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至黄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或近圆形褐斑,边缘稍隆起,大小2~5毫米。茎染病,初生黄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长条形或椭圆形凹陷的褐斑,病茎绕茎1周后,病茎褐变收缩,致病部以上或全株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溢出红褐色液体,即病原菌的分泌物。
侵染途径
本病由半知菌亚门菊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雨水溅射及小昆虫活动传播蔓延。
发病规律
病害在温暖多湿的条件下,易发生和流行,施氮肥过多过重,植株生长过旺易发病,反季节栽培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多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
2.植株生长期,在保护性杀菌剂中加入1000倍的迦姆丰收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根外追肥,可促进植株早生快发,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1500倍液喷雾预防。
(2)10%的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液喷雾。
(3)6.5%的甲霉灵超细粉尘每亩1千克喷粉。
(4)50%的炭特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5)50%的咪酰胺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茼蒿炭疽病病叶
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引起圆形或多角形褐色退绿斑,叶片逐渐黄枯,叶背病部生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子囊。
侵染途径
本病由鞭毛菌亚门冠菊霜霉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从气孔侵入。
发病规律
多雨、潮湿或有大雾时发病重。棚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
1.减少浇水次数,降低棚内湿度。
2.采用无滴长寿膜及滴灌、微喷设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3.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用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1500倍液喷雾预防。
(2)72.2%的普力克水剂750倍液喷雾。
(3)50%的烯酰吗啉(灭克)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
(4)68%的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喷雾。
(5)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6)60%的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7)7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8)40%的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茼蒿霜霉病病株
茼蒿霜霉病病叶(背面)