴论;生命的体系则是要了解、体验世界的意趣(意味)、价值,所以是本体论、价值论。 〔12〕 从中国古代这一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出发,他也提出了美在“意象”的观点。他说,艺术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13〕 。这个“灵境”,就是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乃是“情”与“景”的结晶,“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14〕 。他又说:“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 〔15〕 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充满情趣的真实的世界。在这个意象世界中,人们乃能了解、体验人生的意味与价值。

宗白华同样也对中西美学都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他翻译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卷,翻译了德国瓦尔特·赫斯编的《西方现代派画论选》,写了研究歌德的论文,对歌德的人格和艺术做了独到的阐释。同时,他写了《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论文,对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做了极其深刻的阐释。宗白华也一直倡导和追求中西美学的融合。早在五四时期,他就说:“将来世界新文化一定是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而加之以新创造的。这融合东西文化的事业以中国人最相宜,因为中国人吸取西方新文化以融合东方,比欧洲人采撷东方旧文化,以融合西方,较为容易,以中国文字语言艰难的缘故。中国人天资本极聪颖,中国学者心胸思想本极宏大,若再养成积极创造的精神,不流入消极悲观,一定有伟大的将来,于世界文化上一定有绝大的贡献。” 〔16〕 这段话不仅提出了东西方文化融合而成为世界新文化的伟大理想,而且指出中国学者在实现这一理想中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别人不能替代的贡献。宗白华的这段话,至今对我们仍然极有教益和启发,因为他指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中国学者在学术文化领域(包括美学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

宗白华

在中国现代,除了朱光潜、宗白华,还有一位在美育领域做出很大贡献的人物应该提到,那就是丰子恺。丰子恺是大画家,同时又是音乐教育家、文学家。他在美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方面写了大量的普及性的文章和著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丰子恺的一生是审美的一生,艺术的一生。他影响青少年最深的是他洒落如光风霁月的胸襟,以及他至性深情的赤子之心。

(三)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当代。

中国当代的美学的发展,最突出的景象是出现了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就是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那场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的美学观点开始的。主要讨论一个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出现了美学的所谓几大派,即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一派,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一派,朱光潜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一派,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一派。 〔17〕 那场讨论,从1956年开始,一直延续到60年代初,然后就中断了。当时出了六本《美学问题讨论集》,汇集了那次讨论的成果。

那场讨论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普及美学知识,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它使很多人(主要是当时一些文科大学生)对美学发生了兴趣。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那场讨论(连同对朱光潜的批判)也有很大的缺陷。第一,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如前所述,朱光潜在50年代之前,在介绍西方美学方面,在探索中西美学的融合方面,在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有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些积极的方面在批判中基本上都被否定了。更重要的是,在批判朱光潜美学观点的同时,对西方近现代美学也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就使中国美学和世界美学的潮流脱节,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第二,在那场讨论中,不论哪一派的美学家,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都把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都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论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审美活动。整个这场讨论,都是在“主客二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的范围内展开的。而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既没有反映西方美学从近代到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这种思维模式,在以后很长时间内一直在中国美学界起支配作用。这对于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热潮。这一场美学热潮是同我们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和命运的反思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乱,很多人特别是很多青年人、大学生都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大国,会发生这样一场毁灭文化、毁灭真、善、美的运动?为什么在那场运动中,成千上万的人那样迷信,那样狂热?大家要从古今中外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等学科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答案。所以当时出现了一种“文化热”,美学热只是整个文化热的一部分。西方的学术文化著作如潮水般地涌进国内。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出版就印了两万册。一本极为艰深的学术著作一次达到这么大的印数,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这次美学热不同于第一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是它不仅仅集中讨论美的本质这一个问题。因为开放了,眼界打开了,讨论的问题就比较分散了,研究的队伍也开始分散了。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系统地整理、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翻译、介绍、研究西方现当代美学,有一些学者转过去研究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等各个美学分支学科,还有的学者则转过去研究各个艺术部门的美学问题(诗歌美学、小说美学、电影美学、音乐美学等等)。从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学术界出版了一大批反映美学研究新成果的著作,其中有一些是带有原创性、开拓性的著作。

