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让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像文学作品中的丹柯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高级干部就越要在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舞起队伍必胜的信心,引导队伍走向胜利。所有的领导一定要像丹柯一样,一定要像克劳塞维茨所形容的高级将领那样,在茫茫的黑暗中,鼓舞精神,激励斗志。大家鼓舞士气,高唱着歌向前,最后活下来的可能就是华为。克劳塞维茨的这句话对我个人的鼓舞是非常大的。
大家都知道,在“文革”中,我个人受到的挫折比别人大得多,当时根本就看不清楚未来的前途,也看不清楚光明……不管是来自家庭的社会影响,还是个人的努力奋斗,还是来自社会。但是那个时候我是靠自己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自学完的,虽然我那时看不到任何光明。我家人也开玩笑说,没什么用的东西也这么努力学,真是很佩服、感动。由于结交了一些西安交大的老师,这些老师经常给我一些油印的书看。我也是从那个时代熬出来的,如果我没有在那个时代看到光明,荒废了时间,我就不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站起来。所以,正因为我们对未来的胜利有一定的信心和把握,我们才会坚持不懈地拼搏。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轮艰难困苦的奋斗,锻炼培养一批好干部。面对这场艰难困苦的斗争,我们的高级干部一定要振奋起来,不要有太多的悲观情绪。
——任正非在研委会会议、市场三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看到未来的光明,就是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任正非指出: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仍要大胆拥抱未来。面对潮起潮落,即使公司大幅度萎缩,我们不仅要淡定,也要矢志不移地继续推动组织朝长期价值贡献的方向去改革。要改革,更要开放。要去除成功的惰性与思维的惯性对队伍的影响,也不能躺在过去荣耀的延长线上,只要我们能不断地激活队伍,我们就有希望。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要让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2012年4月23日,华为披露了2011年华为的财报。数据显示,这家中国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如履薄冰:销售额323.96美元,仅增长9.1%,与过去10年华为年均20%至30%的增长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净利润仅为18.5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大幅下降了53%;现金流28.32亿美元,下降42.5%。规模减速、利润下挫、现金流下降,继20世纪初期的“冬天”之后,紧随2010年华为逆市高增长而来的,是异常惨淡的一年。
摆在华为面前的,似乎又是一场新的艰苦斗争。在数据爆炸的新时代,任正非认定华为将来还是有市场的,并且不应该怀着“互联网冲动”求发展,而应认清自身的优势,不求占据整个市场,而是在某一个点落脚,然后坚定地站稳脚跟,从而在大数据时代稳稳收获一席之地。
很多时候,未来是否光明,更多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光明。
松下幸之助说:“当年创业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要好好努力,多比别人付出一些。只是埋怨辛苦是不会出人头地的,现在拼命努力和忍耐,将来一定有出息。因此,在冬季结冰的天气下做抹布清洁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转念一想,这就是忍耐,努力干吧,将辛苦化为希望。”
做到这一点,其实主要在于把握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些充满乐观精神、积极上进的员工,做什么事都干劲十足,神情专注,心情愉快,自己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创造希望,先要让自己相信有希望,并且朝希望前行,这是收获意外成功喜悦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为一分希望做出十二分的努力。不管什么状况下,努力都是最有意义,也最容易见到实效的做法。然而,很多人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总是认为自己能力平平,即使努力也不会创造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是一种妄自菲薄的表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给了现实,而是败给了我们自己的内心。
简而言之,乐观向上,持续努力,这是我们需要督促自己保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