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督教信仰

心理学问题常常是宗教的领地。绵延千年的基督教像佛教、伊斯兰教一样,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以它独特的、完备的形式解释着世间的一切,在宗教的世界里,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在基督教徒看来,上帝是终极真理,而认识上帝是人类心灵的终极目标。人的情绪、思想、动机和记忆只是寻求真理道路上对宗教信仰的补充。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形成了犹太教。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在现实斗争中绝望,开始向宗教寻找出路,世人不管品行如何,性格如何,每个人都在期待生活的苦难和不公获得补偿,如果能够出现一位仁慈的、拯救世人于苦难中的天使,自然最好不过了。他们认为,耶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基督教宣扬忍耐、服从的思想,强调“神爱世人”。

基督教的产生有它自身的背景和渊源。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同时摄取了许多异教的教义和古希腊哲学思想,比如古巴比伦、古埃及、波斯等地的神话传说,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哲学观点。埃及宗教神话对基督教最大的影响是创世说、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观念、死后审判、阴间地狱的描绘和救世主来临的传说。

《旧约》中伊甸园、创世记信条来自古巴比伦文化。“伊甸”是巴比伦人对幼发拉底河下游冲积平原的称呼,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一个可乐之地”。创世和洪水传说来自古代的史诗,考古发现的碑碣上记载了创世记的传说和洪水得救的故事。《旧约》中的洪水、诺亚方舟神话的蓝本正是来自众神决定以洪水灭世、得救人从方舟放出鸽子等古巴比伦神话传说。基督教将人类始祖名字定为亚当,将一个星期定为七日也是来自古巴比伦神话。

古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故事广为流传。奥西里斯被其弟杀害后,尸体被切成14块儿,扔到埃及各地。伊西丝将其尸首找回拼合,感孕而生荷鲁斯。荷鲁斯长大后,打败叔叔,为父报仇,并将父亲救活,此时刚好是第三天。奥西里斯不愿意继续留在人间,因此化身冥王,主宰阴间。可以说,奥西里斯的复活便是基督复活的先兆。

基督教中的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耶稣的原型则来自奥西里斯的故事。埃及神话中的“丰饶之神”奥西里斯之遗腹子荷鲁斯是法老王权的守护者,他被描绘成由母亲哺乳的婴儿,其母伊西丝也被描绘成爱情和忠贞之妻的象征,伊西丝怀抱荷鲁斯的形象被看作圣母哺乳形象的原型。

古埃及宗教中死者灵魂会进入阴间接受审判,还会开始来世的生活,这些观念成为基督教末日审判、天堂地狱、灵魂得救等说法的素材。古代波斯的宗教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世界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幸福与痛苦的对立,光明之神和黑暗之神不断斗争,最终光明之神获得了胜利。随后,光明之神对死人生前的言行进行审判,决定死者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些说法无疑对犹太教产生了影响,后来被基督教继承。

基督教中耶稣受难的观念同样来自古巴比伦的宗教风俗。古巴比伦有一种风俗,每年选一个犯人,让他以国王的身份享乐五天后剥去他的衣服,加以鞭笞,随后处死。这是古代社会很普遍的牺牲祭祀,象征着社会领袖享受社会权力,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远古时期,往往是酋长、巫师被送去祭祀,随着统治者权力的增大,祭祀风俗也发生了改变,转由其他人代替酋长、巫师献祭。这个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耶稣受难。耶稣被迫穿上紫袍,被当作犹太国王拉上十字架处死。

基督教后来被罗马帝国认可,成为国教。从5世纪到14世纪,欧洲陷入黑暗时代。这时期,宗教成为统治世界的力量,国家即宗教,宗教即国家。这期间,出现了一种前科学心理学。作为知识增长和科学发展的一部分,得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承认。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揭示了他的情绪、思想和动机,坦率地描述了他的激情以及情人的诱惑。基于此,奥古斯丁被称为“第一位现代心理学家”。在今天看来,奥古斯丁的研究离心理学家相去甚远,不过,他的个人心灵的分析依然趣味无穷。

科学认为,人的死亡是因为细胞的衰老和停止更新。基督教则将人的死亡解释为“死是从罪来的,死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进化论说,人类是从猴子变来的。宗教神学则将创造世间万物的功劳归于上帝。科学理论有对错,信仰却没有。信什么是人们的选择——这也是社会科学的理论。

古希腊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后,基督教也随之而至。应该说,古希腊第一批基督徒的产生颇为艰难。他们受的教育是希腊哲学,对生活、世界的了解和《圣经》完全不同。基督教找到了一个应对的策略,他们承认哲学传统也是上帝创造的,并利用哲学来表达基督教信仰。还有一个策略,主张“唯有信仰”的新教徒强调,基督教的真理都在《圣经》中,并且只能在《圣经》中找到,这个真理不会被希腊哲学玷污。历史证明,第一个策略更加有效。基督教神学借助希腊哲学传播 《启示》的观点,当非基督教人士发表反对基督教的说法时,便可进行辩护。

4世纪时,古罗马帝国陷入四分五裂。5世纪,日耳曼部落大举入侵,西罗马帝国奄奄一息,由此宣告古代时期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整个中世纪时期,先后和柏拉图、斯多葛学派结合的基督教占据了主导地位。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将基督教与哲学结合。那个时期,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自然科学是不存在的,只有哲学和神学,而且,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希腊哲学家们将人类看作天地万物中的一种,人类是高级的,却不是独一无二的,岩石、河流、草木、鸟兽、人类和神祇存在于一个时空当中。基督教则将神祇即上帝放在了世界之外,存在着岩石、河流、草木、鸟兽的世界是上帝为拯救人类而创造的。

无论是宗教、哲学还是科学,都是人类对世界思考的结果,它们之间在学科上可以分类,彼此之间却没有分明的界限。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学问,如果从学术本身跳出来,宗教、科学都是试图统治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圣经》是完备的,世间的任何事它都能够解释,科学也是这样标榜自己的,因此,宗教试图和科学较劲,以证明谁才是真正正确的。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还是罗素说的好: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gsmSZCp0Po0KpT2Vf8c+twe1FOAF9cGQpXhR8MzoxlNw517WfTolU1BhqhdtgTP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