随着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集中到经济建设,计算机、经济、法律、工商管理等等学科越来越热,整个“文化热”就渐渐消退了,“美学热”也渐渐消退了。尽管“美学热”消退了,但是在大学生中,在社会上广大的读者群中,美学依然是一个十分引人关注和引人兴趣的学科。

实际上,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正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有相当多的美学研究者认识到,为了真正推进美学理论建设,必须跳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框框,必须突破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形成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又进一步论证的把审美活动归结为生产实践活动的理论模式。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很多人在美学基本原理的建构方面进行了各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张世英。张世英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他转过来研究西方现当代哲学,并把西方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哲学加以沟通,在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理论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看法,先后出版了《天人之际》(1995)、《进入澄明之境》(1999)、《哲学导论》(2002)、《境界与文化》(2007)等著作。张世英的这些著作对于中西美学的沟通和融合,对于美学理论的建设,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美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在这里提到。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这本书原名《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学位论文。1942年由周扬译出,在延安出版,1947年和1949年在香港和上海重印,1957年又由译者修订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本书中提出“美是生活”的论点,在40年代和5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这是著名翻译家、艺术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给傅聪、傅敏等人的家书的摘编。这本书1981年出第一版,1990年出第三版,到1992年第8次印刷,已印了80多万册,在文化界和广大青少年中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虽是一本家书,但是傅雷在其中发表了有关美学、美育和艺术的许多深刻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全书充溢着傅雷的人格精神。读这本书,可以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什么是艺术,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胸襟,一种什么样的气象,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这本书,和前面提到的丰子恺的著作,都属于20世纪中国出版的最好的美育读物,因为这些书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可以使人的境界得到升华。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美学研究的对象,在西方美学史上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美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2)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3)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和艺术;(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关系;(5)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经验;(6)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在这几种看法中,前面五种看法都有一些缺陷。

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美,它的前提,是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并不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美”是“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的审美意象,“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美”在理论上并不妥当。

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含文学),一方面失之过窄,一方面又失之过宽。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是审美活动,但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活动。审美活动的领域除了艺术美,还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技术美。过去一般认为艺术美的领域最大,现在看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领域也很大。如果说艺术美无所不在,那么自然美和社会美也无所不在。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失之过窄。另一方面,艺术包含许多层面,除了审美的层面(本体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等等。美学只限于研究它的审美的层面。所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艺术,又失之过宽。

国内美学界多数人都赞同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我们也赞同这一设定。这个设定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一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前面提到的“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两种设定都可以纳入“审美活动”这个设定。因为“审美关系”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脱离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没有任何内容的概念。“审美经验”是侧重从主体心理的角度表述审美活动(即我们平常说的“美感”)。脱离审美活动,“审美经验”的研究可能局限于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美学研究就可能变成纯粹的心理学的研究,美学就不再是美学。

既然我们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审美活动,那么我们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是讨论审美活动,主要是讨论两个问题:一、什么是审美活动?二、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美学领域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内容,都将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

(二)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刚才说,“什么是审美活动”是我们整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读者要读完我们整本书之后才能对这个问题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但是,为了使读者对审美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我们先在这里对“什么是审美活动”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国国内学术界曾有人把审美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审美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当然要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要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但是不能把审美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对于物质生产活动、实用功利活动的超越,也是对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超越。

审美活动并不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吃饭、穿衣等等),而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审美活动使人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关系。这种回归,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性的需求。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他需要美,是因为他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 〔18〕 人存在于世界,人和世界是融合在一起的(借用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人诗意地栖居着”。这就是王夫之说的“两间之固有”的“乐”的境界。这也就是陶渊明说的“自然”。但是世俗的、实用功利的世界(陶渊明所谓“尘网”、“樊笼”)遮蔽了这个原初的、充满诗意的、乐的境界。这就使人产生了审美的需求,“因为他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通过审美活动,返回“自然”,从而确证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说,如果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

