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西方叫板中国人

严格说来,人类的任何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用以占卜的。

占卜,就是人们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而科学技术之所以得以发展,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能够满足人们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天体物理学可以告诉我们,在遥远的星际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微生物学可以告诉我们,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方寸之地,又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人类需要知识,正是为了认识世界,如果一门知识体系不具有这种功能,那这门知识也就丧失了实用的价值。

《易经》既然是用以研究事物变化的规律,理所当然的,它被赋予了揭示未来的重大使命。

自从德国传教士卫理贤将《易经》这部奇异的著作介绍到西方之后,西方世界一度掀起了对《易经》真相求索的狂潮,英国易学研究权威罗伯特·坦普尔则对于风靡于西方的投掷硬币,再来查看《易经》的做法忧虑重重。

罗伯特·坦普尔说:“这源自硬币占筮,在据说是一个名叫麻衣的人写的一本书里可以看到,这在公元420—581年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硬币的使用比《易经》晚了至少整整1000年,根本不能当真。”

罗伯特·坦普尔坚决反对投掷硬币的研究方法,认为这绝非是《易经》的本义。

那么这位大鼻子的洋人,认为《易经》应该是怎么个研究法呢?

罗伯特·坦普尔说:蓍草!

蓍草又是什么意思?

蓍草现在已经很难找到,19世纪的日本人有一幅木刻,上面画的正是《易经》中提到的真正的中国蓍草,圣人朱熹认为:蓍草与日月同寿,百岁的时候,一个根上会长出一百根茎,它是具有神圣智慧的植物,正是因为这种植物那不可思议的智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实际上,蓍草只是一种对感冒和发热有着极佳疗效的药草,古时代的人正是从这种药草上,发现了天地之间变化的神秘规律。

学界认为中国的蓍草,实际上只是西方称为“阿基里斯千叶草”的植物,但是罗伯特·坦普尔认为这种断言是明显缺乏依据的,实际上,中国的蓍草茎叶要比阿基里斯千叶草少得多,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说这么多,就一句话,现在你根本找不到符合《易经》所要求的蓍草,就算是找到了(据罗伯特·坦普尔声称,他真的找到了几根,所以整个地球上,就他一个人懂《易经》),也不符合《易经》的要求。

罗伯特·坦普尔说:按照《易经》的规定,皇帝要用9英尺长的蓍草,诸侯要用7英尺长的蓍草,大臣要用5英尺长的蓍草,大学士要用3英尺长的蓍草。无论是9英尺长的蓍草,还是3英尺长的蓍草,在中国,都没有找到的可能。

罗伯特·坦普尔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只是因为他想告诉憨厚的中国人,中国人,你们不要琢磨《易经》了,你们连蓍草都没有,再琢磨也是白费力气。

假使你不愿费心寻找蓍草茎,那么你最好远离《易经》——这是罗伯特·坦普尔的原话。

难道这地球上真的再也找不到蓍草了吗?

非也!

罗伯特·坦普尔告诉我们:真正的中国蓍草,只有在英国伦敦基尤区皇家植物园里才能够找得到。即使是在英国,罗伯特·坦普尔弄到手的最长的蓍草,也只有5英尺,而9英尺的蓍草足有3米多长,这么长的茎秆,还是草吗?

想象一下上古时代的中国帝王,怀里抱着3米长的蓍秆50根,把这50根粗大的植物茎秆搬过来扛过去,那绝对是件力气活。

帝王问之于易,斋戒淋浴,闭门静思,再加上搬运茎秆的苦力活,前前后后,少说要7天才能得到一个结果。

但是现代人说:他们没有时间。 5pn0W5XbH92m6q3Lu1PhxVIl/na3Kc8ogET7OOlGf+ffv9FiEQ2twnBJW56nHF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