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曾有先富后教的指示,把统治者的首要义务规定为“富民”。但真正全面继承了《尚书》政治思想的是孟子。正如世界人权宣言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孟子的思想是直接针对战国战争的人道呼吁,他要求王者必须保障人民免受战争和饥饿,他说: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孟子·梁惠王上》)

所以,孟子所理想的社会,首要的是免于饥寒的生存保障。他有一段著名的话: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是指王者统治之合法性与统治现实之可能,全有赖于是否保障人民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故又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同上)。

在《孟子》中有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这一则对话明确表示出,当人们把某种东西委托给某人时,他有其应履行的受托义务。同样,一个担任某种职务的官员必须履行好其承担的职责和责任。一个统治者亦然,他也和其他受托者一样,如果他不能履行其责任和义务,他应该被抛弃。

《孟子》中还提出了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他对一个官员提出批评:

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并用这一说法讽谏齐王,这都说明他认为王与政府官员都是受托的管理者,必须完善地履行其管理义务与责任,不能称职者应当把权利还给人民。

因此,在儒家的政治思想中,“作民父母”不是无条件的,孟子说:

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勤,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滕文公上》)

所以,君主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责为“制民之产”。当然,孟子讲的是“以仁富民”,他是反对“不行仁政而富之”的。 nuEj8v0tBNbuMsN73DMvRhwBEgcE9kKJgw4zFQRp0FXQehPrXqbWH/dw6VaO4b5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