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参加讨论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把审美活动看作是认识活动,因而都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出发来讨论美学问题。这种看法和思维违背了审美活动的本性。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生体验活动。这种体验活动的对象是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美”(广义的“美”)。这个意象世界是在审美活动中创造出来的,而且它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存在。这就是“美”与“美感”的同一。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活动是一种人生的体验活动。在这个体验活动中,人的心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从而回到人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庄子说的“游”的境界。这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诗意地栖居”的境界。在这个意象世界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美”是意象世界,“真”是存在的本来面目(本然的生活世界),“善”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因而他的审美意识必然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必然受到物质生产力的水平、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社会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所以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个人身上,体现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整个社会,则体现为不同的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这就是审美活动(美和美感)的社会性、历史性。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一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以上我们对审美活动做了三点简要的说明。这是一个比较概括的说明。我们在后面的各章中,特别在一、二、三这三章中,将会对审美活动做比较详细的论述。读者读完全书,再返过来看这三点说明,就可以从比较抽象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 〔19〕 这里的“人”,不是纯粹的、思想的主体,不是西方传统哲学中那个“我思”的“我”,而是活生生的人。这里的“世界”,也不是与“自我”相对的纯物质的“自然”,而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世界,是活的世界,而不是死寂的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这个“意义”和“价值”,并不是纯精神性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是“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是“生活世界”本身向人显现出来的。 〔20〕

因此,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李凯尔特指出,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他说:“价值绝不是现实,既不是物理的现实,也不是心理的现实。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意义性,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 〔21〕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从大的范围来说,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这里引出了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的各个部分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不能离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最后归结起来,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第二,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研究人的生活世界,而人的生活世界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的联系,所以,研究美学要注意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学者研究美学,一方面要注意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同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一切好的东西,但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中国文化。

在20世纪的西方,由于分析哲学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哲学家和美学家中出现了一种忽视和离开人生(人的生活世界)的倾向。他们把全部哲学和美学问题都归结为语义分析。这是一种片面性。美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是人的存在问题。人的语言世界是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从历史上看,“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22〕 各个时代的大哲学家,他们所建立的哲学体系,都有一部分是美学。美与真、善是属于哲学的永恒课题。康德有三大批判,其中《判断力批判》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美学。黑格尔有《逻辑学》,也有《美学》。所以美学属于哲学学科、理论学科。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误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艺术是形象思维 〔23〕 ,所以美学也属于形象思维。还有的人把美学与美术混为一谈。这些都是误解。美学当然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美学不是艺术,美学不是美术。美学是哲学。美学不属于形象思维,美学属于理论思维、哲学思维。

还有一种误解是把审美意识与美学混为一谈。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因而每个人都是美学家,至少每个艺术家都是美学家。这是一种误解。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而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尽管每个人都有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但不一定表现为理论形态,所以不能说每个人都是美学家,也不能说每个艺术家都是美学家。这就正如哲学是世界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不等于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哲学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而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美学是一门哲学学科的传统观念,自19世纪中叶以来受到一些学者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心理学。19世纪中叶,德国美学家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由此引发了一股把美学看作是一门心理科学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也影响到中国。中国也有学者认为审美哲学让位于审美经验的心理学是一种必然趋势。 〔24〕 这种用心理学美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推进是有益的,但是对这种作用不能过于夸大。因为对审美经验的心理学描述无论怎样细微,也不可能揭示审美活动作为人生体验的本性。心理学的描述或心理实验不能回答人生体验的本性的问题,不能回答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回答人生体验的本性问题,回答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只有靠哲学。如冯友兰所说:“哲学所讲者,是对于宇宙人生底了解。” 〔25〕 用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就是从根本上取消了美学。所以维特根斯坦说:“人们常说美学是心理学的分支。这种思想认为,一旦我们更加进步,一切——艺术的所有神秘——都可以通过心理实验而被理解。这种思想大概就是这样,简直是愚蠢透顶。”“美学问题和心理实验毫不相干,它完全是按照另一种方式回答问题的。” 〔26〕

