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现代人大多只有“姓”和“名”,而在古代,人们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
孩子的姓在出生以前就决定了,那么他们的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早在上古时期,孩子生下来三个月以后,父亲便会为他取名(一说出生后就可取名)。等到男子二十岁成人时,举行冠礼,这个时候再由正宾为其取一个表字,标志着男子要出仕,进入社会。在古代,我们把未出嫁的女子称为“待字(待嫁闺中)”或“未字(未嫁)”,实际上就是说还没有给她取“字”,一般说来,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及笄(jī)礼(成人礼)后,正宾也会为其取字,表示着女子长大成人可以婚嫁了。
古人取字十分讲究,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末字“甫”,或作“父”,是对男子的尊称;中间的“字”,一般与“名”的字义有联系。比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与丘对应,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字可以省略,所以我们常说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十分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应当相互称字,除非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称其名,否则就是不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长辈的名,更是不能提及,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大逆不道”。
古人除了有名、字外,还会取“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是名、字之外的尊称和美称,有号的人多是一些圣贤雅士,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等等。人们不仅用“号”来互相称呼,还用其作为自己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