(三)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刚才说,美学是一门哲学学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学和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美学和艺术有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我们不赞同把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艺术。但美学和艺术、艺术史等学科确有紧密的联系。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离不开艺术。无论在西方或在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都是通过对艺术的研究而提出的。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巴赫金,在中国,从谢赫到叶燮、石涛,都是如此。

美学和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我们不赞同用心理学美学来代替美学的倾向。但美学和心理学确有密切的联系。对美感的分析,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美学史上,有不少心理学家对美学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立普斯(主张“移情说”)、布洛(主张“距离说”)、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的概念)等人都是例子。当然,对心理学的成果应该有所分析,不能过于夸大它们对美学学科的作用。如实验美学的成果的局限性就很大,朱光潜曾作过详细的分析。 〔27〕 又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美学领域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也很大。 〔28〕

美学和语言学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随着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发展看得越来越清楚。比较早的克罗齐就提出一种看法,即普通语言学就是美学,因为它们都是研究表现的科学。接着是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的理论,维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 〔29〕 的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索绪尔发端而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以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所有这些理论对美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的所谓“语言学转向”。从这里可以见出美学和语言学的密切关系。当然,前面说过,西方有一些分析哲学家和美学家忽视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问题,而把全部哲学问题和美学问题都归结为语义分析,显然是片面的。美学研究应该摆脱这种片面性。

美学和人类学有密切的关系。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在历史上发生、发展的,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就可能有重要的价值。像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弗雷泽的《金枝》等著作,都成为美学家的重要参考书。普列汉诺夫在他的《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等美学、艺术学著作中,就曾引用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中的研究成果。

美学和神话学有密切的关系。当代神话学学者约瑟夫·坎伯认为神话就是“体验生命”,体验“存在本身的喜悦” 〔30〕 ,这使得神话学与美学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的本性也就是一种人生体验,一种生命体验,一种存在本身的喜悦的体验。

美学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密切的关系。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制约。所以,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成果对美学研究也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学中关于审美趣味、审美风尚、民俗风情等问题的研究,就离不开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成果。

由于美学与众多相邻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美学研究中,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的思考,另一方面要有多学科、跨学科的视野,要善于吸收、整合众多相邻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

(四)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我们在绪论开头说过,无论在西方或是在中国,美学思想都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出现了许多在理论上有贡献的美学思想家。20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的新流派层出不穷。但是,在当代西方美学的众多流派中,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所谓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体现21世纪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文化的大综合。所谓文化的大综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综合,一个方面是19世纪文化学术精神和20世纪文化学术精神的大综合。

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美学流派、美学体系能够体现21世纪这一时代精神,没有一个美学流派、美学体系能够体现这种文化的大综合。

当代西方的各种美学流派、美学体系,基本上属于西方文化的范围,并不包括中国文化(以及整个东方文化)。这样的美学是片面的,称不上是真正的国际性的学科。要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的学科,必须具有多种文化的视野。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这两个文化系统当然也有共同性,也有相通之处,但是与此同时,这两个文化系统各自又有极大的特殊性。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应该尊重中国美学的特殊性,对中国美学进行独立的系统的研究,并力求把中国美学(以及整个东方美学)的积极成果和西方美学的积极成果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国际性的学科,真正体现21世纪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美学的各种美学流派、美学体系,基本上是体现20世纪的文化学术精神,并没有同时体现19世纪的文化学术精神。20世纪的西方美学所出现的种种“转向”(如心理学的转向,非理性主义的转向,批判理性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等等),是对19世纪西方文化学术精神的否定。到20世纪后期,在某些方面已开始出现“转向”的转向,而且这种“转向”的转向,又和前面所说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的进展有一种复杂的联结和渗透。进入21世纪,我们期望在美学的理论建设中出现一种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19世纪文化和20世纪文化大综合的前景。

由于至今我们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的、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所以我们说,美学还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还有待于我们去建设、去创造。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五、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我们说明了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也就可以说明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扩大一点说,就是美学对于所有当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人生修养方面来看。

大家知道,人除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这种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人能够从实用中提升出来,从个人物质生活的实践中提升出来,一方面进行审美的体验(感兴),另一方面进行纯理论的思考。这就是精神超越的需求。如果丧失了这种精神生活,丧失了精神超越的兴趣,人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并且在后面各章将会进一步说明,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使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天地,回到人和世界的最原初的、最直接的、最亲近的生存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存在的喜悦和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回归,这种喜悦,这种提升,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人性的需求。所以审美活动对于人性、对于人的精神生活是绝对必要的。而美学可以使人对于审美活动获得一种理论的自觉,因而它对于一个人的人性的完善,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修养,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从理论修养方面来看。

历史上很多哲人都把人的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世界上具体事物的知识,如天空为什么会闪电,植物生长和阳光、水分、肥料的关系等等,这类知识多半产生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还有一类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探讨,如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真、善、美是什么等等,这类知识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种纯理论的思考的产物。进行这种纯理论的思考,并不是出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出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人当然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否则人类社会生活就不能维持。但人又往往要从物质生产活动中跳出来,对于人生、历史、宇宙进行纯理论的、形而上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出于现实的兴趣(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出于一种纯理论的兴趣,因为这种思考并不能使小麦增产,也不能使公司增加利润,但是人们仍然不能没有这样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开头就说:“人类求知是出自本性。”就是强调,人的理论的兴趣是出自人的自由本性,而不仅仅是为了现世生活的需要。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说:“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又说:“出于最深刻的理由,可以说,人是一种‘理论的生物’。” 〔31〕 我们前面说,美学从根本性质来说,就是这样的理论性的学科。一个当代大学生,就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来说,不能只有具体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学的知识,经济学的知识,法律学的知识,等等,而且还应该有纯理论的兴趣和知识,其中包括哲学的兴趣和知识,也包括美学的兴趣和知识。一个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这种纯理论的兴趣和纯理论的知识,那么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应该说是不完整的,是有重大缺陷的,因为他只具有实际生活的知识,而缺乏人生的智慧。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美学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当代青年学习美学所应该追求的目的。当代青年学习美学,主要就是这样两个目的: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增强审美的自觉性,更自觉地通过审美活动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再一个目的就是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习美学培养自己做纯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也就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存在,对于真、善、美,对于这样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在获得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之外,更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的,大学生学习美学也还可以有其他一些目的,如: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设计的能力,扩大知识面,等等。但这些并不是学习美学的主要目的。

以上都是针对当代青年来说的。其实,不仅仅是当代青年,所有的当代人,如果条件允许,都应该学一点美学。这种必要性,一方面是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不仅是政治的动物,不仅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而且还是有灵魂的动物,是有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动物,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即追求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动物,同时,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人还是一种理论的动物。

六、怎样学习美学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这决定了人文学科不能采取经验科学的主体与客体分立的研究方法(有人称为“对象性的方法”),而要采取一种“体验”的方法(“我”在“世界”之中体验),采取一种“讨论”的方法(开放的研究,对话的方法)。

体验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这可以说是人文学科共同的方法。除了这些共同的方法以外,每门人文学科还有自己的特殊的方法,这是为每门学科的特殊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前面论述了美学的学科性质。从这些性质,就可以引出美学学科的特殊的方法,也就是说,明白了美学学科的性质,就可以明白学习美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前面说,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这就引出了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美学与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的各个部分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不能离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研究的全部内容,最后归结起来,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具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化。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这还引出美学又一个重要的特点:美学和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中国学者研究美学,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立足于中国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中华文明从来就具有一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唐代就是突出的例子。唐代是一个艺术上百花齐放的时代。唐代的十部乐,不仅包含汉族乐舞和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乐舞,而且包含印度、缅甸、柬埔寨等许多外国的乐舞。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伟大的包容性,就是主动吸收、融合异质的文化,充实、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反过来,我们以最大的热情吸收国外一切好的东西,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立足点。以美学学科来说,我们要致力于中西美学(东西方美学)的融合,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真正国际性的学科,我们的立足点仍然是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美学。我们应该下大力气系统地研究、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并且努力把它推向世界,使它和西方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起来,实现新的理论创造。这是我们中国学者对于人类文化的一个应有的贡献。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绪论第一节所引的宗白华在1919年的一段话仍然对我们很有启发。 〔32〕

宗白华还有一段话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他在1921年从德国给国内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到了西方,在西方文化的照射下,更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的价值和光彩,更加认识到中国文化中“实在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他说,他“极尊崇西洋的学术文化”,但是他特别强调,不能用模仿代替自己的创造。他说:“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又说:“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还是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不专门模仿,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结果的。” 〔33〕

宗白华80多年前这些充满智慧的话启示我们,在学术文化领域,我们要注意吸收异质的文化,吸引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那是为了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发展自己,是为了创造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界新文化。我们不能抛弃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能藐视自己,不能脱离自己,不能把照搬照抄西方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在学术、文化领域,特别在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者必须有自己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自己民族的文化。

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前面说,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所以对研究美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的能力。

这种理论思维能力,表现为一种“理论感”。这种“理论感”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方向感”,即“向着某种具体的东西一往直前的感觉”。当你读别人著作的时候,这种理论感会使你一下子抓住其中最有意思的东西。当你自己在研究、写作的时候,这种理论感会帮助你把握自己思想中出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有的是朦胧的、转瞬即逝的萌芽),它会指引你朝着某个方向深入,做出新的理论发现和理论概括。

一个从事像美学这样的理论学科的研究的人,如果缺乏这种理论感,他的研究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读了许许多多的书,但是他从这些书中抓住的都是一些最一般的东西,别人思想中真正新鲜的、深刻的东西,那些大师的著作中的活的灵魂,他却把握不住。这就是缺乏理论感。

我们还经常看到,有的人搞了一辈子学问,写了许许多多文章,但是他写出的东西老是那么平平淡淡,老是不见精彩。这是什么缘故?当然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理论感。

一个人如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说,锻炼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至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过去的哲学。也就是说,要学习历史上那些哲学大师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是各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学习这些著作,也就是努力吸收各个时代人类的最高智慧,力求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智慧,从而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提升自己。

学习历史上哲学大师的这些经典著作,必须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

朱熹和学生谈读书的方法,常常使用“味”、“滋味”、“意味”这些词。他告诉学生,读书要“着意玩味”,“字字咀嚼教有味”。精读、玩味大师的经典性著作,可以提升你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可以使你获得人生的智慧和美感,可以使你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第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

前面说过,美学与艺术、艺术史有密切的关系。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中外美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都是通过对艺术的研究而提出来的。所以,研究美学的人,要热爱艺术,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美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但一个人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即直接的审美体验,对他的理论思维可以有一种内在的引导、推动和校正的作用。王夫之曾说,他“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 〔34〕 这种直接的审美经验为王夫之的美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感性的基础。宗白华生前常常从海淀挤公共汽车进城看美术展览,看各种地方戏曲的演出。他经常说:“学习美学首先得爱好美,要对艺术有广泛的兴趣,要有多方面的爱好。”“美学研究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看’和‘听’。” 〔35〕 他说他喜欢中国的戏曲,他的老朋友吴梅就是专门研究中国戏曲的。他说他对书法很有兴趣,他的老朋友胡小石是书法家,他们在一起探讨书法艺术,兴趣很浓。他说他对绘画、雕刻、建筑都有兴趣,他自己也收藏了一些绘画和雕刻,他的案头放着一尊唐代的佛像,带着慈祥的笑容。他又说他对出土文物也很注意,他认为出土文物对研究美学很有启发。宗白华这些话,使我们看到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对美学研究是何等重要。

当然,一个人的直接经验终究是有限的,所以研究美学的人还应该有比较丰富的艺术史(含文学史)的知识。艺术的门类很多,研究美学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二门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对这一、二门艺术的历史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史,中国诗歌史,中国小说史,西方音乐史,西方电影史,西方戏剧史,等等。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门或几门艺术史的系统的知识,那么他在研究美学的时候,特别在涉及艺术的时候,就不会落空。我们读黑格尔的《美学》,常常看到他对历史上一些艺术作品有十分深刻的分析,这一方面说明他有极高的理论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有极丰富的艺术史的知识。对于研究美学的人来说,理论思维能力与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以及丰富的艺术史的知识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五,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前面说过,美学和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研究美学的人,需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除了哲学的修养、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艺术史的知识之外,还应该懂得一些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方面的知识。要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特别是这些学科中的经典著作,最好能读一读。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研究美学的人都是大学问家,但是从历史上看,真正在美学领域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人确实都是大学问家。所以学美学的人知识面宽一点是有好处的。

第六,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

前面说过,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说,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真正称得上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因此,我们在研究美学的时候,不要使自己的思想被某一个学派或某一位美学家的观点框住,不要使自己的思想僵化。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打开自己的眼界,随时注意国内外学术界(美学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新的进展,并及时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观点,也不要凝固不变,而应该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日日新,又日新,敢于突破自己,努力使自己在理论上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绪论提要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不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孔子的时代就开始了。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朱光潜和宗白华。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出现一场美学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范围内讨论美学问题,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美学学科的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复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美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那种用心理学美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第三,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第四,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从国际范围看,至今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学习美学的意义在于:第一,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第二,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

美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习美学的方法:第一,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学习和思考任何美学问题都不能离开人生;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第四,要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有系统的艺术史的知识;第五,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六,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新的研究成果。

注 释

〔1〕 鲍姆加通在1735年发表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中已提出“美学”的学科概念,174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开设了一门“美学”课,1750年出版《美学》第一卷,在美学史上一般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严格地说,鲍姆加通所谓的“Aesthetica”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美学”。按照鲍姆加通的意见,Aesthetica”的对象和范围是比“审美”广泛得多的“感性认识”,他的定义是:“Aesthetica(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的学说、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理性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Aesthetica第一节,奥得河畔法兰克福,1750)只是由于鲍姆加通把“感性认识的完善”和“美”联系了起来,并且用相当篇幅讨论了审美问题,才使后人把Aesthetica和“美学”等同起来。在18世纪的欧洲,流行三种意义相当而称呼不同的名称:(1)美的科学,(2)艺术哲学,(3)Aesthetica。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esthetica”并未得到正式承认。我们在黑格尔的《Ästhetik》前言中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这个名称“不恰当”,“说的更精确一点,很肤浅”。康德、谢林的美学著作都在鲍姆加通提出这个术语之后,但他们都没有用这个术语作为书名。直到黑格尔美学的后继者费舍尔于1846年至1857年发表了他的六卷巨著《Ästhetik或美的科学》,才把“Aesthetica”最后敲定下来。

〔3〕 塔塔科维奇:《古代美学》,第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克罗齐认为,“在鲍姆加通的美学里,除了标题和最初的定义之外,其余的都是陈旧的和一般的东西”。他认为,鲍姆加通虽然提出了“美学”这个新名称,“但是,这个新名称并没有真正的新内容”,“美学仍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科学”,“美学还尚待建立,而并非已经建立起来了”。克罗齐还认为,洞察诗和艺术的真正本性,并在这个意义上说发现了美学学科的是18世纪的意大利人维柯。(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第62—6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 塔塔科维奇:《古代美学》,第6页,第149页。

〔6〕 西方学者所写的西方美学史的著作,比较流行的有三种,都有中译本: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这本书的原名是《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中国学者所写的西方美学史著作很多,比较简明的有两种: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964)、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Aesthetica”一词用汉语译为“美学”,据学者考证,最早始于西方传教士和日本学者。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1873年以中文著《大德国学校略论》一书,书中介绍西方美学课的内容:一论山海之美、二论各国宫室之美、三论雕琢之美、四论绘事之美、五论乐奏之美、六论辞赋之美、七论曲文之美。1875年,他又著《教化议》一书,书中正式用了“美学”一词,并说明它包括丹青、音乐等学科。英国来华传教士罗存德1866年所编《英华词典》(第一册)将Aesthetics译为“佳美之理”和“审美之理”。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和1884年翻译出版法国人维隆(Véron)的《维氏美学》上下册,用了汉语“美学”这个词。在此之前,从1882年开始,森欧外、高山樗牛等人在东京大学也曾以“审美学”的名称来讲授美学,据说同时也用过“美学”这个词。更早,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曾先后用“善美学”、“佳趣论”、“美妙学”(1867年,1870年,1872年)等词来翻译Aesthetics。学者们认为,中国学者使用“美学”一词,可能更多地是受日本学者的影响。1897年康有为编辑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出现了“美学”一词,其中“美术”类所列第一部著作即中江肇民的《维氏美学》。之后一些介绍日本学校教育的书籍中都出现“美学”或“审美学”这个词。1902年,王国维在翻译日本牧濑五一郎所著《教育学教科书》和桑木严翼所著《哲学概论》两书时,不仅使用了“美学”一词,而且使用了“美感”、“审美”、“美育”、“优美”、“壮美”等词。同年,他在一篇题为《哲学小辞典》的译文中,明确把Aesthetics译为“美学”、“审美学”,并介绍了“美学”的一个定义:“美学者,论事物之美之原理也。”参看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载《文史知识》2000年第1期)、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8〕 参看本书第十五章。

〔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命题,它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有不同的涵义。我们在本书中使用这个命题,其涵义是人与世界万物一体相通。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或世界万物,不具有道德的意义(如在孟子那里)。

〔10〕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第71—7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11〕 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第62页。

〔12〕 宗白华:《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631页、62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3〕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第1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见《艺境》,第1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5〕 宗白华:《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62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6〕 宗白华:《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102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7〕 关于这次美的本质的讨论,我们在本书第一章将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18〕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第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9〕 关于“生活世界”的概念,我们在第一章还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20〕 以上关于人文学科的论述,参看叶秀山《美的哲学》,第7-11页,人民出版社,1991。

〔21〕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78页,商务印书馆,1986。

〔22〕 鲍桑葵:《美学史》,第1页,商务印书馆,1985。

〔23〕 “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参看本书第139页的注。

〔24〕 “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做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做实证的经验考察。”(《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第20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5〕 冯友兰:《新原人》,《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471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26〕 维特根斯坦:《美学讲演录》,转引自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第542页,东方出版社。

〔27〕 参看朱光潜《文艺心理学》附录《近代实验美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8〕 参看本书第二章第七节。

〔29〕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第38页,商务印书馆,1985。

〔30〕 约瑟夫·坎伯:《神话》,第8页,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31〕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第26页,上海三联书店,1988。

〔32〕 参看本书第8页。

〔33〕 宗白华:《自德见寄书》,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32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34〕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序》。

〔35〕 宗白华:《〈美学向导〉寄语》,见《艺境》第一卷,第3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SzO60dWvQlKYGvXQfrD5NJoR4OeL4NwC16DHKJxj2h1Ddprip+PsgQUJTItdQ/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